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我不明白(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9月9日夜,杨家行以西20公里,外冈镇第7师独立团与33旅驰援杨家行的战报传回左翼军军部,陈誠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战局还有救,给我接委座,我要亲自汇报。”  

只是还不等他拿起电话,门外却已经传来熟悉的灵桥牌普通话:“不用麻烦,我已经来了!”  

“委座!”  

整个指挥部所有人瞬间起身,陈誠的脸上半点惊喜没有,全是惊吓。  

他的指挥部设在嘉定身后的外冈镇,距离杨家行不足20公里。  

光是小鬼子的海航飞机都能瞬息即达,根本就没有多少预警的时间。  

周围两公里的范围暗哨密布,光是这一周,就抓了40多名打算引路的汉奸。  

而之前的指挥部更靠前,在嘉定施相公庙。  

搬到那里不足5天,就在汉奸的指引下被炸毁,当时要不是他在前线视察,怕是要成为淞沪战场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绝对会轰动全世界!  

所以,不搬不行了,原本参谋提议搬到南翔,可那边听说朱绍良要来接班,他就不去人家地盘了。  

可没想到,天大的麻烦居然找了上来。  

“我已经通知罗卓英来开会了,你先说说看,什么个情况?”  

这时候,陈誠觉得这灵桥牌普通话真是难听。  

开会我来通知不就完了?  

老这么越级,我们这活还干不干了?  

但没有办他,他缓步走到大地图前开始介绍:“下午4时许,33旅胡琏率残部驰援51师,击溃日第18旅团36联队进攻。”  

“下午5时许,沈复兴率独立团3000余人赶到杨家行,再次粉碎日寇进攻,歼敌数百,并夺回了所有阵地。”  

“入夜7时许,嘉定后勤处陈文翰组织1300余溃兵增援杨家行,现已分别补充入51师与33旅。”  

“根据刚传回的电报,54军陈烈部已到刘行,充作预备。”  

随着陈誠的介绍,男人很满意,他不断点头,闪得陈誠有些睁不开眼。  

停顿之际,灵桥牌普通话再次响起:“罗店方向怎么样?有没有可能将日寇推出去,减轻杨家行压力?”  

这一刻,陈誠化身地铁看手机的老人,面部表情僵硬、尴尬,脸上的困惑与不解让他找不到任何语言可以去解释到底行还是不行。  

不是,大哥你每天不看战报的吗?  

我的两个德械调整师都废了!  

废了你知道吗?  

不堪再战!  

这时候要我反击,我拿头反击?  

可声音的主人却站起身,来到他身旁接过指挥棒:“辞修,我知道你在担忧什么,来之前我已经跟俞部长沟通过了,援军不日可达。”  

“罗店南北,我计划放上4个师,3万兵力,另两个师,从北面,配合税警团一并南下。”  

这下好了,不仅仅是陈誠懵圈。  

整个指挥部的参谋都傻眼了,老头子你这么玩儿是吧?  

要不大家都去死好吗?  

好半晌,见众人没有反应,他的视线便来到了陈誠身上。  

“7万援军,我调给你5万,难道你没有信心吗?”  

陈誠此刻彻底麻木,他闭上眼睛鼻孔粗重的哼出心中郁闷,再睁开眼的时候脸上已经恢复些许笑容。  

他轻手接过指挥棒:“委座您看,罗店正面日寇两个支队,兵力超过两万,3个旅团6个联队,总兵力超过5万,虽连日来损失颇重,可在其源源不断登陆下,兵力与我相差无几,非是正面战场太小,施展不开罢了。”  

“但这不是关键。”陈誠抢先一步,止住了对方开口:“日寇在身后有一个重炮旅团,一个独立炮联队,三个山炮中队,这还是我们初步估算的结果。”  

“加上海上的舰炮,简单来说,日寇火力百倍于我。若没有重炮旅支援,非我等不愿进攻,实则无能为力。”  

可他还是小看了对方的准备工作,手中的指挥棒被夺了回去,灵桥牌普通话自信地响起:“辞修你不要被日寇打怕了,我当然不会让你们白日冲锋,夜袭,你夜袭晓得伐?”  

不远处,一名参谋猛然低头,表情管理已经失效。  

而当事人陈誠则是瞪大了眼睛,谁特么把委座教坏了?  

夜袭?  

儿戏!  

现在前线将士的夜袭是趁日寇立足不稳,抢占他们熟悉的白天阵地。  

顾祝同呢!  

这混蛋人在哪里?  

就在陈誠张望之际,顾祝同与罗卓英两人并肩走入指挥部。  

“墨三,你来得正好,跟委座解释一下,集结左翼大部分兵力反击这事情不是不行,只是时机未到。”陈誠几步上前,拽过顾祝同的手就往里面走。  

可身后的黑夜中,还有一人缓缓现身,正是军政部长何应钦。  

被陈誠拽着往里面走,顾祝同是半点不恼,所有的脾气在来的路上都已经磨干净了。  

也不对,应该说是这一个月里面磨干净了。  

初生的牛犊早已没了犄角,看着急切的陈誠他缓笑着拉下他的手,转身:“委座,我们还是要认真听一听一线将士的声音,大军集结在即,虽说我们在后方可以看到全局,可一线的情况,还是要了解的。”  

陈誠脑门一黑,自觉后退,他感觉自己是不是久离中枢,这把脉的功夫直线退步啊。  

“您一手提拔的廖耀湘不是在杨家行么,可以问问,夏楚中、俞济时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