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青萍末(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小剑,已然成了一柄紫玉宝剑。  

这等专事杀伐的紫瞳灵宝之命,所化的凶器,威能再次大幅提升。  

景迁随即遁出虚界,来到海上,一剑斩出,剑牙化作一道无匹剑光,围绕着他身周百丈,盘旋环绕,极为灵动。  

这一次升阶,让剑牙的攻击范围,提升了十倍有余。  

百丈距离,剑出则斩,让景迁的攻伐手段,越发的犀利了。  

千次重铸,对于绝大部分修士来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单单只是炼出来上千柄九品的剑胚,就需要消耗上万金的成本。  

这足够买几十条九品修士的命了。  

即便是对景迁而言,一千次重铸,也不是一件简单之事。  

而这一切,换来的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机会!  

只见他神识一转,来到了命碑之前,仔细查看其上剑牙的信息:  

“剑牙(紫·极限)”!  

低阶的命格,已经抵达了真正的极限,无法再通过铸命之机继续强化,晋升金性根之命了。  

可眼下这个局面,景迁却早有预料,甚至期待了许久。  

只见他将右手轻轻的放在了须弥大道碑之上,闭上了双眸,开始了细细的感应。  

当他凝聚了三枚须弥,觉醒天命道统之后,这尊黑色的命碑,同样也完成了一次质变晋升。  

一项新的威能,也早已因此而演化诞生。  

眼下,景迁终于凑齐了激发这项威能的全部条件,他毫不犹豫的将其发挥了出来。  

此乃天命之知!  

随即,景迁只觉得自己的寿元仿佛流水一般,被须弥大道碑足足吸走了六十年。  

一场始料未及的变化,陡然生发。  

一股极致浓郁的大道真意,从须弥大道碑涌到了景迁的识海之中,与剑牙命格融合。  

随即引发了这枚命格的剧变。  

景迁只觉得自己的神魂信念,开始向着剑牙汇聚。  

他正在以自身的灵性,沾染和重塑这枚命格。  

剑牙只不过是一枚白牙命格而已,无论是底蕴与格局,终究无法承载太过强大的力量。  

而现在,这枚命格被完全从更深的层次重构了。  

命碑之上,那记录着剑牙的位置,渐渐模糊隐去。  

一行新字,取而代之:  

青萍末·景迁位阶:天命唯一青萍凝剑气,星火淬龙吟;剑挑杀劫起,刃裁九霄云千次重铸,将剑牙推至巅峰,又耗费一甲子寿元,重铸天命!  

它彻底的改头换面,越过金性根位阶,成为了一枚真正抵达极限的命格。  

而这个世界之上,本没有青萍末存在,可因为景迁,自此之后,这世上真的从无到有,多出了一条天命!  

这天命之知才是须弥大道碑真正逆天改命的强大之处。  

景迁将目光放在了须弥大道碑之上,发现自己的信息又是一变:  

宿主:景迁寿数:139年命元:131.43(白牙)  

天命:须弥、青萍末命格:世间解(金)、兜率熔炉(金)、浪潮(紫1.36/10)、织魂魄(蓝1.01/10)、寿命(青4时辰1刻)  

命术:龙行之术、印符之术、种莲之术命灶:虚空熔炉铸命之机:27  

自己有了第二道天命!  

而且,这一道天命,乃是他亲手铸造而成,有着更为独特的意义。  

当青萍末出现之时,景迁只觉得一股极为饱胀的感觉,充斥于自己的神魂。  

他也瞬间明白过来,在九品定命位阶,他的神魂力量,最多只能容纳两道天命。  

他只觉的积累已经圆满,可以谋求龙象境界的提升了!  

穿越以来,紧赶慢赶,一刻未有停歇。  

终于赢得了丰厚的回报!  

如果说须弥是他最扎实的根基,最牢稳的后盾。  

那青萍末就是他改写命运的笔,是他斩破枷锁的剑!  

二者合一,他的命格体系,才算是摆脱了攻弱守强,真正实现了完整与协调。  

只见他转过身来,直面安全区外的一众神魂化身。  

经历了舍地藏岛一行,他的口粮再次丰收。  

知洲罗尧之、两位延寿高僧和赤凌,一共四尊身份地位极高的神魂化身,被众多阴鬼魂魄紧密包围。  

他信手放出几十条丝线,将那些阴鬼杂鱼全部清理,将战场留给了四尊人修。  

他要拿这四位大修试剑!  

对于青萍末的初战,景迁也是极为期待。  

只见他闭目感应,慢慢的以自身的神魂沟通青萍末,一点点熟悉这一尊强力天命。  

一种与剑牙完全不同的感触,骤然生发。  

晋升之后的青萍末,已然超脱了灵宝之命,兼具了神鬼之命的属性。  

他能清晰的感受到,青萍末不仅蕴含着锋锐无比的剑气,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灵动与玄奥。  

只见他一剑指出,一道微淼不可查的细微剑气,斩向了赤凌。  

这道剑气转瞬之间,便跨过了两者之间的距离,直接没入了赤凌的眉心。  

景迁没有刻意的寻找对方的弱点,却依然将这位灵机子的法相一剑斩破。  

这位背景深厚的龙象大成修士,竟然抵不住景迁一剑!  

自今日起,凭借着一道专攻杀伐的天命,景迁越阶杀敌如喝水。  

不过,这青萍末虽然强大,动用的代价却实在高昂!  

以他一百三十一枚白牙命元的储备,竟然只出了一剑,便被彻底榨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