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知洲之死(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向着前方缓缓斩出。  

那两位黑袍修士也就是嘴炮厉害,面对铁剑哪敢阻拦,迅速的闪到了一旁。  

却见这老道鼓足了气力,将手中的铁剑,接连挥出三次,便转身走回了身后的道观之中。  

幽洲西北,有一条奔涌大河,横跨洲陆,直灌入海。  

大河源头有座血色神山,相传乃是神人洞府,每当神人出没,便有血海从神山溢出,将这大河染成血色,影响下游几洲之地,月旬不得饮水。  

神山绵延百里,有五座高大神峰,雄峻异常!  

这一日,天降一道细微剑光,下斩神山,虽飘渺无踪,却威能无敌。  

五座神峰之中最靠东的一座,生受一剑,竟然被直接拦腰斩断,地脉元气破裂,彻底损毁了。  

至于山上修行之人,更是毫无生还的可能!  

堂堂学宫榜上法脉血河宗,宗门核心驻地被破,阖宗上下气了个半死,誓要血债血偿!  

瀛洲正中,一座巨大的活火山脚下,坐落着一片占地极广的神社,其内有神鬼横行,明明是光天化日,偏偏有鬼气外溢,如地上鬼国。  

天外骤然一道剑光落下,斩在了这座神社正中,整座神社被这剑光一劈两半,在中轴线上,留下了一道巨大的鸿沟。  

而下一秒,一面紫玉小镜,从神社之中飞出,放射出无限光芒,照向了那一道剑光。  

一声怒喝从中传出:  

“上希!你这老狗怎还不去死!”  

学宫法脉镜云神社更惨,宗门核心被一剑刨开,致使地脉受损,元气外泄。  

宗门刚刚升到了四品的命灶,竟然活生生被打落了位阶,重回五阶封号熔炉位次。  

而且,此事貌似与镜云神社没什么关系,纯属是无妄之灾。  

第三道剑气,斩去了浑洲,斩向了赤凌陨落之处。  

弟子已死,是非对错,上希已经无心分辨,剑光所指,一切生灵皆为陪葬。  

天降剑罚,将这座伫立浑洲三千年的大命岛从瀚海之上,生生的抹去了。  

剑光之下,知洲也好,延寿也罢,一世修行,尽皆付诸东流,连同百万僧众,共赴黄泉。  

虚界之中,景迁以一种独特的视角,亲身经历了这场浩劫。  

当剑光来袭之时,罗尧之最先反应过来,撑起了自己的全部法力,试图与其相抗。  

可堂堂一洲知洲,伏灵大修,却连两个呼吸都没撑过,便被斩成了飞灰。  

甚至连他压服的灵机,都被彻底斩碎,再不复存在了。  

巨大的力量,将岛上的一切斩成了虚无,体现在景迁的世间解眼中,这是宛如琉璃一样的法力灵光,在肆意的挥洒。  

外界的一切都在破碎,偏偏这一处地穴,安然无恙,靠近赤凌尸骸的这一片区域,被剑光有意识的避开了。  

舍地藏岛上,有着两条白铜矿脉和一条青金矿脉,在这剑光之下,矿脉之中的杂质被全部斩灭,只留下了精纯的金属宝矿。  

这些宝矿向着地穴所在的位置聚合,将整个地穴包裹在其中,形成了一个混元如一的空心金属球,沉入了海底。  

这是上希为赤凌打造的葬身所在,此地剑气横流,常人难以接近!  

最终,舍地藏岛彻底陷落,只在这一片瀚海之上,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使得本就汹涌的海潮,更加狂暴了。  

而作为唯一生还的观众,景迁虽说眼界大开,见证了一场本不应该出现的大场面,却也意外的被埋入了这金属棺材里面。  

受到这厚重宝材的阻隔,他想要出去的话,还得刨出个洞来。  

好在有着天命须弥在身,这已经不是问题了。  

只见景迁从虚界之中,一跃而出,出现在了赤凌的碎尸身旁。  

他蹑手蹑脚的将丢弃在一边的两件储物之宝,捡到了手中。  

这是来自两位延寿高僧的宝贝,都是八品的位阶,被知洲赠予赤凌,转而为景迁所得。  

得亏是这两件宝贝距离赤凌最近,才得以在浩劫之中幸存,不然也难逃被斩成飞灰的下场。  

这可让景迁捡了个大便宜!  

整个浑洲地界,永长、永典这两位矿老板,几乎可以算是最有钱的一小撮修士了。  

景迁须弥天命一转,便将两件宝贝给吸收殆尽了。  

虚界的空间再次上涨了接近一倍,能并排停靠两艘定远号,这界域第一次有了空荡荡的感觉。  

他转而将注意力放在了另外一处,只见一个小小的青铜剑匣,正摆在自己的面前。  

这是赤凌遗留的纯阳剑匣灵机,乃是纯阳墟秘传,也是景迁这一次最为重要的收获。  

虽不知这剑匣有何妙用,可这宝贝一看就与他相当契合。  

景迁尝试用丝线收取,可这剑匣之上,有凛然剑气内蕴,织魂魄的丝线触之则断,根本没用。  

他思考了一下,便挥手撒出了一道虚空裂隙,撑开了一个直通虚界的空间隧道,向着那剑匣慢慢罩了过去。  

他将这裂隙撑到了最大,足有两米多宽,超出了剑匣自身剑气的笼罩范围,直接一兜,便将这一座灵机,收入了囊中。  

景迁目前所掌握的传承法门太过粗鄙,完全没有利用灵机的相关知识。  

好在,世间解之中有一门道书正在推演,等他得了这门传承,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收了纯阳剑匣,这处地穴之中再无其他收获,对面的赤凌身上竟然没有储物之宝,也是令他颇感意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