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神秘好汉(1/2)
赵孝骞骑马入城。
此时天已大亮,清晨的曙光笼罩在这座城池里,触目所见,满目疮痍。
四处硝烟未散,西夏国的百姓跪在路边瑟瑟发抖,不得不屈从地恭迎宋军主帅入城。
那些跪倒路边的百姓旁,还横七竖八躺着许多来不及收拾的尸首,马蹄声声踩踏着地上尚未干涸的鲜血,还有路边的高矮房屋,大多已被焚毁。
大火已灭,废墟残骸中升腾着袅袅青烟,许多失去父母的孩童坐在曾经的家园废墟边嚎啕大哭,而兴庆城存活的西夏官员们,却努力堆着笑脸,与百姓一同跪在路边迎接赵孝骞的到来。
这座曾经繁华的西夏都城,今日已是人间炼狱。
炼狱里,人在哭,鬼在笑。
尽管是敌国的子民,赵孝骞看着那些无辜的孩童,心中终究还是人性未泯,浮起几分恻然。
不停告诉自己,这是战争,你死我活的战争。
战争若不残酷,难道指望它载歌载舞吗?
种建中和龙卫营将士们列队站在路边,他们才是真正的心硬如铁,对兴庆城的惨状视而不见,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且不说战后的论功行赏,单说这辈子能打进敌国的都城,死也值了!
“郡侯威武,克敌都城,扬我国威!”种建中抱拳大声道。
身后的将士们异口同声附和。
赵孝骞笑了笑,并没表现出多高兴,此刻反而满脑子浆糊。
这场胜利,来得太突兀,太不可思议了。
直到现在他都没搞清楚,昨夜兴庆城是怎么乱起来的,谁在里面搞事。
单靠张小乙一人,绝对闹不出这么大的动静。
赵孝骞昨夜清楚地看到,城头上与守军厮杀的人,至少有好几百。
所以,这几百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他们为何帮自己夺城?
疑问太多,急需解答。
“张小乙呢?”赵孝骞问道。
龙卫营将士人群中一道身影闪现,衣衫褴褛,满面黑灰的张小乙站出来抱拳:“张小乙拜见郡侯。”
赵孝骞见他无恙,暗暗松了口气,上下打量他一眼,道:“这些日子,你乔装成乞丐混迹在兴庆城里?好城府!”
张小乙一愣:“啥乞丐?”
赵孝骞也愣了:“你这模样难道不是乞丐?就差一根打狗棍…”
话音未落,当啷一声,插在张小乙腰带背后的一根短棍掉落在地。
赵孝骞舒服了,真给面子,该有的行头真是一样都不缺啊,演啥像啥。
呐,这个就叫专业。
张小乙低头扫了一眼,恍然道:“哦,昨夜夺城,跟人干架干的。”
俯身拾起短棍,张小乙淡定地道:“作为一个战士,干架时随身带一根棍子,很合理吧?”
赵孝骞敬服地点头。不仅合理,还很合逻辑呢。
翻身下马,赵孝骞将张小乙拽过一边。
张小乙满面惭愧,垂头道:“郡侯,是我没用,昨夜夺城我没帮上忙,让你失望了。”
赵孝骞摇头:“不要说这种话,你帮了大忙,我就问你,昨夜那盏孔明灯,是你放的吗?”
张小乙点头。
赵孝骞缓缓道:“单就那盏孔明灯,你已帮了大忙,若没有那盏灯,我一定会做出错误的判断,会造成我军将士极大的伤亡。”
“你知道朝堂上多少人恨我,多少人盯着我吗?我这里若出了纰漏,那些老狐狸会放过我?所以,你真帮了我的大忙。”
张小乙迟疑了一下,还是点点头,确信自己果真帮上了忙。
“昨夜怎么回事?帮你打开城门的那伙人是谁?”赵孝骞又问道。
张小乙苦笑:“我若说我也不知道他们的来历,你会不会信?”
赵孝骞也笑了:“你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所以老天给你天降神兵,帮你建功立业?”
张小乙抿嘴,虽然不懂什么是“银河系”,但他肯定赵孝骞这句一定不是好话。
于是张小乙叹了口气,索性将自己最近潜伏在兴庆城的各种遭遇从头到尾说了出来。
听完后,赵孝骞惊愕地睁大了眼,沉默半晌,忍不住叹道:“原来是我拯救了银河系…我记得我上辈子没干过这事儿呀。”
张小乙道:“反正他们要帮的人是你,我只是放了孔明灯后,被他们顺手救了而已。”
“那汉子话里话外称你为‘世子’,还说要助你成就这桩旷世奇功,为了助你,他们争夺城门时死伤不少,尸首还堆在城墙根下呢。”
赵孝骞不由动容,道:“活着的那些人呢?”
“种将军率部冲进城后,他们便一声呼哨散了,也不知是潜伏在城里,还是逃出了城外。”
赵孝骞沉声道:“带我去看看他们的尸首。”
张小乙立马将他带到城墙根下。
墙根下两百具尸首一字排开,他们死前还穿着各种行业的衣裳,商人,贩夫,伙计,百姓等等。
赵孝骞上前仔细观察,甚至揭开脸上的白布,一个个辨认他们的容貌。
然而,一个都不认识,太陌生了。
心中的谜团越来越难解,赵孝骞实在想不通,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来历,他与这些人明明不认识,为何人家无缘无故帮自己夺城,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他们吃错了药?
赵孝骞摸着下巴陷入沉思:“莫非是我的人格魅力?我有这玩意儿吗?”
倒也不是不可
此时天已大亮,清晨的曙光笼罩在这座城池里,触目所见,满目疮痍。
四处硝烟未散,西夏国的百姓跪在路边瑟瑟发抖,不得不屈从地恭迎宋军主帅入城。
那些跪倒路边的百姓旁,还横七竖八躺着许多来不及收拾的尸首,马蹄声声踩踏着地上尚未干涸的鲜血,还有路边的高矮房屋,大多已被焚毁。
大火已灭,废墟残骸中升腾着袅袅青烟,许多失去父母的孩童坐在曾经的家园废墟边嚎啕大哭,而兴庆城存活的西夏官员们,却努力堆着笑脸,与百姓一同跪在路边迎接赵孝骞的到来。
这座曾经繁华的西夏都城,今日已是人间炼狱。
炼狱里,人在哭,鬼在笑。
尽管是敌国的子民,赵孝骞看着那些无辜的孩童,心中终究还是人性未泯,浮起几分恻然。
不停告诉自己,这是战争,你死我活的战争。
战争若不残酷,难道指望它载歌载舞吗?
种建中和龙卫营将士们列队站在路边,他们才是真正的心硬如铁,对兴庆城的惨状视而不见,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且不说战后的论功行赏,单说这辈子能打进敌国的都城,死也值了!
“郡侯威武,克敌都城,扬我国威!”种建中抱拳大声道。
身后的将士们异口同声附和。
赵孝骞笑了笑,并没表现出多高兴,此刻反而满脑子浆糊。
这场胜利,来得太突兀,太不可思议了。
直到现在他都没搞清楚,昨夜兴庆城是怎么乱起来的,谁在里面搞事。
单靠张小乙一人,绝对闹不出这么大的动静。
赵孝骞昨夜清楚地看到,城头上与守军厮杀的人,至少有好几百。
所以,这几百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他们为何帮自己夺城?
疑问太多,急需解答。
“张小乙呢?”赵孝骞问道。
龙卫营将士人群中一道身影闪现,衣衫褴褛,满面黑灰的张小乙站出来抱拳:“张小乙拜见郡侯。”
赵孝骞见他无恙,暗暗松了口气,上下打量他一眼,道:“这些日子,你乔装成乞丐混迹在兴庆城里?好城府!”
张小乙一愣:“啥乞丐?”
赵孝骞也愣了:“你这模样难道不是乞丐?就差一根打狗棍…”
话音未落,当啷一声,插在张小乙腰带背后的一根短棍掉落在地。
赵孝骞舒服了,真给面子,该有的行头真是一样都不缺啊,演啥像啥。
呐,这个就叫专业。
张小乙低头扫了一眼,恍然道:“哦,昨夜夺城,跟人干架干的。”
俯身拾起短棍,张小乙淡定地道:“作为一个战士,干架时随身带一根棍子,很合理吧?”
赵孝骞敬服地点头。不仅合理,还很合逻辑呢。
翻身下马,赵孝骞将张小乙拽过一边。
张小乙满面惭愧,垂头道:“郡侯,是我没用,昨夜夺城我没帮上忙,让你失望了。”
赵孝骞摇头:“不要说这种话,你帮了大忙,我就问你,昨夜那盏孔明灯,是你放的吗?”
张小乙点头。
赵孝骞缓缓道:“单就那盏孔明灯,你已帮了大忙,若没有那盏灯,我一定会做出错误的判断,会造成我军将士极大的伤亡。”
“你知道朝堂上多少人恨我,多少人盯着我吗?我这里若出了纰漏,那些老狐狸会放过我?所以,你真帮了我的大忙。”
张小乙迟疑了一下,还是点点头,确信自己果真帮上了忙。
“昨夜怎么回事?帮你打开城门的那伙人是谁?”赵孝骞又问道。
张小乙苦笑:“我若说我也不知道他们的来历,你会不会信?”
赵孝骞也笑了:“你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所以老天给你天降神兵,帮你建功立业?”
张小乙抿嘴,虽然不懂什么是“银河系”,但他肯定赵孝骞这句一定不是好话。
于是张小乙叹了口气,索性将自己最近潜伏在兴庆城的各种遭遇从头到尾说了出来。
听完后,赵孝骞惊愕地睁大了眼,沉默半晌,忍不住叹道:“原来是我拯救了银河系…我记得我上辈子没干过这事儿呀。”
张小乙道:“反正他们要帮的人是你,我只是放了孔明灯后,被他们顺手救了而已。”
“那汉子话里话外称你为‘世子’,还说要助你成就这桩旷世奇功,为了助你,他们争夺城门时死伤不少,尸首还堆在城墙根下呢。”
赵孝骞不由动容,道:“活着的那些人呢?”
“种将军率部冲进城后,他们便一声呼哨散了,也不知是潜伏在城里,还是逃出了城外。”
赵孝骞沉声道:“带我去看看他们的尸首。”
张小乙立马将他带到城墙根下。
墙根下两百具尸首一字排开,他们死前还穿着各种行业的衣裳,商人,贩夫,伙计,百姓等等。
赵孝骞上前仔细观察,甚至揭开脸上的白布,一个个辨认他们的容貌。
然而,一个都不认识,太陌生了。
心中的谜团越来越难解,赵孝骞实在想不通,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来历,他与这些人明明不认识,为何人家无缘无故帮自己夺城,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他们吃错了药?
赵孝骞摸着下巴陷入沉思:“莫非是我的人格魅力?我有这玩意儿吗?”
倒也不是不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