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0章 大手笔,把皇帝的地给分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朱由校听了有一会儿了。  

他感觉自己说话还是过于文绉绉了,用张好古的话说就是不接地气。  

看看人家张好古说的多带劲儿。  

一口一个狗官。  

这群好官若是变成了狗官,你们受二次苦,遭二次罪。  

他之前怎么就没有发现,张好古这么会说话呢?  

“皇上来了?”  

张好古微笑道:“如何?”  

“朕也跟这群王八蛋聊了一会儿!”朱由校皱着眉头道:“只是感觉,这话说出来,总是不如师傅说的这般精辟入微!”  

“皇上亲自给他们说话,只是给他们一颗定心丸而已!”  

张好古笑着开口道:“相信,他们为了自己的官职也会认认真真做事儿!”  

朱由校点点头:“只能这样了!”  

朱由校上朝。  

宣布朝堂新政,这一批候补官员全部都给编入到了都察院,负责管理这一批候补官员的不是别人正是韩林。  

如今的韩林已经是被升职为佥都御史,跟杨涟一个级别都是正四品。  

除此之外,韩林本人现在也要到永定县为灾民工作。  

这一批候补官员现在主要是清查耗羡归公的情况,是否存在遗漏,其次就是要调查各地官员是否跟京官有所来往,以及各级官僚上报的土地是否准确。  

要斩断京官跟地方官员之间的来往,要核实这些官员手中到底有多少土地。  

拿了朝廷的养廉银就不准贪污,老老实实的把自己的真实情况给上报出来。  

但是,光有这些还是不够。  

还有就是新军。  

要形成战斗力。  

虽然之前也是建立了税务司和统计司。  

但是,真正的士兵跟这个还是不太一样的。  

接下来就是要在永定县组建军队。  

简单来说,就是训练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而现在张好古也是在琢磨新军纲领。  

如何操练,如何训练。  

其次就是那什么来养活新军。  

大明最开始是卫所制度,军士在营,分成守备和屯田二部分,比例不定,按时轮流,屯田固定上交粮食,以供给守备军及官吏,其目标在养兵而不耗国家财力。  

朱元璋曾经得意的说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但明宣宗以後,卫所官侵占军屯田地、私役军士耕种之事,已经常发生,现在这些卫所的土地早就被瓜分的干干净净。  

现在的大明是募兵制,但是,募兵制破坏了早期卫守制“兵帅分离”的构想,内阁必须将兵权下放于将领,这也就导致了辽东这群军方世家的崛起。  

张好古的思路其实跟老朱差不多,卫所制度,但是,还要更进一步,给士兵分田,给他们发粮饷,解决掉这些士兵的后顾之忧,也就是后勤问题。  

士兵的训练还在其次,首先,是要解决他们的思想方面的问题。  

为什么要打仗?  

你的身后是大明,大明没了,那么分配给你们的土地,你们子女受教育的问题可就全都没了。  

而真正拿捏着这些士兵命脉的就是朝廷。  

朝廷在给他们的好处就在,如果朝廷真的出现什么问题了,那么,这些士兵可就是一无所有了,自然他们也是维护朝廷的。  

不过,现在也是有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哪儿来的地分配。  

朱元璋所创立的卫所的土地早就被瓜分的干干净净,但是,你要说真的没有土地的话,张好古倒是觉得不至于。  

有两个地方有土地,一个是九边,这里还是有着相对来说比较肥沃的土地,但是,九边并不安全,虽然有大明的士兵看守边疆,但是,蒙古人,建奴都会杀进来,烧杀抢掠。  

所以,百姓逃亡内地,在内地疯狂的卷。  

开荒九边,张好古是有这个想法,但是,这需要足够强大的武力庇护。  

那就只有另外一个家伙了。  

有一个人是有土地的,还是超级大地主,最主要的是,这个家伙的地,基本上还都是在京城附近。  

这个人就是木匠皇帝朱由校。  

大明的皇帝要花钱的时候,要花钱就必须要从朝廷的户部一笔一笔地走程序,每一笔钱都要经过严格审核,还要账目清晰。如果自己太过明目张胆的花钱搞享受,立刻就会面临来自言官铺天盖地的一系列口水唾沫。  

自然,也就是诞生了内帑,内帑的收入相当之多的一部分是来自于皇庄。  

最开始,大明的皇帝们还算是克制,明宪宗登基之后,对曾经参与“夺门之变”的太监曹吉祥的家产进行抄没。  

但是这次家产抄没所得的田产并没有收归国库,而是直接归入了明宪宗的皇庄。  

将罪人的土地直接占为己有之后,是获取土地的方法便成为了皇庄的发展一个重要途径。  

然后,皇家开始疯狂地对土地进行兼并,明孝宗弘治年间,京畿地区共有皇庄五处,而到了朱厚照已经发展到了三百余处,而皇庄土地所有面积也从12800余顷增加到了37595余倾。  

至于到了朱由校时期。  

张好古在户部扒拉着小算盘一算。  

这狗皇帝皇庄八百多万亩地肯定是有了,在京畿地区是八十万左右。  

这狗皇帝带头兼并土地,还想要让文武百官引以为戒。  

扯淡呢!  

张好古心里头嘀咕几声,却是盘算着,自己到底要怎么说,才能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