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帐下献计(1/2)
毫无疑问的坏消息,搞得赵孝骞都有些不适应了。
明明只是数万兵马的交战,西夏突然集结了三十万大军,这显然不是一场小型战争了,西夏这是要往大了整。
所以,到底咋回事?西夏若无理由,不会倾举国之兵发动如此规模的大战,这是奔着要把大宋灭国呀。
经略司正堂内,气氛很沉闷。
本来大宋防御颇为被动,好不容易盼来了龙卫营三万援兵,其中还有五千支火枪,可谁知道西夏却突然增兵了。
章楶捋须蹙眉,情势危急,作为主帅,他必须冷静。
“你们谁刨了梁太后的祖坟了?”赵孝骞忍不住问道。
西夏主少国疑,幼主李乾顺如今才十一岁,于是梁太后把持朝政,朝堂上的势力皆出于梁太后母族外戚门下,可以说是一手遮天,比大宋的太皇太后还过分。
折可适坐在一侧,咂了咂嘴道:“我倒是想刨她家祖坟,谁知道她祖宗埋哪儿呢…”
赵孝骞瞥了他一眼,这位魁梧的武将没想到如此不着调儿,赵孝骞认为可以与他交个朋友,大家私下探讨一下梁家祖坟的安葬之地。
章楶望向赵孝骞,这时候赵孝骞监军的地位便突出来了,果然如种建中所言,主帅都不得不征求他的意见。
“三十万西夏贼子正向洪州席卷而去,不知郡侯可有却敌之法?”章楶问道。
赵孝骞想了想,道:“…洪州怕是遭不住。”
章楶:“……”
这不废话么,三十万大军攻城,洪州当然遭不住。
赵孝骞又问道:“咱们西北军各个城池堡寨的兵力加起来有多少?”
章楶不假思索地道:“算上各地各城以及堡寨驻军,包括禁军,折家军,厢军和乡军等,总共约三十四万。其中骑兵五万,重甲兵四千,余者皆是步战兵。”
章楶的表情有些苦涩,人数虽然不少,但厢军和乡军的战力…简直一言难尽,说他们是凑数的吧,好像有点伤人自尊,可事实上他们就是凑数的。
西北真正有一战之力的将士,其实只有二十万左右。
以二十万对西夏的三十万,尤其是二十万还分散在西北各个城池堡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集结…
赵孝骞都感到脑阔疼了。
原以为自己带了五千火枪兵出征,算是天胡开局了,没想到却是这么个局面。
火枪兵再厉害,数量终究不多,五千人对阵三十万,如果西夏军悍不畏死发起冲锋,理论上来说,五千火枪兵很快就会被敌军淹没。
正面战场交锋,显然是不理智的。
章楶与赵孝骞的想法一样,亲眼见识过火枪的厉害,但他也不认为五千火枪兵能击退三十万大军,人数相差太悬殊了。
“章帅是经略安抚使,您是主帅,如何应敌您尽管安排,我听命便是。”赵孝骞笑道。
主次问题还是要拎清楚的,监军虽然有资格提出建议,但主帅没发声的情况下,你一个监军跳出来叽叽歪歪,容易惹人反感。
从目前的情况来说,赵孝骞的运气还算不错,至少章楶折可适这两位品行不错,大家临时凑成一个团队,团队不内卷,不内耗,气氛融洽,互相尊重,其实已经算是运气很好了。
章楶对赵孝骞的表态有些意外,脑中忍不住冒出一个疑问,这家伙果真才十八岁么?
人情世故,官场规矩都拿捏得恰到好处,简直像一只混迹朝堂半辈子的老狐狸。
军情紧急,章楶也不推让了,于是清了清嗓子,望向正堂内众将道:“如此,老夫便先拿个章程。”
“首先,洪州不可守,三十万大军攻城,洪州必陷,马上派出信使令洪州知州疏散城中百姓,将这座空城让给西夏,我大宋先保存实力。”
说着章楶忍不住看了赵孝骞,见他毫无表示,连表情都没有丝毫变化。
于是章楶接着道:“同时,马上调集西北各城各部兵马,渭州集结后,立马北上,直插盐州…”
堂内正中铺开一面硕大的西北地图,地图颇为粗糙,上面仅只标注了城池乡镇和几条重要的道路,山脉等。
章楶指着地图,众人的目光顺着他的手指望去。
“盐州距洪州不过百里之遥,但却是连接西夏和大宋的咽喉要道,三十万西夏军倾巢而出,我等占据盐州后,便造成了对西夏都城兴庆府的挟制姿态,入寇我大宋的三十万敌军必撤军回援,如此,危机可解矣。”
赵孝骞恍然点头。
不愧是主帅,确实是老谋深算,这条计策是典型的围魏救赵,攻敌之必救。
若宋军占据盐州,那么距离西夏都城兴庆府就很近了。
梁太后和西夏幼主还在都城里呢,她敢不撤军回援?
可新的问题又来了…
赵孝骞弱弱地举手。
章楶的注意力时刻放在他身上,生怕这位可以说是钦差大臣的楚王世子出什么幺蛾子。
见赵孝骞举手,章楶心头一沉,却含笑道:“郡侯有话不妨直说,老夫非刚愎自用之人。”
赵孝骞点头,道:“三十万敌军回援后呢?我军占据盐州,敌军若回援,势必会将盐州围得水泄不通,我军如何处之?”
章楶微微松了口气,不出幺蛾子就好,咱们正常聊天沟通,不破坏气氛。
“郡侯可有破敌之法?”章楶试探着问道。
赵孝骞迟疑了一下,道:“我军解洪州之困后
明明只是数万兵马的交战,西夏突然集结了三十万大军,这显然不是一场小型战争了,西夏这是要往大了整。
所以,到底咋回事?西夏若无理由,不会倾举国之兵发动如此规模的大战,这是奔着要把大宋灭国呀。
经略司正堂内,气氛很沉闷。
本来大宋防御颇为被动,好不容易盼来了龙卫营三万援兵,其中还有五千支火枪,可谁知道西夏却突然增兵了。
章楶捋须蹙眉,情势危急,作为主帅,他必须冷静。
“你们谁刨了梁太后的祖坟了?”赵孝骞忍不住问道。
西夏主少国疑,幼主李乾顺如今才十一岁,于是梁太后把持朝政,朝堂上的势力皆出于梁太后母族外戚门下,可以说是一手遮天,比大宋的太皇太后还过分。
折可适坐在一侧,咂了咂嘴道:“我倒是想刨她家祖坟,谁知道她祖宗埋哪儿呢…”
赵孝骞瞥了他一眼,这位魁梧的武将没想到如此不着调儿,赵孝骞认为可以与他交个朋友,大家私下探讨一下梁家祖坟的安葬之地。
章楶望向赵孝骞,这时候赵孝骞监军的地位便突出来了,果然如种建中所言,主帅都不得不征求他的意见。
“三十万西夏贼子正向洪州席卷而去,不知郡侯可有却敌之法?”章楶问道。
赵孝骞想了想,道:“…洪州怕是遭不住。”
章楶:“……”
这不废话么,三十万大军攻城,洪州当然遭不住。
赵孝骞又问道:“咱们西北军各个城池堡寨的兵力加起来有多少?”
章楶不假思索地道:“算上各地各城以及堡寨驻军,包括禁军,折家军,厢军和乡军等,总共约三十四万。其中骑兵五万,重甲兵四千,余者皆是步战兵。”
章楶的表情有些苦涩,人数虽然不少,但厢军和乡军的战力…简直一言难尽,说他们是凑数的吧,好像有点伤人自尊,可事实上他们就是凑数的。
西北真正有一战之力的将士,其实只有二十万左右。
以二十万对西夏的三十万,尤其是二十万还分散在西北各个城池堡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集结…
赵孝骞都感到脑阔疼了。
原以为自己带了五千火枪兵出征,算是天胡开局了,没想到却是这么个局面。
火枪兵再厉害,数量终究不多,五千人对阵三十万,如果西夏军悍不畏死发起冲锋,理论上来说,五千火枪兵很快就会被敌军淹没。
正面战场交锋,显然是不理智的。
章楶与赵孝骞的想法一样,亲眼见识过火枪的厉害,但他也不认为五千火枪兵能击退三十万大军,人数相差太悬殊了。
“章帅是经略安抚使,您是主帅,如何应敌您尽管安排,我听命便是。”赵孝骞笑道。
主次问题还是要拎清楚的,监军虽然有资格提出建议,但主帅没发声的情况下,你一个监军跳出来叽叽歪歪,容易惹人反感。
从目前的情况来说,赵孝骞的运气还算不错,至少章楶折可适这两位品行不错,大家临时凑成一个团队,团队不内卷,不内耗,气氛融洽,互相尊重,其实已经算是运气很好了。
章楶对赵孝骞的表态有些意外,脑中忍不住冒出一个疑问,这家伙果真才十八岁么?
人情世故,官场规矩都拿捏得恰到好处,简直像一只混迹朝堂半辈子的老狐狸。
军情紧急,章楶也不推让了,于是清了清嗓子,望向正堂内众将道:“如此,老夫便先拿个章程。”
“首先,洪州不可守,三十万大军攻城,洪州必陷,马上派出信使令洪州知州疏散城中百姓,将这座空城让给西夏,我大宋先保存实力。”
说着章楶忍不住看了赵孝骞,见他毫无表示,连表情都没有丝毫变化。
于是章楶接着道:“同时,马上调集西北各城各部兵马,渭州集结后,立马北上,直插盐州…”
堂内正中铺开一面硕大的西北地图,地图颇为粗糙,上面仅只标注了城池乡镇和几条重要的道路,山脉等。
章楶指着地图,众人的目光顺着他的手指望去。
“盐州距洪州不过百里之遥,但却是连接西夏和大宋的咽喉要道,三十万西夏军倾巢而出,我等占据盐州后,便造成了对西夏都城兴庆府的挟制姿态,入寇我大宋的三十万敌军必撤军回援,如此,危机可解矣。”
赵孝骞恍然点头。
不愧是主帅,确实是老谋深算,这条计策是典型的围魏救赵,攻敌之必救。
若宋军占据盐州,那么距离西夏都城兴庆府就很近了。
梁太后和西夏幼主还在都城里呢,她敢不撤军回援?
可新的问题又来了…
赵孝骞弱弱地举手。
章楶的注意力时刻放在他身上,生怕这位可以说是钦差大臣的楚王世子出什么幺蛾子。
见赵孝骞举手,章楶心头一沉,却含笑道:“郡侯有话不妨直说,老夫非刚愎自用之人。”
赵孝骞点头,道:“三十万敌军回援后呢?我军占据盐州,敌军若回援,势必会将盐州围得水泄不通,我军如何处之?”
章楶微微松了口气,不出幺蛾子就好,咱们正常聊天沟通,不破坏气氛。
“郡侯可有破敌之法?”章楶试探着问道。
赵孝骞迟疑了一下,道:“我军解洪州之困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