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铸灵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个字的说道:  

“你将人放进去了?”  

话语之中,不带一丝感情,好像面前的酒间丸,已不是活人。  

“我没有!”  

“我一直守在这里,绝对没有放人进去过!”  

“岛主,你不能杀我!”  

“我炼成了酒吞童子法相,百鬼夜行图上有我的位置!”  

“岛主!岛主!青行灯!啊啊啊啊!”  

大头童子将右手掐在了酒间丸的脖颈之上,有奇异的法力,灌注进对方体内。  

这酒间丸强盛的龙象肉身,渐渐扭曲,仿佛被巨大的力量,压缩成了一具细小的干尸,原本魁梧的身躯,也被压到了一米来高。  

酒间丸双手不自觉的举过头顶,好像在托举着什么。  

这时,那青行灯掏出一件九品的白铜灯盏,一把扣在了酒间丸的手上。  

一盏以人为座的奇异铜灯,就这么点了起来!  

一旁的油藏抖如筛糠,吓得一声不敢吭。  

好在青行灯只将怒气撒在了酒间丸一人身上,没有继续扩散。  

大头童子再次显化青行灯法相,用自身的灯焰,将那盏酒吞之灯给点了起来。  

随后,一尊真实不虚的酒吞童子鬼像显化,以远胜所有鬼影的力量,开始攻击祖山封印。  

其表现出来的实力,甚至比酒间丸本身还强出几分!  

这点天灯之术,乃是青行灯战术体系的核心命术,极其诡异。  

他以此术,炼生灵为灯座,承接他的延寿境灯火,可转化恐怖鬼影攻敌。  

作为整个浑洲最为老牌的延寿修士之一,青行灯可是真正的长生者,没人知道他到底积攒了多少寿元。  

在他成道的一千多年里,已经不知杀害了多少生灵,点了多少盏天灯。  

其中,绝大部分天灯,都留在了栖织式岛上,用做护岛大阵。  

若非如此,眼下多点上几盏天灯,早就把这封印给啃穿了!  

不过,这封印已然摇摇欲坠,要不了多久,青行灯就能将内里的敌人,全部抓出来点天灯。  

现在,他只希望对方识相一点,不要破坏命灶的凭依之物。  

如若不然,这绛珠岛就算是彻底废了。  

他付出这么多的心血,若是全打了水漂,他将对方挫骨扬灰,怕是都难解心头之恨!  

而祖山脚下,墓室之中,景迁二人根本对此一无所知。  

两人都在全神贯注的观察着武将·左司命的变化。  

只不过,苏悯儿全凭感觉,实际什么也看不出来。  

而景迁却亲眼见证了灵官的整个铸造过程。  

他惊叹于苏氏秘法的环环相扣,精妙绝伦,不由得心生向往!  

对于苏悯儿小小年纪,却全盘掌控整个铸造过程,更是心生佩服。  

她无疑是极具天赋才情的奇才。  

而她展现出来的修行底蕴,更是大出景迁预料。  

终于,当灵机将最后一根安魂香檀也吸收殆尽之后,其信息最终定型:  

“灵机:武将·左司命(苏)!”  

“压伏要求:神鬼之相、苏氏嫡血!”  

“寿元负担:七日/日!”  

一尊七倍速消耗寿元的灵机,被苏悯儿这位刚刚入道的小修士,给彻底炼成了。  

她也是终于松了一口气。  

只见她深深行了一礼,对景迁说道:  

“兄长,多谢相助,不然我苏氏多年付出,全都付诸东流了。”  

“大敌当前,还请兄长尽早离去,若我有幸能够脱身,当结草衔环以报!”  

景迁不由得问道:  

“外面可是有延寿大修在场,你能有把握抗住”  

苏悯儿莞尔一笑,开口说道:  

“我没想过赢!”  

“我只知道,苏氏苦熬这么多年,浪费了不知多少命火,就是为了炼成一尊真正的灵机,改易家族命数。”  

“而我若是不拼命,等敌人将封印打破,就万事皆休了。”  

“届时,即便我能苟活于世,也是再无意义。”  

“至于外面这敌人,我若是驾起了灵机,应当能抵挡几日的时间。”  

景迁听完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小苏,你若是信我的话,就尽量撑过五日时间。”  

“既然你都豁出去性命来拼,那我也拼一把试试!”  

“保重!”  

说罢,景迁头也不回的走了!  

他走出墓室大门,一跃而入次元虚空,随后,直奔外海而去。  

墓室之内,苏悯儿看着景迁的背影,藏在自己心里的话,最终没有说出口。  

若是她最终没能撑过五日时间,定然不是不信景迁的话。  

而是她担心自己的寿元不够,撑不住这一场大战!  

只见她走到了武将·左司命跟前,将左手抵在了对方胸前。  

自己这位苏铭先祖,已经彻底由残败尸身转化成了高贵的灵机。  

这是多少苏氏子弟,前赴后继为之努力的成果!  

为此,甚至不惜额外侵占命火,牺牲了景氏的不少权益。  

却不想,最终是自己这年龄最幼小,地位最低下的新晋定命修士,来执掌这道灵机。  

纵然按照家族秘辛,这一尊灵机只要身具苏氏血脉,便能执掌。  

可执掌之后,自己又哪有命元法力进行驱使呢?  

而法力不足的情况之下,能够驱动灵机的,也唯有寿元罢了!  

苏悯儿只希望,自己剩余的百多年寿元,能真的撑过五日,也算是全了兄长的要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