第4章 朱标的震惊(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想到这里,他豁然开朗。  

正想道谢,却听马钰话锋一转道:  

“当然了,正如你方才所言,问题不只是有一个解决方法。”  

“如果换成汉高祖、唐太宗这样胸怀宽广的君主,会想办法将丹书铁券收回。”  

“朱元璋这人刻薄寡恩,大概率会连人带铁券一块解决了。”  

最后这几句话出口,马钰顿觉神清气爽。  

这才符合我明黑粉的人设吗。  

刚才那些话相当于是替朱元璋洗白…  

作为明黑粉…心塞…  

算了,谁让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呢。  

本来朱标还挺高兴的,对马钰的印象又好转了许多。  

听到后面这几句,表情顿时就僵住了。  

然后就是深深的无奈,这马钰对自家父亲的成见很深啊。  

得想办法化解,否则就算想饶他都不行。  

不过这些都是后面的事情了,先把眼前的事情处理好再说。  

于是他起身郑重行礼:  

“马兄教诲之恩,文铭感于心,将来必有厚报。”  

马钰坦然受了这一礼,然后摆摆手道:  

“哪还有什么以后,真想感谢,就让我剩下的日子过的舒坦点。”  

“等朱扒皮回来,我就享受不了喽。”  

朱标:…  

深吸口气,挤出一丝笑容说道:  

“马兄,他毕竟是天子,你如此称呼他实在于礼不合啊。”  

马钰不屑的道:“天子?他是谁的天子?”  

“我可没有做过他大明一天的子民,反倒是被他建立的国家弄的性命不保。”  

朱标解释道:“那都是下面的贪官污吏所为,陛下并不知情。”  

马钰打断他道:“那些官吏的权力是谁给的?别人拿着他给的权力为非作歹,怎么可能和他没关系?”  

朱标脑海里不由的浮出一句话: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天下所有的过错都算在我身上。  

以一己之力,替天下人背负罪孽。  

以前他以为,这句话气势磅礴,能说出这句话的人胸怀太宽广了。  

可现在,他从这句话里感受到了无奈。  

作为皇帝,不论你知不知道下面的官吏做了什么,最终过错都会归到你身上。  

因为你是皇帝,那些人为恶的权力来自于你。  

这让他心中沉甸甸的。  

不过负担并没有让他退缩,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  

背负天下苍生的福祉,这本身就是天子的责任。  

非如此何以为天子,非如此何以为君父。  

上苍将这天下交到了我朱家手里,那我们就要对得起这份天命。  

结束乱世,还世道清明。  

想到这里,他肩膀挺的笔直,目光转向马钰。  

大明草创正需要人才,这个少年虽然来历不明,却见识不凡。  

方才那一番分析太过精彩了。  

就这样将其处死实在可惜。  

但马钰现在对皇帝的态度有问题,传出去自家父亲会沦为笑柄,威严受损。  

他自己也必死无疑,没有任何人能救得了。  

朱标自己都没发现,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做出了选择。  

不行,必须得改变他对大明和父亲的态度。  

不过他心中成见已深,强行劝说很可能会弄巧成拙,得想个别的办法。  

有了…  

朱标眼睛一转,一个主意涌出。  

只见他露出苦笑,拱手道:“马兄,我如此劝你其实也是出于私心。”  

“舍弟与你相识,我也与你相谈甚欢。”  

“不瞒你说,以后我还想继续向你请教问题。”  

“可你这般直呼陛下之名,若我兄弟视而不见,传出去恐会祸及全族。”  

马钰挠了挠头,好像还真是这样。  

有人直呼皇帝的名字,你却不管不问,那也是大罪。  

啥?你说人权?  

别搞笑了,这是皇权社会,你敢和皇帝谈人权本身就是死罪。  

自己当着他们兄弟的面口头问候朱元璋,传出去确实会出大问题。  

关键是,真要将这两兄弟吓跑了,接下来自己在大牢里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虽然已经接受了死亡,却不想在死前遭罪。  

算了,暂时先不骂他了。  

想到这里,马钰脸上露出歉意,道:  

“抱歉,是我疏忽了,几陷你们于险地。”  

“以后只要你们在,我就以皇帝来称呼他。”  

朱标心中一喜,连忙道:“谢马兄体谅,只是…”  

马钰疑惑的道:“怎么了?”  

朱标满脸羞愧的道:“我们的关系应天府不少官吏都知道。”  

“若你在别人面前对陛下不敬…陛下追究起来,我们也会被一并问罪。”  

“马兄可否看在小弟的薄面上,以后不要再直呼陛下之名了。”  

说完他连连作揖,态度诚恳的不得了。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虽然觉得对方有些得寸进尺,但马钰却一点都生不起气。  

只是有些不耐烦的道:“你…好吧,看在李兄的面子上,我就不在嘴上骂他了。”  

说到这里,他吐槽了一句:  

“就冲这事儿,他就应该给你封个侯。”  

朱标嘴上连连道谢,心里也在疯狂吐槽。  

还封侯,如果我不是太子,这事儿传出去咱俩都得被千刀万剐。  

这人不光不怕死,还无知啊。  

不过他也察觉到了一点。  

死亡威胁都不能阻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