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上市前夜(1/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646章上市前夜早在去年末,在线下达成200个小米之家的里程碑成就之际,雷军在总部会议室召开了一场小米高管会议,会议内容有且只有一个:小米要不要上市!  

当时会议中并不是所有创始人都同意上市。  

其中负责智能家居业务的王川就表示,“小米不缺钱,没有一定上市的紧迫性,而成为上市公司后,资本市场的短期主义会腐蚀我们的长期战略。”  

其实王川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引起在座其他几位高管的担忧,毕竟一些企业上市后,确实会因为顾及每季度财报是否亮眼而用一些短期行为来运营企业,从而对企业的长期战略部署产生不好的影响,这对于想小米一直以来专注长期利益,跟时间做朋友的风格是相违背的。  

待其他几位小米高管发言后,作为二当家陈默在电话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上市是一把双刃剑,但我们要怎么来看这个问题,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但眼下正是小米国际化战略的关键跃升期。我们需要资本市场的助力来开拓海外市场,此时上市当是时!”  

陈默之所以力荐上市,是因为他记忆中小米上市时间是18年中,那段时间恰逢国际关系紧张导致股市低迷,虽然最终顺利上市,但上市当天股价就破发,随后一度跌到每股8元左右。  

而现在国际关系还算平稳,所以这也是他口中的正当其时。  

作为掌舵者的雷军在总结时展现出战略眼光,“默总说的不错,上市固然有它的缺点。  

虽然上市会带来挑战,但只要保持战略定力,这些风险都可控。更重要的是,上市将推动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让小米在组织架构、品牌战略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下面投票表决.”  

最终雷军和王川投了弃权票,其余全票通过,秉承多数通过原则,小米准备上市的决定最终获得通过。  

在会后的闲聊,大多小米创始人朴素地认为,对于一些长期在小米工作的员工来说,五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他们的辛苦付出应该得到回报,这也是小米锁定优秀人才、保持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一大关键。  

随后不久小米将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  

到了现在,两人经过一夜商讨,于6月9日兵分两路。  

分别前,当听到雷军想借他的大飞机,陈默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只是来了句,“就咱俩这关系,费用啥的就算了,记得还回来的时候洗个机顺便把油加满”  

几个小时后,雷军带人乘坐湾流私人飞机直飞纽约进行路演,旗下高管团兵分三路奔赴各地,小米全球路演正式拉开帷幕。  

而陈默这边则是把本职工作先搞定,抢出一周的时间,来参加6月底小米的上市仪式。  

6月12日,陈默以彼岸集团董事长的身份发布全员公开信《关于几项人事任命的通知,正式宣布周受资、戴文渊、李建超、吴旦等核心高管的职务调整。  

信中不仅详细阐述了每位高管的过往贡献,更明确了他们在新岗位上的战略定位与未来使命。  

同日,彼岸集团通过官方渠道对外公布这一系列人事变动,引发媒体广泛解读。  

其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素有“彼岸财神爷”之称的周受资出任彼岸国际ceo,全面执掌海外业务。  

陈默在接受采访时高度评价:“周受资兼具科技与金融领域的深厚积淀,他的全球化视野将助力彼岸在关键市场实现突破。”  

市场普遍认为,周受资的最新任命被科技媒体视为彼岸接下来在海外市场扩张的关键布局,其金融背景与国际化履历为彼岸海外市场商业化提供了显著助力,这一任命释放出彼岸加速国际化的强烈信号。  

而且与小米即将上市,形成一明一暗、一软一硬双重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整的高管团队呈现出鲜明的年轻化趋势——周受资与戴文渊同为83年生人,吴旦年近28岁,是彼岸集团最年轻高管。  

这些人平均年龄仅30岁,而42岁的李建超履新,则被外界视为彼岸管理层新老交替的重要一步,而上面还有62年的张长发、67年的陈彤、69年的张小龙,接下来.  

一时间,外界甚至开始猜测彼岸的60后元老们是否面临“退场”。  

面对流言,陈默在微博上干脆回应:  

“在彼岸,只看能力,不看年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