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大意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旦他们的生存资源遭到侵害,他们立刻就能成为血勇彪悍的战士。  

他们与山水斗,  

与天地斗!  

更要和这里的人,妖,蛮斗。  

也因此,  

这里孕育了许多矫悍的山贼恶匪。  

其中名气最大最凶恶的,  

就是少阳十八寨!  

他们欺行霸市,逼良为娼,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手段之凶残,哪怕同是本地的彪悍村寨也谈之胆寒。  

加上他们躲在大山当中,  

道路崎岖,地形易守难攻。  

就连本地府台都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你不闹到府城,不影响征税,那府台就当他们不存在。  

打听到这些后,  

陆山乐了。  

凶悍,  

实力不错!  

人憎鬼厌!  

简直是炼成劫奴天生的好料子啊!  

陆山在当地茶馆,用几钱碎银角子就从当地茶馆小二嘴里套出洞口县附近的寨子。  

少阳十八寨大部分都在湘州道和荆岭道交界的地方。  

光洞口县附近,  

就有六家少阳十八寨里的匪寨。  

从近到远分别是:  

青奎寨的双头狼、连水寨的咬蛟蛇、孤崖寨的座山凋、黑风寨的顶天风、马刀寨的独眼快刀、临云寨的一丈青。  

这些贼寨,  

有男有女,有妖有蛮。  

比如马刀寨的独眼快刀,就是南疆的独眼蛮人。  

拿了银钱的茶铺小二喋喋不休:“客观您是不知道,您别看独眼快刀名号最拉胯,但论本事,那可是洞口六寨里本事最顶尖的。一把斩马大刀不仅势大力沉,更是迅疾如雷!凶悍得狠哩。”  

陆山:“喔。”  

他放下茶水钱准备去会会这位独眼蛮人。  

小二望着陆山远去的背影摇头叹息:又是个中原来的愣头青,想拿寨主们的脑袋扬名立万也得看看场合不是?  

他在这里做小二好多年了,  

见过找寨主们麻烦的修行人没十个,也有八个了。  

每一个都想“铲除奸邪,替天行道”。  

最后呢?  

一颗漂亮头颅都插在寨主们寨门前的山门上啦!  

陆山穿山越岭,边走边问。  

很快,他就找到了独眼蛮人的贼寨。  

那座山寨建立在群山峻岭之上,往上的道路层层设卡,地形易守难攻。往后广袤的山林更可以保证山寨被围困的时候,山寨里的人可以撤进广袤大山,不至于被围困死。  

陆山继续前进,很快就被山道上的关卡拦住。  

这个独眼蛮人的马刀寨倒是有点意思。  

守在第一道关卡前的喽啰有人,有妖,还有身上天生带有草绿血纹的草蛮。  

陆山在各种典籍上看过关于蛮族的介绍。  

蛮族也分成几个族群。  

比如马刀寨的寨主独眼蛮族,  

除此之外,  

还有身覆草绿血纹,獠牙外龇的草蛮;  

有身覆赤色血纹,獠牙尖耳的火蛮;  

也有身披甲纹,青面獠牙的霜蛮。  

当然,  

霜蛮一般出现在北方。  

荆岭和相州以草蛮,火蛮居多。  

蛮族形貌对人族来说大多狰狞可怖,加上文化落后,茹毛饮血,蛮族一度不被当成智慧生灵看待。  

很多人族,妖族一度把满足当做比较聪明的蛮兽,也企图把他们当成兽类驯养。  

直到天汉后期,一位蛮族奴隶在人族世界隐忍学习,最终习得通透智慧!  

那位蛮族奴隶一身学问几乎不弱当世文宗!  

借助一次文会上崭露头角后,  

那位蛮族奴隶一路论道!  

雄辩诸多人族大学问家,让世人知道蛮人不是野兽。  

也是智慧生灵。  

后来,  

那位蛮族奴隶历经诸多磨难,回到自己的族群,不停办学,讲学,传播知识,点燃蛮族的文明之火。  

蛮族由此兴盛。  

也为后世乱晋时期的“妖蛮屠炎黄之乱”埋下祸根。  

陆山信步来到关卡前,本来他以为关卡前的喽啰会跳出来攻击,但那几个喽啰上下扫了几眼陆山后就问道:“来挑战我家寨主的?”  

挑战…  

陆山有点无语。  

他虎着脸没说话,那几个喽啰反而搬开拒马木栏:“上去吧,我家债主今天在家。”  

陆山:“…”  

他一路登高,很快来到坐落在山上的贼寨。  

贼寨以山林老木为材料修筑出高大的山寨围栏,陆山耳聪目明,在山寨外也能听到山寨里赌博摔跤的声音此起彼伏。  

但高大的山寨围墙上,一列列巡逻山贼却井然有序…  

有点东西啊!  

陆山对这个山寨好奇起来。  

见到陆山打扮,看守山寨城门的喽啰也没阻拦,直接让陆山进入山寨。  

他一出现,  

原本喧闹的山寨就突然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望向陆山。  

而陆山要找的人…他也一眼就发现了。  

山寨正对门就是一片空地,空地周围拜访有石锁,武器架。  

那里应该是山寨平时训练对练的校场。  

而在校场上,  

一位身高十一尺,浑身腱子肉团团隆起的独眼巨人正在晌午烈日下,一板一眼,一丝不苟的挥刀练习。  

他手里拿的是人族军士惯用的斩马大刀。  

总长一米七的大刀在他手里反倒显得有点纤细,秀气。  

而那位独眼蛮人练的刀法…  

只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