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勾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遮月真人笑吟吟道:“不鸣这名字得自圣周之后,春秋霸主的庄王。”  

那位大佬继位后古楚内忧外患,而他却纵情声色。  

群臣都以为他是昏君,但实际上他却在暗中审时度势。  

甄别出到底谁是敌人,  

谁是朋友。  

随后一举起复,压覆权臣,收回王权。  

于是史书上有了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  

遮月真人说完典故后说道:“而这套刀法,据说就是庄王成业后所立。它的核心要旨在「藏」,在「观」,最后才是它的「鸣」。”  

陆山听得点头。  

这个世界好多典故都和地球上的相似。  

这个世界的楚庄王可是个直上青冥,擎雷掣电的狠角色。  

他继位之后的沉沦,以及之后的翻身装逼打脸简直就是玄幻小说话本…典型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剧情。  

而且人家和炎帝一样,翻身装逼打脸只用了三年。  

遮月真人说完后敦敦教诲起来。  

她讲解了很多。  

比如“藏”:  

什么是「藏」?  

藏不是躲,而是深层次的伪装。  

纨绔看着很爽,但一位原本雄才大略的君主想装成纨绔昏君,而且一装就是三年,装到所有人,乃至忠诚于庄王的忠臣都被骗了,最后甚至要以死相谏。  

这份以假乱真的控制力,  

才是“藏”的要旨。  

藏拙于巧的关键不是“藏拙”,  

而是“于巧”。  

之后就是「观」…  

这个也很有讲究。  

刀藏于鞘中你才会更仔细的观察对手,你要预想对手的动作,时机,轻重…  

把这些全部吃透后,再把这一切的变化“藏”在刀中!  

炼出极致的控制力和万千的变化!  

就是不鸣!  

一通讲解后,遮月真人端起茶杯润了润嘴唇:“听懂了多少?”  

陆山闷闷道:“差不多吧。”  

遮月真人有些意外。  

妖类能有这份悟性很难得了…  

无怪乎他能琢磨出刚才那一刀。  

可惜,  

就是根骨差了些。  

妖族入品的血脉那是一点没有。  

袁青腰在旁边趁热道:“师尊,他很聪明的。「布衣白剑」都想收他做亲传。”  

遮月真人哪不懂自家徒弟的意思?  

但这头虎妖…  

除了聪明些,  

长得神俊帅气些…  

他还有什么特长之处?  

光凭这些就想入她的门,差了点意思。  

陆山倒没在意她俩的对话,他还在琢磨刚才遮月真人传授的东西。  

和普通刀术不同,  

不鸣不像刀法,更像刀理。  

唯一和修行搭边的就是其中讲述的,如何把自身所悟刀理以心念神意的方式浸入真气,封在鞘中。  

所以,  

这套不鸣更偏向理论。  

而且,  

它好像是另外一种东西的基础?  

陆山琢磨了会儿就请教道:“这套理论,其实不是攻杀的手段吧?”  

虽然“藏刀不鸣,鸣则惊人”的理论用来当做杀手锏确实厉害。  

都在江湖漂的。  

谁能整天把刀子按着啊?  

遮月真人登时眼神充满欣赏:“不错,这套理论是用来温养,提纯刀意的。你要是能在先天境界吃透,凝练出刀意,那将来就厉害啦。”  

刀意…  

那是个啥玩意?  

这个东西不好描述,遮月真人讲了几句,大概意思陆山听明白了:  

那玩意儿跟数学题差不多。  

会的是真会,  

不会的就算逼急了也是真不会。  

文科生也有类似的理论,那就是所谓的“下笔如有神”,到了这种境界,那就是怎么写怎么有。  

就像朱元璋的那首金鸡报晓:  

前两句“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像是来搞笑的,  

但当“三声唤出扶桑来,扫退残星与晓月”一出!  

全诗的视野和意境就瞬间高阔起来。  

刀意,  

大抵就是金鸡报晓后两句诗那样的东西。  

是能化腐朽为神奇的存在。  

陆山暂时不懂,  

也就不去细究了。  

陆山想了想,把自己知道的情报挑挑拣拣说了一些:“目前我们被人追杀,这次水榭论剑也是固守请援采用的计谋。”  

遮月真人点点头:“你做的很好。我来的时候确实遇到了阻拦,不过都被我扫退了。”  

说完她又看向陆山:“你不用怕,我会带你一起回玄女道。”  

陆山摇摇头:“这次的围杀,其实青海道围杀的延续。”  

遮月真人好奇的望向袁青腰。  

袁青腰点点头:“徒儿在青海道查出呼啸山庄不仅和北境军方有关联,也和药仙门,合欢派有染,之后也确实被呼啸山庄围杀过,还是陆山施以援手,徒儿才侥幸脱险。”  

她不知道是,  

她当时被沼泽怪物重伤其实也是陆山的算计。  

遮月真人想了想,自信道:“那也没事,因为我来了。”  

陆山:“…”  

你没事。  

但我TM会倒霉啊!  

六天后如果经过南江县,对方的合围就会成型。  

到时候,  

遮月真人被拖住,他会被第六卧虎陈平安以拳镇杀。  

陆山不会坐以待毙。  

所以,  

他舌战群女道:“我知道您肯定很厉害,但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