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消失的他(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167章消失的他5k  

陈局红听闻这些消息后,喜出望外,还有这等好事?那还不来个顺水推舟。  

不过很快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会不会是什么阴谋?  

她有个习惯就是出现任何情况都先让自己保持冷静,谋而后动,不要冲动行事。  

让下面人去查消息来源。自己则在分析各种情况,对腾讯、对小米可陈局红冷静了整整3个小时,怎么分析就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  

而且消息陆陆续续传来,小米富士康谈判破裂为真,  

消息渠道有二,一个是腾讯有几个在富士康内部的资源透露,小米三个人从郭台铭办公室出来脸都是黑的。  

另一个则是贺志强告诉他的,联想这边给富士康谈了一下,联想将追加一批电脑的订单,条件就是让其放弃跟小米的合作。  

酒店不欢而散也是真的,他们派人找到大堂的保洁阿姨可以作证后续雷军和林斌一路,陈默自己一路各奔东西,神情严峻一桩桩一件件都得到确认后,这让陈局红放下心来,当即下令下面资源对其进行推波助澜的操作。  

加大火力,目标只有一个,切割陈默和小米。  

1天后,网上出现各种五八门的小米,热点人物只有一个,那就是陈默!  

《陈默成就了小米还是小米耽误了陈默?  

《林斌借机谗言,打压陈默,试图夺回小米二把手位置《陈默是下一个韩信还是岳飞?  

《雷不群的真面目!  

《不拘一格降人才x,卸磨杀驴才是真√  

深圳。  

陈默带着棒球帽口罩大墨镜,把自己包裹的跟特务一样,一边躲避着媒体的围追堵截,一边跟比亚迪方面进行合作的商谈。  

现在小米今非昔比,比亚迪这边对小米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并且拿出了绝对的诚意。  

不过比亚迪有关高层对陈默的职业精神非常敬佩,网上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还在为小米争取任何可能争取到的利益。  

跟富士康对比起来,比亚迪显然更加具有诚意,而且代工实力其实相差无几。  

雷军这边在跟其他供应商达成进一步的合作后,让林斌直接回总部,他则转战深圳,对其进行一番实地考察。  

比亚迪毕竟要比英华达底蕴深厚,因此谈判的技术细节非常复杂,在物料、生产功率、款项、账期、产能甚至知识产权方面都有非常详细的规定。  

对小米的需求准确度非常在意,而且它有专门的风控部门,对风险控制非常严格。  

小米提出相应工人福利待遇条件被比亚迪全盘接受,毕竟500万台手机订单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既然甲方格外在意,那么比亚迪也就在无伤大雅的地方进行一些让步,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  

两人再也没有什么顾虑。  

1月21日,小米科技跟比亚迪电子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随后这个新闻就发布在了小米记官网上。  

新闻内是一张签约仪式,照片上雷军和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签字,两人冲镜头微笑握手。  

而陈默这个促成小米和比亚迪联姻的大功臣则面无表情站在角落,沦为陪衬。  

这一幕又引来一些媒体的分析和报道小米的进驻则代表了比亚迪迎接新生事物的一种姿态。  

也是小米快速提高产能的一个重要节点。  

雷军也是下定allin的策略,除了预留公司运营的现金外,剩下资金全部投进了产线。  

在看到比亚迪厂区一栋楼里有一个全封闭的净化车间,这个车间原本是做lg手机,在这里一个月能有将近60万部的产能。  

雷军一咬牙直接包下了包含这个车间的整个大楼。  

为此小米a轮融资资金费大半,剩下只能通过小米x1的销售和后续融资了。  

不过付出是值得的,预计3月初,英华达加上比亚迪,小米产能会达到每个月300万台左右。  

这样就不怕网上再说饥饿营销。  

虽然饥饿营销确实是营销手法中比较好使的一招,确实会拉起用户的期待,产生供不应求的现象。  

但雷军也不想天天这么人们追着骂什么耍猴、囤货居奇乱七八糟的言论。  

有产能早开售,早回款,再造手机,正向闭环不香么。  

实在目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过现在一切稳重向好,随着春节后发售,这一现象应该会得以改善。  

由于小米x1在春节后才发售,这段时间小米两极分化的舆论态势非但没有随时间推移减弱,反而有了愈演愈烈的趋势。  

尤其是魅族竟然推出“小米订金,我帮你付”的活动。  

其实就是价格直降三百,正好覆盖了小米手机x1的订金,目标直指那些预定了小米x1的用户。  

活动一出,确实有了一定的效果,许多用户改弦更张不打算再等,早买早享受,直接选择魅族。  

而魅族的销量虽然跟小米的火热情况没法比,也还算可以,全国几大专卖店基本都只剩下货架上的体验机,全部售罄,用户现在购买也需要预定,等待一周左右的时间。  

据魅族官网公布的战报,销量达到了20万台。  

同时黄章下令亡羊补牢,效仿小米那种线上电商模式,结合魅族线下,通过两相结合的销售方式,期望能带来进一步的增长空间。  

而且预告魅族下一代旗舰机型,开始进入了预研设计阶段酷派这边在n9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