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北伐大业(2/3)
“去岁的文夕大火,让长沙变成了一片焦土,若是长沙守不住,我建议将主力南撤至衡阳。”何应钦揣度着委员长的想法,慢慢说道:“当然,要进行坚决的抵抗,给予日寇足够的杀伤才可以。”
“我也是这个意思,等薛伯陵将具体情况传来,便这么安排吧。”
这时候,委员长看到何应钦手里的文件,又问了一嘴:“这是?”
何应钦连忙上前递上报告:“这是第十战区沈复兴送来的豫北战役报告,税警总团二次北伐,击溃日寇第110师团,收复濮阳、安阳两地歼敌过万。”
顿时,会客厅变得鸦雀无声。
王世杰、王宠惠、林蔚、商震等人一个个张大了嘴巴。
什么情况?
这沈复兴说北伐就北伐,说赢了就赢了?
人第九战区24万大军,对着日寇围追堵截,这都要准备撤退了。
你一个税警总团,孤身北伐,竟然还向北推进百里,拿下数个县城。
但王世杰反应极快:“恭喜委员长,这可是大捷啊,要好好宣传。”
此话一出,众人都不敢接话。
就连委员长自己,也是神色复杂,不知道该不该宣传。
王世杰像是没有看到这些蠢货的表演一般:“委员长,这个时候要展现我们的实力,证明我们的陆军,无论加入哪一边,几百万大军,都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
但这话却和沈复兴说得一模一样,委员长想到那天说起统合全国大小军阀,沈复兴第一个响应的就是要拿下三马,打通西域。
说什么西域产油,西北产马,青海有盐。
阿勒泰金矿、伊犁钨矿、独山子油矿、玉门油田、白银厂铜矿沈复兴越说,他就越是生气。
这些东西难道他不知道吗?
从推翻帝制开始,重庆政府就一直与莫斯科保持紧密接触,这可是地缘政治决定的!
收回来容易,莫斯科谁去应对?
在委员长看来,沈复兴在军事上的头脑与政治上,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他想趁此机会在国际上站队,在国内扫清异己,可沈复兴这个他手中最锋利的宝剑却不听话了。
一心一意想要北伐,踏破贺兰山缺,夺回东北外蒙。
看着王世杰那期待的眼神,委员长心道这家伙外交政治头脑有一些,但不多。
这个形势下,核心还是要看长沙会战。
“敬之,你与健生飞趟长沙,务必确保此次会战成功。”委员长说完,看了眼王世杰,叹了口气。
只不过他无意中翻开的战报上,首功竟然是自己,次功是打头阵7天拿下濮阳的戴安澜。
这让原本失望的委员长又想起了报功模板沈维安,曾经两人的配合是多么的默契,从淞沪一路打到豫北。
他又想到了沈复兴与白崇禧在汪逆出逃时为他闯龙潭,在龙公馆力劝龙云回头是岸。
随后安南彰显国威,面对英美法三国竟能获得维和部队主导权,又在河内、仰光建立华租界,简直骇人听闻。
但整个安南事务司让他最感到自豪的,还是那场在盛大的阅兵游行。
不光让他再次登上时代周刊,更是让当时各国大使前来求他出兵,那种令他爆棚的虚荣心,又在眼前。
当时消息传回国内,在战火纷飞的重庆,人们高举他的画像,喊着他与沈复兴的名字从城市这头游行到城市那头。
民众脸上的那种自豪,是多少年来没有过的。
或许说,自清代以来,就没有过!
一直以对外软弱为诟病的重庆政府,居然难得对外硬气了一次。
甚至于当时不少学者跳出来说:“如此强势,恐有伤国家体面,也不利于我们的外交工作。”
当然,这种论点在国内竟然相当有相当多的支持者。
许多军政界的元老也有不少人过来劝说:“哎呀,沈维安在外如此强势,恐引来列强不愉,要不还是将他调回来吧,派一个老成持重的去,比较稳妥。”
就连夫人也侧过一度劝他:“没有必要对英法咄咄逼人,有可能的话,我们还是要向民主阵线靠拢的。”
可到最后,英美法三国代表联合过来请他出兵,甚至愿意在滇越铁路、公路的问题上做重大让步。
正中了沈复兴说的那句:“蛮夷畏威而不怀德!我在安南越是强硬,您的工作就越容易展开。”
面对上门请求出兵的大使,还有满城为他欢呼的百姓。
在那一刻,他感觉吾即是国家。
这种权利与虚荣心的极度满足,让他差点继续增兵安南,将整个中南半岛握在手中。
只不过,一切都随着沈复兴反对他安内政策而告终。
他不止一次怀疑过,沈复兴是不是在豫北与对方交流太多被感化了?
可看着山下豪华的身价别墅,还有源源不断送去夫人、俞飞鹏、宋部长那里的巨额财富。
还有在他眼皮子底下出生的沈念北,他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将他与无产者联系在一起。
特别是夫人如今对沈念北喜欢的不得了,每次空了就往沈公馆跑,搞得现在上上下下都知道,夫人认了沈念北做干女儿。
“诶,就按这个报吧。”
委员长将报告递给林蔚,后者接过来一看,差点倒吸一口凉气。
心道这沈复兴难道是钻进委员长肚子里的蛔虫?
普
“我也是这个意思,等薛伯陵将具体情况传来,便这么安排吧。”
这时候,委员长看到何应钦手里的文件,又问了一嘴:“这是?”
何应钦连忙上前递上报告:“这是第十战区沈复兴送来的豫北战役报告,税警总团二次北伐,击溃日寇第110师团,收复濮阳、安阳两地歼敌过万。”
顿时,会客厅变得鸦雀无声。
王世杰、王宠惠、林蔚、商震等人一个个张大了嘴巴。
什么情况?
这沈复兴说北伐就北伐,说赢了就赢了?
人第九战区24万大军,对着日寇围追堵截,这都要准备撤退了。
你一个税警总团,孤身北伐,竟然还向北推进百里,拿下数个县城。
但王世杰反应极快:“恭喜委员长,这可是大捷啊,要好好宣传。”
此话一出,众人都不敢接话。
就连委员长自己,也是神色复杂,不知道该不该宣传。
王世杰像是没有看到这些蠢货的表演一般:“委员长,这个时候要展现我们的实力,证明我们的陆军,无论加入哪一边,几百万大军,都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
但这话却和沈复兴说得一模一样,委员长想到那天说起统合全国大小军阀,沈复兴第一个响应的就是要拿下三马,打通西域。
说什么西域产油,西北产马,青海有盐。
阿勒泰金矿、伊犁钨矿、独山子油矿、玉门油田、白银厂铜矿沈复兴越说,他就越是生气。
这些东西难道他不知道吗?
从推翻帝制开始,重庆政府就一直与莫斯科保持紧密接触,这可是地缘政治决定的!
收回来容易,莫斯科谁去应对?
在委员长看来,沈复兴在军事上的头脑与政治上,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他想趁此机会在国际上站队,在国内扫清异己,可沈复兴这个他手中最锋利的宝剑却不听话了。
一心一意想要北伐,踏破贺兰山缺,夺回东北外蒙。
看着王世杰那期待的眼神,委员长心道这家伙外交政治头脑有一些,但不多。
这个形势下,核心还是要看长沙会战。
“敬之,你与健生飞趟长沙,务必确保此次会战成功。”委员长说完,看了眼王世杰,叹了口气。
只不过他无意中翻开的战报上,首功竟然是自己,次功是打头阵7天拿下濮阳的戴安澜。
这让原本失望的委员长又想起了报功模板沈维安,曾经两人的配合是多么的默契,从淞沪一路打到豫北。
他又想到了沈复兴与白崇禧在汪逆出逃时为他闯龙潭,在龙公馆力劝龙云回头是岸。
随后安南彰显国威,面对英美法三国竟能获得维和部队主导权,又在河内、仰光建立华租界,简直骇人听闻。
但整个安南事务司让他最感到自豪的,还是那场在盛大的阅兵游行。
不光让他再次登上时代周刊,更是让当时各国大使前来求他出兵,那种令他爆棚的虚荣心,又在眼前。
当时消息传回国内,在战火纷飞的重庆,人们高举他的画像,喊着他与沈复兴的名字从城市这头游行到城市那头。
民众脸上的那种自豪,是多少年来没有过的。
或许说,自清代以来,就没有过!
一直以对外软弱为诟病的重庆政府,居然难得对外硬气了一次。
甚至于当时不少学者跳出来说:“如此强势,恐有伤国家体面,也不利于我们的外交工作。”
当然,这种论点在国内竟然相当有相当多的支持者。
许多军政界的元老也有不少人过来劝说:“哎呀,沈维安在外如此强势,恐引来列强不愉,要不还是将他调回来吧,派一个老成持重的去,比较稳妥。”
就连夫人也侧过一度劝他:“没有必要对英法咄咄逼人,有可能的话,我们还是要向民主阵线靠拢的。”
可到最后,英美法三国代表联合过来请他出兵,甚至愿意在滇越铁路、公路的问题上做重大让步。
正中了沈复兴说的那句:“蛮夷畏威而不怀德!我在安南越是强硬,您的工作就越容易展开。”
面对上门请求出兵的大使,还有满城为他欢呼的百姓。
在那一刻,他感觉吾即是国家。
这种权利与虚荣心的极度满足,让他差点继续增兵安南,将整个中南半岛握在手中。
只不过,一切都随着沈复兴反对他安内政策而告终。
他不止一次怀疑过,沈复兴是不是在豫北与对方交流太多被感化了?
可看着山下豪华的身价别墅,还有源源不断送去夫人、俞飞鹏、宋部长那里的巨额财富。
还有在他眼皮子底下出生的沈念北,他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将他与无产者联系在一起。
特别是夫人如今对沈念北喜欢的不得了,每次空了就往沈公馆跑,搞得现在上上下下都知道,夫人认了沈念北做干女儿。
“诶,就按这个报吧。”
委员长将报告递给林蔚,后者接过来一看,差点倒吸一口凉气。
心道这沈复兴难道是钻进委员长肚子里的蛔虫?
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