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定情之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入夜,尉氏县城外。  

大营开始收拾行装,明日一早,官家和文武百官便将启程回京。  

因为这场洪灾,大宋君臣在尉氏县野外搞了近半月的宿营野炊,就连朝会都是在帐篷里解决的。  

终于,今晚是最后一夜了。  

赵孝骞的营帐内,气氛有些旖旎。  

昏黄的烛光下,赵孝骞以姜妙仙修长又富弹性的大长腿为枕,就这样大喇喇地将头枕在她的大腿上,闭着眼一脸享受。  

姜妙仙浑身滚烫像发了高烧,大腿处传来阵阵酥麻,令她耳朵根都羞得通红。  

花魁娘子虽沦落风尘,但她从未与男子如此亲近过,到了姜妙仙这个档次的风尘女子,其实是非常端庄且洁身自好的。  

与其说她自己守身如玉,倒不如说青楼的掌柜待价而沽,所以寻常男子莫说坏她的身子,碰一下手指都不可能。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姜妙仙就像后世的女海王,可以提供给你情绪价值,也不拒绝你的舔狗式的砸钱消费,甚至还会娇滴滴地告诉你“我只会心疼giaogiao”。  

什么都可以,但肢体接触不可能,就是这样吊着你。  

一旦跟某个男子有过肢体接触,所谓的“花魁”就不值钱了。  

而现在,赵孝骞堂而皇之地枕着她的大腿,一点也不觉得冒昧。  

姜妙仙简直羞愤欲绝,但却无可奈何。  

刚入营时,姜妙仙是被赵孝骞暂时收留的身份,毕竟天灾之时,世道太乱,姜妙仙这样的女子,是十分擅长在乱世中求生的。  

被赵孝骞收留,便是她权衡之后最佳的求生方式。  

当然,所谓的丫鬟身份,不过是两人的玩笑,甚至包括给赵孝骞按腿捏脚,都算是玩笑。  

至于这个玩笑什么时候越玩越真了,老实说,姜妙仙至今都有点懵。  

刚开始时,没人在意这个玩笑。不顾是按个腿,捏个脚,更像是一种暧昧的调情。  

而姜妙仙的职业,自然对这种小暧昧很熟悉的。  

后来呢,赵孝骞与她聊诗词,聊文章,他说“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他说“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他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姜妙仙自幼被青楼斥巨资培养,读书识字,作诗填词,歌舞琴瑟样样精通。  

赵孝骞嘴里念出来的词字字珠玑,足以经典传世,姜妙仙痴迷之下,急得抓心挠肺,因为这货又坐实了他的雅号,每首皆是半阙。  

全副精神用在默记赵孝骞念出来的词句,姜妙仙浑然不觉自己纤细的小手被这登徒子握在手里,仔细摩挲把玩。  

直到回过神来,姜妙仙又惊又羞,就算抽回手去也无济于事,…她已经脏了。  

后来呢,赵孝骞越来越过分,摸手,抚脸,搂腰…直到此刻,索性将头枕在她的大腿上。  

更令人绝望的是,姜妙仙面对如此过分的轻薄,从最初的抗拒推却,到半推半就,最后渐渐麻木。  

古代女子终究见识太少,她不知道赵孝骞这个心机BOY“日拱一卒”的轻薄方式有多可怕。  

大腿处一阵阵酥麻,是她从未有过的感受,令她不自禁地夹紧了双腿。  

“我们现在…算什么?”姜妙仙脸蛋通红,咬着下唇问道。  

枕着香软又富弹性的大腿,实在太舒服了,赵孝骞眼睛都没睁,淡淡地道:“算耍流氓,…你镇定点儿,腿抖啥?男抖穷,女抖贱,没听说过吗?”  

姜妙仙垂头盯着他那张年轻俊朗的脸庞,暗暗叹息神伤。  

身份尊贵,又有旷世才华,灵魂有趣,唯独人品值得商榷。  

更重要的是,他还未婚。  

这样的男子,已是所有女子心中绝佳良配,然而,姜妙仙的身份,此生已不可能被明媒正娶。  

汴京城被文人士子疯狂追捧的花魁娘子,不过是青楼敛财的一种噱头,剥去种种光环和外衣后,她实际上的身份,是“妓”。  

这辈子能被高门大户纳进府里,当个地位低下的侍妾,都已算是此生最好的结局了。  

看着赵孝骞阖眼养神的样子,姜妙仙心跳陡然加速。  

他…愿不愿纳自己为侍妾呢?  

“我已被你如此轻薄,你…何时为我赎身?”姜妙仙语气发颤问道。  

“赎身…能打个半折吗?”赵孝骞顿时有些气短。  

上次听她说,赎身万贯都不够,古代花魁如此贵的么?  

姜妙仙却气得咬牙:“半折…你做什么美梦呢,去问问醉花阴的掌柜,看他答不答应!”  

赵孝骞叹了口气,道:“太贵了,我买不起啊…不如再等等,等你们掌柜搞促销活动,跳楼价清仓大甩卖…”  

虽然闭着眼,但明显听出姜妙仙呼吸加快,应该不是因为高兴…  

于是赵孝骞急忙安慰:“放心,我已把你存进购物车,只要降价,我一定为你赎身。”  

“你去死!”渣男的语气令姜妙仙彻底爆发了,纤细的手指不知哪来的力气,狠狠地在他胳膊上,腰间,大腿上拧去。  

最后姜妙仙触电般抖腿,像牛魔王抖虱子似的,把赵孝骞高傲的头颅从她大腿上抖落开了。  

“以后都别碰我!也当不认识我!”姜妙仙瞪着他道,美眸不知何时蓄满了泪水,既愤怒又失望。  

赵孝骞嘻嘻一笑,凑近观察她:“真哭啦?傻女人,咋不经逗呢。”  

姜妙仙泪眼朦胧地看着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