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9 有利可图(2/3)
可图了,而且还不是蝇头小利,是暴利啊!」宁老夫人叹了口气,「能发生这样的事儿,窦相也不是没有责任的,他一向严于利己,可以达到严苛的程度了。」
「早就有耳闻,窦相一生清廉,跟别的位高权重的人是不同的。」沈昊林笑了笑,「他自己清廉了,但家人、族人却心生不满。」
「国公爷说的是,这个我也是听过一些传闻的。」薛瑞天点点头,想了想,「窦相出身寒门,他能科举入仕,是靠着整个家族来供养的,同时,他也是众多寒门学子中第一个做到三朝元老的。古往今来,任何做到他这个位置的,都不可能真的两袖清风,多多少少都会收一些礼,尤其是他们这种门生故旧遍天下的。」
「只要不是违反律法,像年礼、节礼、生辰礼,无论是同僚还是门生,收了就收了,这是正常的人情往来啊!」沈茶看看三太爷,「临潢府也是如此吧?」
「这个是当然的,人情往来,多少都是要送礼的,难不成靠一张嘴维系关系?」三太爷轻笑了一声,「最起码,我过寿,摆几桌,请亲朋好友、走的比较近的同僚们聚一聚,他们不可能空手来,对不对?总是要带礼物的,什么样的礼物,具体多贵重,我也无所谓,大家来就是卖了我一个面子,对吧?等人家过寿、过生辰的时候,我不也不能空手?哪怕是凤岐、小齐他们这样的小辈,就算人不到,礼物也要到了,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在我们看来是正常的往来,窦相那里就一概都拒绝,除了宫中的赏赐之外,其他人送的礼一概不收,也不许家人和族人收。这么一来,虽然窦相已经位高权重,但他的家人和族人的日子根本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善,依然还是很窘迫,所以,想要让自己的日子过得好点,只能铤而走险了。」
「这确实是有点过分了。」三太爷微微一皱眉,「以一族之力把一个人捧上高位,最起码要改善族人的生活,让后人有饭可吃、有衣可穿,让族中的子弟可以有书可念,不是吗?」
「这是正常人的思维,窦相有些偏执了。」宁老夫人叹了口气,「也就是因为这样,才终究是酿成了大祸,不是吗?如果他不这么严于律己,又苛待他人,稍微变通一下,想来他的家人和他的族人也不会捅出这么大的篓子的。」
「等一下,这事儿好像有点不太对啊!」沈茶歪着头想了想,说道,「窦相都不是很清楚自己的家人和族人背着他做了什么,霍淮之又是怎么知道的?」
「这就是霍淮之的本事了,也是让大家很唾弃的本事。」
「怎么说?」
沈茶对这一点是真的很好奇,她实在想不明白,连窦相都不知道这样的事儿,霍淮之一个外人是如何探听的如此清楚的。
「那自然是」薛瑞天冷笑了一声,「坑蒙拐骗啊!」
「坑蒙拐骗?」沈茶想了想,「哦,明白了。霍淮之既然能摆在窦相的门下,就说明他也出身寒门,家里应该跟窦家差不多,是不是?他特别能理解窦家人的情况,所以,哄的那个侄子什么都跟他说了,对吧?」
「没错,窦相的侄子是个不学无术的,自然没有霍淮之有心眼。毕竟窦相的门生,大多数都跟窦相一样古板、固执,难得有一个跟自己气味儿相投的,自然是引为知己了。」薛瑞天叹了口气,「所以,他知道私盐案的一切内情,等到这个案子翻出来,就直接匿名告发。」
「够狠心的,连自己的老师都坑。」沈茶冷笑了一声,「不过,就算让人知道了,人家也会说他是大义灭亲,不会有任何污名的。」
「百姓们肯定是会这样想的,但同僚」薛瑞天轻轻摇摇头,「未必会这样想啊!」
「后来呢?」沈茶想了想,「窦相应该知道是霍淮之干的吧?」
「自然是知道了。」宁老夫人点点头,「只是因为他知道了家中、族中太多的隐秘,一下子接受不了就病倒了,病好了之后也不知道是心灰意冷还是什么,就直接告老致仕,在西京城附近找了个道观,说是要忏悔自己这一生什么的。反正谁劝也没用,老人家就是倔,就在道观住下了。」
「从我见他老人家的精神状态看,确实是不错的。」沈茶轻轻叹了口气,「霍淮之告发窦相,算是诬告?」
「不算。」薛瑞天轻轻摇摇头,「如果没有他这一次的告发,窦家做的事儿也不会浮出水面,窦相还要感激他,如果没有他,窦家的人可能会闯下更大的祸,到那个时候,恐怕窦相想要避世,都不能了。」
「也是因为这个告发,霍淮之算是立了功,从翰林院直接调任扬州府同知,紧接着不到两年的时间,原扬州知府病故,他从同知直接就任扬州知府。」
「我想起来了,老将军确实也说过这个。」听薛瑞天这么一说,沈茶眼前马上就浮现出当时轩辕靓和澹台平川提起这个人时不屑的表情,「两位老人家说起来的时候,就对这位霍大人非常的嗤之以鼻,认为他的官运亨通,完全是踩着自己的同门和恩师上去的。」
「这就是事实,他之前那一任的扬州知府,隔长不短的就被他参一本,说他不务正业什么的。」薛瑞天点点头,看了看宁老夫人,「江南人应该都知道这回事,是吧?」
「确实是。」宁老夫人点点头,「但认真说,他也没有任何错,对吧?他每次做的事情,都是站在大义上
「早就有耳闻,窦相一生清廉,跟别的位高权重的人是不同的。」沈昊林笑了笑,「他自己清廉了,但家人、族人却心生不满。」
「国公爷说的是,这个我也是听过一些传闻的。」薛瑞天点点头,想了想,「窦相出身寒门,他能科举入仕,是靠着整个家族来供养的,同时,他也是众多寒门学子中第一个做到三朝元老的。古往今来,任何做到他这个位置的,都不可能真的两袖清风,多多少少都会收一些礼,尤其是他们这种门生故旧遍天下的。」
「只要不是违反律法,像年礼、节礼、生辰礼,无论是同僚还是门生,收了就收了,这是正常的人情往来啊!」沈茶看看三太爷,「临潢府也是如此吧?」
「这个是当然的,人情往来,多少都是要送礼的,难不成靠一张嘴维系关系?」三太爷轻笑了一声,「最起码,我过寿,摆几桌,请亲朋好友、走的比较近的同僚们聚一聚,他们不可能空手来,对不对?总是要带礼物的,什么样的礼物,具体多贵重,我也无所谓,大家来就是卖了我一个面子,对吧?等人家过寿、过生辰的时候,我不也不能空手?哪怕是凤岐、小齐他们这样的小辈,就算人不到,礼物也要到了,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在我们看来是正常的往来,窦相那里就一概都拒绝,除了宫中的赏赐之外,其他人送的礼一概不收,也不许家人和族人收。这么一来,虽然窦相已经位高权重,但他的家人和族人的日子根本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善,依然还是很窘迫,所以,想要让自己的日子过得好点,只能铤而走险了。」
「这确实是有点过分了。」三太爷微微一皱眉,「以一族之力把一个人捧上高位,最起码要改善族人的生活,让后人有饭可吃、有衣可穿,让族中的子弟可以有书可念,不是吗?」
「这是正常人的思维,窦相有些偏执了。」宁老夫人叹了口气,「也就是因为这样,才终究是酿成了大祸,不是吗?如果他不这么严于律己,又苛待他人,稍微变通一下,想来他的家人和他的族人也不会捅出这么大的篓子的。」
「等一下,这事儿好像有点不太对啊!」沈茶歪着头想了想,说道,「窦相都不是很清楚自己的家人和族人背着他做了什么,霍淮之又是怎么知道的?」
「这就是霍淮之的本事了,也是让大家很唾弃的本事。」
「怎么说?」
沈茶对这一点是真的很好奇,她实在想不明白,连窦相都不知道这样的事儿,霍淮之一个外人是如何探听的如此清楚的。
「那自然是」薛瑞天冷笑了一声,「坑蒙拐骗啊!」
「坑蒙拐骗?」沈茶想了想,「哦,明白了。霍淮之既然能摆在窦相的门下,就说明他也出身寒门,家里应该跟窦家差不多,是不是?他特别能理解窦家人的情况,所以,哄的那个侄子什么都跟他说了,对吧?」
「没错,窦相的侄子是个不学无术的,自然没有霍淮之有心眼。毕竟窦相的门生,大多数都跟窦相一样古板、固执,难得有一个跟自己气味儿相投的,自然是引为知己了。」薛瑞天叹了口气,「所以,他知道私盐案的一切内情,等到这个案子翻出来,就直接匿名告发。」
「够狠心的,连自己的老师都坑。」沈茶冷笑了一声,「不过,就算让人知道了,人家也会说他是大义灭亲,不会有任何污名的。」
「百姓们肯定是会这样想的,但同僚」薛瑞天轻轻摇摇头,「未必会这样想啊!」
「后来呢?」沈茶想了想,「窦相应该知道是霍淮之干的吧?」
「自然是知道了。」宁老夫人点点头,「只是因为他知道了家中、族中太多的隐秘,一下子接受不了就病倒了,病好了之后也不知道是心灰意冷还是什么,就直接告老致仕,在西京城附近找了个道观,说是要忏悔自己这一生什么的。反正谁劝也没用,老人家就是倔,就在道观住下了。」
「从我见他老人家的精神状态看,确实是不错的。」沈茶轻轻叹了口气,「霍淮之告发窦相,算是诬告?」
「不算。」薛瑞天轻轻摇摇头,「如果没有他这一次的告发,窦家做的事儿也不会浮出水面,窦相还要感激他,如果没有他,窦家的人可能会闯下更大的祸,到那个时候,恐怕窦相想要避世,都不能了。」
「也是因为这个告发,霍淮之算是立了功,从翰林院直接调任扬州府同知,紧接着不到两年的时间,原扬州知府病故,他从同知直接就任扬州知府。」
「我想起来了,老将军确实也说过这个。」听薛瑞天这么一说,沈茶眼前马上就浮现出当时轩辕靓和澹台平川提起这个人时不屑的表情,「两位老人家说起来的时候,就对这位霍大人非常的嗤之以鼻,认为他的官运亨通,完全是踩着自己的同门和恩师上去的。」
「这就是事实,他之前那一任的扬州知府,隔长不短的就被他参一本,说他不务正业什么的。」薛瑞天点点头,看了看宁老夫人,「江南人应该都知道这回事,是吧?」
「确实是。」宁老夫人点点头,「但认真说,他也没有任何错,对吧?他每次做的事情,都是站在大义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