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兵刃严相加(1/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宋:从军中小兵到天下雄主小说,请收藏一七小说1qxs  

五月二十七日清晨,经历一日奔波的杜无忌再次冒雨,回到了八方镇。  

“…就是这般了,宋贼士气低落,此时出兵,正当其时。”杜无忌汇报完军情之后,整个人都有些脱力,几乎是要瘫倒在地。  

石琚连忙让刘淮站在幽州城头,望着远方的群山与草原。北风呼啸,吹动他的战袍猎猎作响。他心中清楚,蒙古虽暂时退却,但真正的风暴尚未到来。  

“元帅。”辛弃疾缓步走上城楼,神色凝重,“朝廷来信。”  

刘淮接过密函,拆封细读,脸色逐渐阴沉。信中提及临安朝堂之上,关于削藩的议论愈演愈烈,有御史弹劾刘淮拥兵自重,甚至有人提议派遣钦差前来接管北疆军政大权。  

“他们终究还是坐不住了。”刘淮冷笑一声,将信折起,收入怀中。  

辛弃疾低声道:“元帅,如今北疆局势刚刚稳定,若朝廷强行干预,恐怕会引起军心动摇。”  

刘淮缓缓点头,目光深邃:“我岂能不知?可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应对?”  

辛弃疾沉默片刻,道:“或许…我们可以主动示好,以稳住朝廷之心。”  

刘淮思索良久,最终颔首:“也好。你即刻修书一封,呈递临安,表明我对朝廷的忠诚,并请求朝廷派遣官员前来协助治理北疆。”  

辛弃疾一怔:“元帅要放权?”  

“不是放权,而是试探。”刘淮淡淡一笑,“我要看看,朝廷究竟是想安抚我,还是想彻底夺走我的权力。”  

辛弃疾会意,立刻提笔书写奏章。  

数日后,朝廷果然派出使者,由一位礼部侍郎率领,前来幽州巡视。这位使者名为王允之,素以清廉刚直著称,曾多次在朝堂上为刘淮辩护。  

刘淮亲自出城迎接,设宴款待,态度恭敬,言辞谦逊,令王允之颇为满意。  

“镇北王果真忠义无双。”王允之感慨道,“陛下得知您的奏章后,极为欣慰,特命我带来旨意,赐您‘忠武侯’之号,以彰功勋。”  

刘淮拱手谢恩,脸上露出感激之色:“陛下厚爱,臣铭感五内。”  

宴会过后,王允之开始巡视各地政务,查阅账目,拜访士绅,考察民情。他一路所见,皆是井然有序,百姓安居乐业,对刘淮的治理赞不绝口。  

大宋:从军中小兵到天下雄主小说,请收藏一七小说1qxs  

五月二十七日清晨,经历一日奔波的杜无忌再次冒雨,回到了八方镇。  

“…就是这般了,宋贼士气低落,此时出兵,正当其时。”杜无忌汇报完军情之后,整个人都有些脱力,几乎是要瘫倒在地。  

石琚连忙让刘淮站在幽州城头,望着远方的群山与草原。北风呼啸,吹动他的战袍猎猎作响。他心中清楚,蒙古虽暂时退却,但真正的风暴尚未到来。  

“元帅。”辛弃疾缓步走上城楼,神色凝重,“朝廷来信。”  

刘淮接过密函,拆封细读,脸色逐渐阴沉。信中提及临安朝堂之上,关于削藩的议论愈演愈烈,有御史弹劾刘淮拥兵自重,甚至有人提议派遣钦差前来接管北疆军政大权。  

“他们终究还是坐不住了。”刘淮冷笑一声,将信折起,收入怀中。  

辛弃疾低声道:“元帅,如今北疆局势刚刚稳定,若朝廷强行干预,恐怕会引起军心动摇。”  

刘淮缓缓点头,目光深邃:“我岂能不知?可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应对?”  

辛弃疾沉默片刻,道:“或许…我们可以主动示好,以稳住朝廷之心。”  

刘淮思索良久,最终颔首:“也好。你即刻修书一封,呈递临安,表明我对朝廷的忠诚,并请求朝廷派遣官员前来协助治理北疆。”  

辛弃疾一怔:“元帅要放权?”  

“不是放权,而是试探。”刘淮淡淡一笑,“我要看看,朝廷究竟是想安抚我,还是想彻底夺走我的权力。”  

辛弃疾会意,立刻提笔书写奏章。  

数日后,朝廷果然派出使者,由一位礼部侍郎率领,前来幽州巡视。这位使者名为王允之,素以清廉刚直著称,曾多次在朝堂上为刘淮辩护。  

刘淮亲自出城迎接,设宴款待,态度恭敬,言辞谦逊,令王允之颇为满意。  

“镇北王果真忠义无双。”王允之感慨道,“陛下得知您的奏章后,极为欣慰,特命我带来旨意,赐您‘忠武侯’之号,以彰功勋。”  

刘淮拱手谢恩,脸上露出感激之色:“陛下厚爱,臣铭感五内。”  

宴会过后,王允之开始巡视各地政务,查阅账目,拜访士绅,考察民情。他一路所见,皆是井然有序,百姓安居乐业,对刘淮的治理赞不绝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