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备胎转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此刻的安阳指挥部已经乱成了一团,大喜大悲来得太快,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  

标准的步炮协同,穿插突击。  

磁县的外围阵地,后备阵地,巷战攻坚。  

岳中林几乎完全按照《御寇手册》与戴安澜的作战要求执行。  

他到死都不明白,小鬼子怎么会突然来这招以退为进。  

磁县城内的毒气还未散去,日寇第1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德田重直正率领部队在磁县内搜索。  

此前被第一营岳中林击溃的便是他们,跑得快,攻得猛。  

士兵们来回冲刺后竟然还处在精神亢奋状态,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疲惫。  

“右前方的王家大院,发现一个分队的支那士兵!”  

“快!城南还有支那在抵抗,呼叫特种弹,呼叫特种弹!”  

“城隍庙发现支那指挥部,请求掷弹筒小队支援!”  

整个第一营炮击与毒气之后便陷入了混乱地各自为战,岳中林本人更是第一轮炮击中便不幸牺牲。  

那些冲上城头的弟兄几乎顶着毒气与日寇作战,但这批24年式面具在日寇的芥子气攻击下,战斗不过2个小时便出现中毒的症状。  

这种情况与枣宜会战遇到的情况几乎一致!  

偷工减料!  

虽然指挥部的电报在送出情报后便连同营部资料一起焚毁,可下达的撤退命令的传令兵却没有将指令送到每一个士兵处。  

德田大队此刻已经重新占据磁县大部,可城内的肃清作战依旧没有结束。  

一营的士兵在没有接到命令之前,不会停止战斗!  

已经入夜,搜寻的士兵接二连三折戟,恼羞成怒之下,德田下令放火烧屋!  

磁县的战斗,进入了最残酷的阶段。  

九龙山,第三支队指挥部。  

经过了最初的愤怒后,冷静下来的戴安澜也接到了沈复兴从郑县发来的电报:“胜败乃兵家常事!!”  

虽说是一句安慰的话,但这两个感叹号就很说明问题。  

李希烈、戴安澜、张绪几人一起站在地图前,李希烈指着磁县:“部队撤出来多少?”  

“400余人,营指挥部几乎团灭,主要还是城南与外围的搜索部队撤出来了。”张绪翻着小本子汇报。  

“小鬼子识破了你的意图,第27师团没有重炮,但山炮与野战炮数量不少,背靠铁路支援与补给都很方便。”李希烈想了想:“打算继续死磕磁县,还是分兵进击?大名那边的进攻你也要催一下了。”  

可戴安澜却是盯着磁县,这里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不仅仅是交通要道,更是威胁到机场的关键因素。  

日寇的反击战中,火炮、毒气与飞机这三板斧给一营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而拿下磁县,威胁邯郸机场,就是战术与战略上的双重考量了。  

“我们还有一支部队,沿着太行山北上直插元宝山,如今应该已经到了黄沙镇了!”戴安澜显得很果决:“既然主攻的部队失败,那么佯攻的备用方案转正,我会继续安排张琦率领二营进攻磁县。”  

张绪翻看自己的小本子:“按照行军速度,应该在今晚抵达黄风镇外围,明日可以对黄风镇发起进攻。”  

李希烈略一思索,直接否定:“孤军深入,不能作为主方案,还是要正面进攻为主,侧面只是辅助,他们没有带重武器,不一定按你的计划,顺利穿插。”  

戴安澜低下头,似乎对于一营的损失耿耿于怀,特别是跟了他三年的岳中林。  

原本他都打算趁这次进攻的军功,将岳中林提到副团长的位置,没想到此举却是害死了他的好兄弟。  

“电告7营匡章,拿下元宝山,7营直接升到上三营!”  

李希烈不知道戴安澜哪来的底气,摇了摇头继续思考战局。  

但电报传到7营的匡章那里,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  

一匹快马飞奔着找到正在露营休息的卢子雄,此时他们已经从观台镇渡过漳河,正在龙背沟休息,打算明天前往黄沙镇。  

“营长有令,三连不得停留,直奔黄沙镇,为全营先锋!”  

卢子雄这边才喝下一口热乎的野菜糊糊,就听到这离谱的命令:“这不是明天吗?怎么临时改计划了?”  

传令兵下马接过孙副连长的水壶,咕咚咕咚灌了几口:“戴支队长发话了,7营拿下元宝山,升上三营!”  

卧槽!  

所有人都听到了这句话!  

上三营是什么意思?  

在税警三支队有这么一个习惯,全团7营分上三营与下四营。  

大家在装备上差距不大,但弹药配给与伙食上却是天差地别!  

你看现在卢子雄喝得是野菜糊糊,只是加了些盐与大饼,上三营的话,这里面应该是飘着油的。  

全连的大锅里面,至少有几块肉骨头,飘着肉香的!  

“老孙,上三营,干不干?”  

卢子雄看着手里的野菜糊糊,顿时感觉嘴巴有些苦。  

孙天昊笑着送走传令兵:“干,夜袭嘛,老本行了!”  

卢子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弟兄们,赶紧吃完,我们要出发了,拿下黄风镇,孙副连长说拿出他珍藏的女儿红请大家喝个够!”  

吼——!  

好——!  

卧槽!?  

孙天昊的笑容消失了,转移到了卢子雄的脸上。  

但他的反击也很快到来:“是啊,卢连长也说了,只要拿下黄风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