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争锋激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551章争锋:激辩背景音乐渐弱,小撒登台介绍规则,  

“接下来的辩论将分为三轮:  

第一轮,开篇立论;第二轮,双方攻辩交锋;第三轮,自由辩论,最后评委评分。  

下面是正方‘营销更重要’,有请守护者战队的队长: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总陈述己方观点.”  

马云闻言起身,掸了下衣角,绕过桌子,缓步走到舞台中央。  

他不急于说话,先是环视一周,冲评委团微微点头示意了一下。  

随后“歘”地一声,甩开不知道从哪搞来的折扇,扇面上“风清扬”三个大字印在山水画面上异常醒目。  

仿佛是不屑,老马没有看向自己的对手,而是望着镜头,缓缓开口:  

“诸位!长江黄河奔流几千年,靠的是河道吗?不!靠的是势能!  

营销是什么?是给产品插上梦想的翅膀!  

换做以前,我可能会说产品重要,但现在是什么时代?是移动互联的时代。  

诺基亚从几层楼摔得粉身碎骨拼起来还能接着用,产品质量够好吧?可现在谁还记得?  

小米凭什么去年一年就卖超过1亿台手机?  

雷总敢说跟开发布会跟营销没关系么?而且更上一层楼把饥饿营销玩得那叫一个炉火纯青,网上有个词怎么说的来着?”老马故意留个气口。  

“耍猴的.”小马哥适时补上一句。  

另一边,陈默低声暗骂:“你特么”作势欲暴起,被旁边眼疾手快的雷军给按住了,后者冲陈默微微摇头。  

台上,演了一出双簧的老马故作恍然,扇子在手里这么一磕:  

“啊对,至此,营销的艺术已成,雷总也是互联网杂耍界创始人了如此对手却选择产品更重要,岂不惹人耻笑?  

如果小米没有营销?现在还存不存在都未可知。  

综上,如今各行各业的竞争激烈,市场已经极度饱和,产品同质化也非常严重;  

五八门的同类产品,让消费者的选择性变得很多,更不会去主动搜寻某企业的产品,光做好产品已经很难保证业务的和盈利,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  

我先抛个砖,陈总.请吧!”  

老马出招试探点到即止,唰,扇面一收,扇尖直指某人,顿了两秒,看着屏幕上83的率,暗暗点头,这一局优势在我。  

旋即转身,在掌声中向自己的座位踱步而回,主打一个闲庭信步,游刃有余,让人观之宗师风范。  

待小撒介绍完,陈默缓缓深吸一口气,冲旁边的雷军说道:“军哥,你稍微往后稍一稍.”  

雷军虽然头上挂满了问号,但还是下意识地往旁边挪了下身子,拉开了一个身位的距离。  

下一刻,他就看到陈默不见丝毫蓄势,只是微微单手一撑,两条大长腿顺着惯性这么率性一甩,就.横空跃过面前这张台子,几个大步就到了舞台中央。  

动作,干净利落;  

形象,潇洒帅气。  

引起现场观众一阵惊呼,随后掌声如潮。  

哎,年轻真好!  

草,这逼装的!  

雷军和刘强东对视一眼,碰到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小老弟,均有些无奈。  

舞台中央,陈默微微一笑:  

“各位观众,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是彼岸陈默。  

其实我这个人不是很擅长营销,对做产品还是有点心得的”  

话音未落全场哄笑,弹幕横飞,陈默仅仅开场一句话,颠覆者战队率瞬间涨了5个点,可见人气之高。  

“那个在开始前啊,我想了解下两个概念,什么是产品?何为营销!  

刚才我用手机百度搜了下,结果发现点进去的是.”  

全场响起会心的笑声,导播很懂事地给到李彦洪面部表情的特写,笑容略显僵硬。  

“当然了,百度肯定是很好用的,我在第三条找到了相关的概念,大概意思是:  

产品是价值的载体,是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营销是价值的传递,是用户认知的塑造,是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桥梁。  

所以大家可以看出,产品的本质是满足顾客的需求,营销的本质是增长用户对产品的需求。  

产品是根基,只有好的产品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供高品质体验,最终建立消费者的忠诚度,提升企业的口碑,让企业走向一个良性经营的循环。  

这是彼岸、小米和京东目前正在做的事情,也是未来贯穿始终的事情。  

我方认为‘一流的品质,三流的营销’的企业要远强于‘三流产品一流营销’的企业。  

消费者可能被忽悠一次,但绝不会被忽悠第二次,呃当然或许碰到百度的竞价排名还真有可能。  

从营销角度讲产品,产品是前提和基础,宣传是促进消费者与产品的接触。  

1是产品,0是营销,出色的营销是多个0,可没有1,所有的0毫无意义。  

只谈营销不谈产品都是耍流氓,营销是渣男情话,产品才是过日子的真心。  

刚才马总既然指名道姓拿小米举例,只谈发布会,只谈营销未免太过于片面,你怎么不提在当时市面动辄4、5千元档位同价位小米x1手机仅售1999元?怎么不谈小米和京东只换不修的售后?  

那这一回我就拿tb来说事吧,这个平台其实本身就是一个产品,没有消费者来购买你们商品,你吃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