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婚之期(上)(2/2)
宜嫁娶,宜动土,忌祭祀,忌行丧。
黄道吉日,大婚之期。
如此重要的日子,最高兴的莫过于看客,最受折磨的,却是一对新人。
天还没亮,赵孝骞便被姜妙仙叫醒,姜妙仙与丫鬟们一起为他穿戴好吉服,还在他脸上描眉施粉,甚至还在他的帽沿耳边插了一朵红艳的小花。
娘炮的打扮令赵孝骞分外愤怒,左右挣扎,拼死反抗。
姜妙仙不得不耐着性子解释,给他插的这朵小花属于礼仪的一部分。
大宋士大夫阶层的男子,时风有“簪花”之仪,耳朵边插一朵小花便叫“簪花”。
举凡重要的节日和仪式,包括平日的朋友聚会,踏青等等,士大夫阶层的男子无论老幼,都会在耳边插花,此为风雅,谓为时尚。
姜妙仙口舌耗尽,终于解释清楚这种行为不叫娘炮,叫时尚。
赵孝骞像一头被强行镇压下来的倔驴,总算消停了。
然而穿戴整齐,出了门口,赵孝骞趁人不备,还是偷偷将那朵娘里娘气的簪花摘下扔了。
姜妙仙看在眼里,见自己的男人对簪花如此抗拒,只好轻叹口气,不再勉强。
古代的成亲仪式不在白天,“婚”通“昏”,顾名思义,正式的成亲之礼是在黄昏时候才开始的。
穿戴打扮之后,天才刚亮,赵孝骞也没能闲着。
同样一身华贵吉服的赵颢满面喜色,拉着赵孝骞兴冲冲直奔王府后院,后院的北侧有一座赵家的祠堂,里面供奉着赵家皇族的历代祖宗,从赵匡的爷爷辈算起,祠堂里供着一大片牌位。
赵颢和赵孝骞跪在祠堂里,向赵家历代祖先告慰,赵颢嘴里喃喃念叨个不停,大意是我儿今日大婚,感谢祖宗保佑,子孙不肖,还请祖宗们继续保佑下去,最好给咱父子添个百八十年的阳寿云云…
一大通话念叨下来,祭文不像祭文,反倒像活人跟死人谈生意。
你保佑我父子平安长寿,我父子每年给你们多烧纸钱,大家互惠互利,合作双赢…
这种充满市侩利欲的告慰方式,赵孝骞打从心底里就没虔诚过。
不知道九泉之下的祖宗们怎么想,将心比心,反正如果自己在九泉之下,听到不肖子孙用这种谈生意的方式跟本祖宗聊天,我特么直接在棺材里自爆,祖坟都给你炸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