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那我自己干(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板,上面密密麻麻地列着彼岸集团的重点业务,条理清晰,主次分明。  

看了一会,他打开桌上的电脑在上面查了下资料,提笔在投资版图,写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  

后续添加了数个箭头衍生出几个分支。  

整车控制软件:三电系统、能量回收策略优化、ota基础架构。  

智能驾驶系统:环境感知激光雷达/视觉融合、决策规划路径生成/博弈算法、车辆控制线控转向/制动.  

智能座舱系统:多模态交互语音/手势/生物识别、生态服务融合车控智能家居/移动办公、场景化服务露营、休息车联网与云平台.信息安全系统开发者生态平台.  

列完,陈默把之前上个月投资的那些企业名录找出来,就像选择填空,陈默把一家家企业分门别类填写进去,后面写上投资金额.  

“中创新航、赣锋锂电、宁德时代.这三家是电池”  

当写到宁德时代,陈默稍微顿了一下,复又继续,“爱磁科技这是研发三电的;  

晶视智能、镭明激光.这是雷达探测相关北醒光子、路凯智行这两家是智驾.”  

几分钟后,填写完毕。  

陈默后退两步,目光落在白板上,还有一半的空缺尚未填满。他凝视片刻,随后在“车联网”、“云平台”、“信息安全”和“开发者生态”这几个板块下,写下了自家公司的一些部门名称。  

目前,彼岸在新能源产业链上投资的企业数量大约有三十多家,累计投资金额已超过20亿。然而,未来究竟能有几家企业真正开结果?  

陈默心里并没有确切的答案,但他清楚,这已经是目前国内能挖掘到的最优质的一批“种子选手”了。即便如此,白板上仍有三分之一的空白,这些空缺只能留待后续再想办法填补了。  

看了下,陈默在智能驾驶系统标了个星,后续新能源电车市场,不仅仅是堆料比硬件配置,更是比谁家的智驾系统强。  

虽然智驾投了几家,但陈默感觉不是很保险,还是决定交给自家科研院的团队来攻关比较靠谱,而且资源也更多,比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地图导航,这些彼岸都有底子,可以互相协作。  

不过技术团队需要扩招,同时青藤院也会对应招募汽车产业相关技术类研发人才。  

并在后面填了一个数字30,当然单位是亿,这是预估初期需要投入的资金,多退估计是退不了了,后续不够只能少补吧。  

随后他又在网上查了下未来“蔚小理”三家创始人李斌、何小鹏和李想现在的情况。  

此时还蔚小理还没有出现,李斌现在还在易车网,何小鹏主要精力仍在uc,最近好像在跟阿里接触颇为密切,好像后来阿里把uc收了,何小鹏才跳出来搞小鹏汽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