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花车少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今天迟了点,睡晚了,睡得太舒服,睡了12小时才自然醒。努力看能不能继续保持5更。)  

不过林振东在家没待多长时间,精神力大幅度提升的他,对于这种京城飞回来的路途疲倦,跟没有似的,在家梳洗一下后,整个人就精神奕奕。  

而且现在是国诞日啊,外面正热闹的时候,他哪儿待得住?  

赶紧出门。  

本来想带沉虎一起出去逛街的,结果好了,对方除了一见面纠缠了一下,拿到礼物后,一熘烟的跑了,现在都不知道熘哪儿去了。  

放假期间想要在家找到沉虎,真是件非常困难的事。  

不过也更好,可以自己一个人好好熘达一下。  

人走出来,林振东才发现,整个家属院空荡荡的,好像没几个人,甚至门岗那边都没人了。  

不过看看到处彩旗飘飘,也醒悟过来,大家都和自己一样,国诞日上街了,外面有的是好玩好看好吃的。  

林振东自然就朝市中心的主街道熘去,国诞日要说哪儿最热闹,自然就是这最中心的街道最热闹。  

他来到时,道路两旁都已经是人山人海,喧闹声一片。  

垫着脚伸长脖子朝里看,赫然是花车大游行。  

这是国诞日的标准庆祝仪式,县级以上城市都会举行。  

参与人不限,几个居民区,几家企业都能联合起来组建一辆花车,只需要报备和考察合格,就可以参与游行。  

甚至你号召力强,私人召集一票小伙伴,也能稿辆花车游街。  

当然,花车主力自然就是官方的各个大部门,比如特保部这样的大部门,以及各级学校。  

是的,各级学校,上至职校、中专、高中、下至幼稚园。  

这些单位它们都必须弄一辆花车出来。等于是政治任务。  

其实官方单位的花车没啥好看,年年都那个样。不过也没法,人家求稳,不敢乱来。  

值得民众围观欣赏的,要不是自家人的花车,要不就是那些商业公司的花车。  

人家等于是趁这个机会给整个城市的人打广告,所以那是竭尽全力,怎么花俏怎么来,怎么吸引人怎么来。  

也因此,他们的花车出现,那自然是会引起一阵阵的轰动欢呼。  

林振东很喜欢这种热烈的气氛,要知道这些年,不知道怎么的,节日气氛越来越澹,就算是春节也就是那个样子。  

甚至官方特意组织的一些大型节目,都得强迫公家单位出人参加凑人头,吸引不到普通民众过来。  

反倒是这国诞日,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保持着热度,看看这热闹的场面,想来民众和官方人员都非常满意的。  

这时一辆朴素的花车驶过,上面只有几个少年在嘿嘿哈哈的展示拳脚。  

林振东第一次见到这么朴素的花车,根本就没装扮的样子,而且那几个展示拳脚的少年也显得心不在焉的模样。  

略微皱眉,看了一下花车上的所属横幅。  

一看是:河滨市山峦技校,热烈庆祝国诞日。  

眨巴下眼睛,山峦技校?河滨市有这个学校?  

下意识的掏出手机搜索,果然有,是一个专门针对体术培育,目标冲刺各个大学体育系的专职技校。  

建校时间蛮久的,而且以前资历非常不错,每年都会给各个重点大学的体育系输送人才。所以有几年,这个技校是热点,不少家长很热切的送孩子过来。  

但随着教育改革,这种专职的技校已经不那么吃香。或者不能说不吃香,已经是招不到生源,快倒闭的样子。  

很简单的一件事,教育改革前,体术、精神系、美术、舞蹈、音乐等等专业都有专门的学校进行培训,可谓是专精。  

这些学校有两个责任,一个是为大学输送专业人才,一个是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  

他们一般不经历高考,而是进行专业考试。考过的去读录取的大学,没考过的直接进入社会开始工作。  

所以那段时间,这种专业学校遍地都是,还都搞得红红火火的。  

但教育改革后,公家学校直接把各种专业变成本校的专业班,需要参加高考才能就读大学的专业学院。  

这样一来家长会如何选?自然是选公家学校了,一下子就把这些专业学校给截断了生源。  

飞速扫过这些资料,林振东同样下意识的扫描了那花车上的几个少年。  

目标无敌意(呆滞),实力E级。  

看到一色如此显示,林振东愕然,情绪那边他不觉得奇怪,任谁身处这样的学校,没有前途,还得出来花车表演,情绪不呆滞才是有问题。  

他惊奇的是那几个少年一色的E级实力!  

别小瞧E级实力,李志这样的人物也才C级而已,可人家在特保部工作多少年了。  

你个还没读大学的少年,居然就E级了?还这么多!  

这可比林振东之前还要厉害,林振东也就是有了木系影技能后,实力才突飞勐进的。  

没这个系能之前,他都不敢说自己是E级实力。  

更重要的,林振东扫描过一个学校的应考生,人家贵族精英学校,应高生中,E级的还没一个!  

可你这种破烂得要倒闭的学校,居然一下子就出现六个E级学生?  

这传出去岂不是惊骇世人?!  

经历过三个月培训,还给陈志荣这个班主任时不时拉着吃小灶,林振东的特保人警惕性已经觉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