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囊中三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巨蟹不过是这浩瀚汪洋一角的普通妖鬼,无论是血脉还是实力都无甚稀奇。  

它贡献的两抹记忆,乃是它为数不多的有用信息。  

第一股记忆之中,包含有一枚命格的完整炼法,内容相当详细。  

这是景迁自那地环命格之后,掌握的第二道命格的祭炼法门:  

命格:蟹玉位阶:白牙得一蟹之力。  

炼法:篆刻符咒于白牙灵蟹法材之上,融于掌心,可得一蟹之力。  

景迁仔细的揣摩着蟹玉的炼法,并与地环命格,互相印证,只觉得颇有收获。  

这蟹玉命格不算出奇,乃是各类妖鬼生灵身上,最容易获取到的一类命格,唤做生灵之命。  

炼制这类命格,可大幅提升肉体强度,还能领悟灵兽妖鬼的天赋神通,使得自身战力暴涨。  

乃是一类门槛极低,上限颇高的命格,极受散修的钟爱。  

景迁所炼的织魂魄,严格来说,也属于生灵之命的范畴,同时兼具了神鬼之命的特征。  

而那地环命格,则是属于又一大类的山海之命,乃是汇聚天地之力,强化自身的一类命格。  

同一位阶之中,不同品类的命格,威能并无本质差异,全看修士的开发利用。  

而这两枚白牙位阶的命格,景迁都不会熔炼于己身。  

只因这最低级的后天命格,威力固然不俗,却总有一些明显的副作用。  

就如这地环命格,受地力加持,长此以往,会让修士的身高逐步降低,直到变成一个侏儒。  

这个改易肉身的过程,更是充满了痛苦。  

而那蟹玉命格炼成之后,人类的手掌会逐步向着蟹钳转化。  

极为丑陋不说,也丧失了手掌的灵活性。  

对于这两枚命格,景迁都只是当做增长自身见识的修行底蕴,研究明白之后,便不再理会。  

而这巨蟹贡献的第二抹记忆,才是对于景迁来说,真正有价值的地方。  

这一头巨蟹,血脉并不强大,乃是一头普通的海蟹,一路侥幸晋升到白牙位阶的幸运儿。  

而它之所以能超越所有同类,实现自身生命本质的升华,自然也是福运爆棚,有机缘降身。  

在这一抹记忆之内,包含了大量关于巨蟹所掌控的这片海域的珍贵信息。  

其中有地形、洋流、海洋生物等,是陆上生灵永远都无法触达的秘密。  

景迁通过吸收这一抹记忆,仿佛真的化身成了巨蟹,在这片海域畅游了一番,所有情况尽收眼底。  

这对他来说,可谓是极其有用的信息,能够立竿见影的改善他的现状!  

他一时间,只觉得灰暗的前途,突然有了光亮,他瞬间便遁出了命碑空间。  

回到自己的虚空之内,狭小的空间之中,竟然有菁纯的先天元气飘散。  

这是景迁吸收命元之时,散逸出来的元气,有了这虚空的阻隔,终于不会浪费了。  

虚空外膜几乎要贴在景迁的皮肤之上,换做普通人,怕是要被这幽闭空间,压抑到崩溃。  

可景迁只觉得仿佛回到了儿时用棉被围出来的城堡一般,温暖又踏实。  

空间小也有好处,最起码这元气的密度可以拉的极高,也能帮着景迁,蕴养肉身。  

他斜了斜身子,将原本藏在锦囊之中的三件东西,从身下摸了出来,仔细查看。  

第一件东西是一件小小的黑木匣子,他打开来看,里面整整齐齐的码着一堆独特的钱币。  

仔细数来,有三枚指头肚大小的元金锭,色泽明黄,入手极沉,每个皆有十斤多重!  

以及十枚同样大小的命银锭,其色雪白,手感极佳,每个皆是十两。  

此外,还有一百枚堆叠的整整齐齐的红铜刀币,上面篆刻有细致的铭文。  

景迁撵起一枚仔细的查看,只见上书一行小字:  

“浑洲府衙制诰!”  

这元金、命银以及铜刀,便是这浑洲地界现行的货币体系了。  

在他所吸收的记忆之中,也有部分关于货币的信息。  

这金银铜三种货币,材料珍稀,铸造精美,币值坚挺,在各个命岛之间,流通的非常顺畅。  

不过,景迁虽知晓这三种货币,彼此之间,皆是一比十的通兑通换,可对于其真实的购买力却并不了解,只能等待上岸之后再慢慢摸索了。  

他将这一匣子钱收回,又摸出来了第二件物品。  

却是一本颇为厚实的书籍!  

这书籍用一种极为繁复的文字书写,景迁得了高瘦修士的记忆,轻松通读全文。  

只见书的封面之上,写着晨昏定晓破命经,他随手翻阅,里面佶屈聱牙,记载了大量关于修行的知识。  

此乃绛珠岛景氏的家族功法,是一座命岛的根本传承!  

从此之后,景迁的修行可就是有法可依了。  

先不说这传承的品阶是高是低,最起码,相较于没有根基的散修,他已经领先了一大截了!  

这本秘籍通体也由蛛丝编织而成,就连其上密密麻麻的小字,都是一丝一线缝制上去的,可谓是水火不侵,刀枪不入,极其坚韧。  

景迁同样也是将其收好,再次看向了第三件物品。  

这是一件巴掌宽的无瑕玉牌,上面阴刻着“荫庇”二字。  

玉牌形制简约,没有过多花哨的纹路,可寥寥几笔,尽显刻牌之人刀工的深厚。  

景迁用神识来回扫了一番,没发现有什么特殊之处。  

只看字面意思,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