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不追吗?(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了。

许多配方真的很神奇,可做不出来,再厉害再神奇都是白搭。

随后他打了自己的人物属性界面。

刚穿过来的时候,他就研究过这个界面了。

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无论一个数据图表,没有加点,也没有技能学习等等功能。

他现在只是习惯性地看一眼而已。

只是这一眼,他却‘嗯’了声。

因为他发现,自己的人物属性表那里,有项数据发生了变化。

人物经验:

除了刚穿越的那几个小时,这三天多来,他一直没有再打开过人物系统界面。

自己来这个世界三天,然后有3点人物经验?

一天一点?

如果这个猜测是正确的话,那么过了今晚,就应该是4点。

苟一年升一级?

挺有意思的,这是他活得越久,活得越老越厉害?

升级后,需要的人物经验是否会提高?

除了每天自动获取一点,还有其它方法吗?

这样的疑问在他脑海里转圈。

陆森看了一会人物界面,然后关掉,再把装备界面打了开来。

装备界面更寒碜,只有三个格子。

分别对应‘武器’、‘护甲’、‘饰品’三种装备。

虽然可装备的数量少,但不占负重这一点很好,而且‘护甲’和‘饰品’可以被‘皮肤’系统替代,不显形。

常服就是‘皮肤’的一种,所以外人根本看不到陆森到底有没有着甲,这就很舒爽了。

至于‘饰品’,那需要宝石来合成制作,陆森现在还没有宝石。

杨金花虽然送来了些玉石,但这不算是宝石。

他将自己的金手指翻开复去的研究了好一阵子。

渐渐的,他发现了金手指对自己的限制。

基础合成配方,或者物品,确实是没有数量限制和冷却限制。

但却受到外界资源多寡的限制。

树砍多了山会秃,土挖多了地面会留下一个个大坑。

而高等级物品,效果作用都相当厉害,却有冷却时间的限制,或者数量限制。

比如说,小圆桶这玩意是运水神器。

但却只能造两个……现在配方栏中,小圆桶的那项已经暗下去了。

无法合成。

那么,其它高等级的物品,会不会有数量限制?

自己等级提升后,能不能解锁更多的物品数量上限,这都得一一测试。

只能慢慢来。

又在院子里欣赏了会月色,然后陆森起身,去楼上睡觉了。

…………

…………

日升日落,转眼间,七天的时间过去了。

这段日子,陆森三人一直待在家里,没有去汴京城里逛街,顶多就是在山上走走,找些藤蔓之类,或者伐上几棵树,锄锄碎石,补充一下自己系统背包里的基础资源。

之前在城里买的熟食足够三个人吃一个月之久。

而且这七天里,陆森也还在想办法多多测试自己的金手指。

首先,他发现自己制作高等级物品,确实是有数量限制的。

菜田合成到100平方的时候,配方栏里对应的那项也暗了下去。

然后自己的人物经验也涨到了10点,果然是一天一点。

所以陆森明白了,自己现在还不是很强,至少在等级提升上去之前,不是很强。

但自保的话,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这天,陆森刚起床走到楼下,就看到黑柱立在最先开垦的那块菜田前,手舞足蹈,兴奋地不行。

他走过去一看,发现原来是最先种下的小葱和生菜都已经可以收获了。

菜田上绿油油的一片,相当可爱。

“长得好快,真的好快。”黑柱蹲在菜田前,开心地都快哭出来,脸皱巴巴的:“十天就能长一茬,以后我们都不会再挨饿了。”

小林檎也在一旁,伸出轻轻抚摸着小葱和生菜,黑乎乎的小脸上全是欣喜。

也不怪两人这么兴奋。正常情况下,小葱和生菜都是得长一个月左右才能收获的,但现在,只要十天就能收获一茬,这代表了什么,两人相当清楚。

其它九块菜田,也有许多的绿菜瓜蔬在生长着,比如说豆角,包菜,白萝卜等等。

黑柱已经发现了,即使是不是季菜,只要把菜籽撒到菜田里,一样能发芽。

在这个院子里的菜田,似乎没有季节的说法。

自家郎君果然是陆地神仙。

这事再一次固化了黑柱和林檎对陆森的认知。

“郎君,我们割些绿菜去卖吧,长得这么快,三个人吃不完的。”黑柱期待地看着陆森:“买些厨具和盐油回来,再买些鸡蛋,买些米,我们自己做饭做菜吃。”

陆森想了想,点头同意。

老实说,他成天吃馒头和油饼,现在也吃腻了。

黑柱和小林檎倒是很喜欢天天吃白馒头和油饼,对他们两人来说,这已经是难得的人间美味。

但两人心里都想着,自家郎君不应该天天和自己吃同样的东西。

不敢说大鱼大肉,至少得有油盐,有白米饭才行。

否则过得如此穷苦,都不像是陆地神仙该有的样子。

看见陆森同意,黑柱和林檎两人,立刻把小葱和生菜各收割一批,然后放到两个篮子里。

黑柱再用扁担把两个篮子挑起来。

这七天的时间里,黑柱和林檎两人除了给菜田浇水松土之外,就是去山里找那种相当细柔的藤蔓,再花两天时间晒干,然后硬是让他们用这些干藤,手搓了两个篮子出来。

不得不说,穷苦人家的孩子,动手能力就是强。

小林檎继续守家,她还是不太敢入城。

陆森则和黑柱进到了汴京城里。

汴京城人口众多,所以只要进到城里,处处皆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