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治城招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该赞成还是该反对。  

幸好,赵孝骞思虑良久,终究还是摇头否定了自己。  

“算了,这么干未免有点不要脸的嫌疑,被汴京那群打嘴仗的杂碎知道了,少不得又是一番参劾痛骂,不给自己找麻烦了。”  

李清臣表情顿时一松,长出一口气,脱口道:“多谢郡公。”  

赵孝骞一愣:“你谢我什么?”  

“不重要,总之,多谢郡公。”  

“虽然有点莫名其妙,但我还是收下你的多谢…”  

在军营,赵孝骞是一军主帅,回到城里,赵孝骞是真定知府,兼河北西路经略安抚使。  

回城本打算休息几日的,但李清臣人都登门了,赵孝骞不跟他聊聊真定府政事又不合适,显得他多懒散似的。  

二人坐在前庭里,聊起了辖下九县丈量田亩以及流民安置,农田分配等问题。  

刘谦谅张岚等人被清除后,他们名下的数万顷土地也就充了公。  

而真定府这些年被刘谦谅祸害得民不聊生,许多农户被迫沦为佃农或流民,目前李清臣做的主要是安置流民,恢复籍贯,将原本刘谦谅他们名下的不法土地重新分配给流民。  

这是一道善政,赵孝骞和李清臣也向汴京请示过,政事堂章惇亲自经手,鉴于真定府的不良现状,朝廷允许真定府重新给流民分配土地。  

除了流民和土地问题,赵孝骞还与李清臣商议了真定城招商问题。  

三年免赋是重大利好,绝对吸引许多商人蜂拥而至,城池内需要修缮街道商铺,开辟一块地方作为固定的集市,还要建酒楼,客栈,甚至青楼赌坊等。  

或许以后还要出台一些地方政策,比如不能搬到台面上的商品补贴,三年免赋期以后的商人赋税减免若干等等。  

真定城是边城,战乱时期,边城往往被商人避之不及,但若在和平时期,边城却是能够赚取巨大利润的地方,这一点足够吸引许多商人前来。  

而官府要做的,便是引流,减税,提供良好且安全的经商环境。  

于是赵孝骞提出了很多招商的政策,又狠狠震惊了李清臣,有些观点他根本想都没想过,比如商税减免,商品补贴,成立商会,城内建立货物中转站等等,简直闻所未闻。  

被人崇拜的感觉确实不错,赵孝骞神情淡然地表示,这些不过是正常操作。  

前世看了那么多电视报纸新闻,新闻里说的都是地方招商政策,看了十几年内容基本一致的新闻,那些招商的政策背也能背下来了,拿到古代稍微修改一下,完美!  

事情多且繁杂,赵孝骞耐着性子聊了一个多时辰,终于有点受不了了。  

“我是知府,知府若要做这么多事,那跟你们这些牛马有何区别?”赵孝骞瞪着李清臣道。  

李清臣:“……”  

好的,伤害1,忠心1,牛马怨气999。  

赵孝骞也有怨气,我回城是特么为了休息,为了跟婆娘睡觉的,回来却还要工作,真把自己当牛马了?  

无视李清臣这位真正的牛马的怨气,赵孝骞一推二五六。  

“大致方略我已说完了,具体事宜就交给你了,不理解的地方自己尽量理解,有事没事都别来烦我…”  

“春天来了,容易犯困,我是年轻人,还在长身体,每天要保证六个时辰的睡眠,懂我的意思吧?”  

李清臣苦笑:“意思是不让下官打扰郡公的睡眠?”  

“懂事!回头给牛马…给你涨俸禄。”赵孝骞欣慰地赞许,顺手画了个饼。  

李清臣张了张嘴,看似欲言又止,但更像无声地咽下了老板画的饼。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