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沉河托话(2/2)
河水已不再冒泡,算算时间,此时的道长们应该不在龙宫,而在阴曹地府,大约是走错了路…
在里长的招呼下,村民们陆续回家。
赵孝骞也笑着向里长告辞。
本打算今晚在村里睡一晚的,但刚弄死了几个人,赵孝骞怕闹鬼,还是走为上策。
夜晚,赵孝骞带着陈守等人出了村,露宿在野外禁军临时搭建的营帐里。
常年行军打仗,赵孝骞早已习惯了餐风露宿的生活,曾经在汴京时的小精致小挑剔不知何时已不那么讲究了。
所以说,军队确实是个大熔炉,就连赵孝骞都不知不觉改变了许多。
第二天一早,赵孝骞回了真定城。
昨日的微服私访,也算有点收获,主要是发现了辖下的一颗毒瘤。
杀了那几名道士还不够,赵孝骞没忘记,道士们是有窝点的,窝点不连根拔掉,仍会有人出来祸害乡邻,不知多少孩子会无辜丧命。
回到城里,赵孝骞立马叫来了皇城司赵信。
“城北有一家叫玄清观的道观,你派人去查一查。”
赵信迷茫了:“道观?”
在他眼里,郡王殿下是大人物,干的都是大事,无缘无故怎么盯上一座道观了?
“没错,道观,那家道观路数不对,是个祸害,你派人搜集一下他们的罪证。”赵孝骞吩咐道。
赵信不敢多说,于是凛然领命。
在赵孝骞的骂骂咧咧和拳打脚踢之下,皇城司这两年不仅把情报网铺得更大,而且办事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两日后,皇城司便传来了消息。
玄清观已被皇城司拿下。
道观内还有十来名道士,全都抓进了真定府大狱。
人进了大狱后,自然还是皇城司的活儿。
这桩案子不大也不小,但对百姓的荼毒甚深,必须当件事情来办。
于是十来名道士莫名其妙被抓进了大狱后,便受到了有生以来最残酷的刑罚。
皇城司审犯人的规矩,不问先刑,这叫“杀威棒”,一顿伺候后,不管多硬的嘴,终究还是会软化。
这些套路大概是从刘单那杀才学来的。
不到半天时间,十来名道士全招了。
皇城司把供状送到赵孝骞面前时,赵孝骞却呆怔了许久。
十来名道士的供状一致,这两年确实干过一些恶事,大多数时候是骗百姓的钱,不是街头算卦那种小骗,而是借消灾之命,整个村子的骗。
神奇的是,骗了这两年,道观的人设不仅没崩,反而在民间甚有口碑,道观的香火比往年都旺盛了不少。
如果只是骗钱倒也罢了,按国法处置便是,偏偏道士们的供状里,他们还害了命。
有的是到到户人家做法事,或是主持祭祀,看中了大户人家的家产,隔了数月便暗中潜入偷盗,甚至杀人掠货。
也有光明正大以天灾人祸的名义,打着为百姓消灾祈福的幌子,找个倒霉鬼说是不祥之人,或是直接活祭童男童女。
从十几份供状的内容统计来看,这两年玄清观牵扯的人命已多达十几人,都是无辜的平民百姓,其中一半是稚龄孩童。
更令赵孝骞惊讶的是,皇城司查玄清观居然查不下去了。
追根溯源之下,皇城司从玄清观建造时查起,结果只查到是大名府附近的一家未留名的富户出资建造的,建造时间已经十几年了。
皇城司试图再查这家富户的底细,结果一无所获。
富户根本没留名,建造的钱是现钱,雇请的工匠也是当地人,富户从头到尾没露面,也不知为何要建这座道观。
原本赵孝骞没把这座玄清观当回事的,反正国法在前,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现在追根溯源之下,这座道观居然越来越神秘了,赵孝骞终于打起了精神。
老子的地盘里,除了老子之外,不允许有鬼鬼祟祟的家伙存在。
在里长的招呼下,村民们陆续回家。
赵孝骞也笑着向里长告辞。
本打算今晚在村里睡一晚的,但刚弄死了几个人,赵孝骞怕闹鬼,还是走为上策。
夜晚,赵孝骞带着陈守等人出了村,露宿在野外禁军临时搭建的营帐里。
常年行军打仗,赵孝骞早已习惯了餐风露宿的生活,曾经在汴京时的小精致小挑剔不知何时已不那么讲究了。
所以说,军队确实是个大熔炉,就连赵孝骞都不知不觉改变了许多。
第二天一早,赵孝骞回了真定城。
昨日的微服私访,也算有点收获,主要是发现了辖下的一颗毒瘤。
杀了那几名道士还不够,赵孝骞没忘记,道士们是有窝点的,窝点不连根拔掉,仍会有人出来祸害乡邻,不知多少孩子会无辜丧命。
回到城里,赵孝骞立马叫来了皇城司赵信。
“城北有一家叫玄清观的道观,你派人去查一查。”
赵信迷茫了:“道观?”
在他眼里,郡王殿下是大人物,干的都是大事,无缘无故怎么盯上一座道观了?
“没错,道观,那家道观路数不对,是个祸害,你派人搜集一下他们的罪证。”赵孝骞吩咐道。
赵信不敢多说,于是凛然领命。
在赵孝骞的骂骂咧咧和拳打脚踢之下,皇城司这两年不仅把情报网铺得更大,而且办事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两日后,皇城司便传来了消息。
玄清观已被皇城司拿下。
道观内还有十来名道士,全都抓进了真定府大狱。
人进了大狱后,自然还是皇城司的活儿。
这桩案子不大也不小,但对百姓的荼毒甚深,必须当件事情来办。
于是十来名道士莫名其妙被抓进了大狱后,便受到了有生以来最残酷的刑罚。
皇城司审犯人的规矩,不问先刑,这叫“杀威棒”,一顿伺候后,不管多硬的嘴,终究还是会软化。
这些套路大概是从刘单那杀才学来的。
不到半天时间,十来名道士全招了。
皇城司把供状送到赵孝骞面前时,赵孝骞却呆怔了许久。
十来名道士的供状一致,这两年确实干过一些恶事,大多数时候是骗百姓的钱,不是街头算卦那种小骗,而是借消灾之命,整个村子的骗。
神奇的是,骗了这两年,道观的人设不仅没崩,反而在民间甚有口碑,道观的香火比往年都旺盛了不少。
如果只是骗钱倒也罢了,按国法处置便是,偏偏道士们的供状里,他们还害了命。
有的是到到户人家做法事,或是主持祭祀,看中了大户人家的家产,隔了数月便暗中潜入偷盗,甚至杀人掠货。
也有光明正大以天灾人祸的名义,打着为百姓消灾祈福的幌子,找个倒霉鬼说是不祥之人,或是直接活祭童男童女。
从十几份供状的内容统计来看,这两年玄清观牵扯的人命已多达十几人,都是无辜的平民百姓,其中一半是稚龄孩童。
更令赵孝骞惊讶的是,皇城司查玄清观居然查不下去了。
追根溯源之下,皇城司从玄清观建造时查起,结果只查到是大名府附近的一家未留名的富户出资建造的,建造时间已经十几年了。
皇城司试图再查这家富户的底细,结果一无所获。
富户根本没留名,建造的钱是现钱,雇请的工匠也是当地人,富户从头到尾没露面,也不知为何要建这座道观。
原本赵孝骞没把这座玄清观当回事的,反正国法在前,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现在追根溯源之下,这座道观居然越来越神秘了,赵孝骞终于打起了精神。
老子的地盘里,除了老子之外,不允许有鬼鬼祟祟的家伙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