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危急救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赵孝骞会水,那是属于前世的技能。  

没去过什么正规的游泳馆,也就是小时候在乡下的河边和水库里狗刨,长大后学习工作,没机会游泳了,于是改为在知识的海洋里狗刨。  

技能有点生疏,但够用,姿势不必太好看,淹不死就是成功。  

赵煦掉下去的水面离他很近,赵孝骞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扑通跳下水后,郑春和和狄谘等人都急了,也纷纷跳下水营救。  

赵煦在水里不断扑腾,那颗睿智的脑袋一会儿沉入水里,一会儿又冒出头来,惊鸿一瞥的眼神惊恐且绝望。  

慌乱中赵煦唯一看到的画面,便是赵孝骞从船头跳下,用一种不怎么好看的姿势飞快朝他游来。  

片刻后,赵孝骞已碰到了赵煦,但碰一下后立马缩回,他发现赵煦已失了理智。  

溺水的人无论在水里碰到任何物体,都会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死死抓住不松手,救援的人如果任他抓住,那么最终的结果是两个人都沉入水底。  

赵孝骞努力朝后划了几下,然后绕过赵煦的正面,游到他的背部,从背后用力抱住他的腰,赵煦仍然手脚乱刨,但却抓不住背后的赵孝骞。  

赵孝骞就这样拖着赵煦,奋力地朝船头划去。  

此时跳下水的众人见赵煦已得救,也不敢上前接应,会水的人基本都知道溺水的人其实很可怕,轻易不可触碰。  

在赵煦不知灌了多少口母亲河的水后,赵孝骞终于拖着他到了船边。  

张小乙站在船头递过竹竿,赵孝骞让给了赵煦,赵煦紧紧抓住,船上的人奋力将他往上拉,赵孝骞则在水里把他往上托。  

众人合力之下,赵煦终于被拉上了船,像一只人形翘嘴,扑通一声狠狠摔进船舱里。  

赵孝骞也在众人的帮助下,利落地翻身上了船,他喘着粗气,与赵煦并排躺在船舱里,面色苍白,浑身乏力,双目无神望天。  

众人围在二人身前,小心翼翼地看着他们。  

赵煦躺了片刻,坐起身哇的一声吐了出来,吐的都是黄水,母亲河的慷慨赠予,华夏子孙热情反馈回去了。  

家人们,干净又卫生。  

众人赶忙围上去嘘寒问暖,赵煦没搭理,扒在船舷边哇哇大吐,真是男人中的男人,吐得这么清楚。  

良久,赵煦终于缓过神了,无力地坐了回去,木讷地转头,发现赵孝骞仍躺在船舱一动不动。  

赵煦心中咯噔一下,伸出手指小心地探向赵孝骞的鼻息。  

赵孝骞仍旧懒得动,只是翻了个白眼:“莫试了,还活着。”  

赵煦这才放心,然后看着黄腾腾的河水,想到刚才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差点被列祖列宗叫到下面去打牌。  

想到这里,赵煦一阵后怕,终于控制不住哇地大哭出声。  

猛男落泪,天地嘤嘤。  

船上的人面面相觑,犹豫要不要跟赵煦一起哭出来,官家都哭了,大伙儿是不是也得共情一下…  

赵孝骞终于恢复了一点力气,挣扎着起身,叹道:“官家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哭什么呢。”  

赵煦大哭道:“朕刚才…差点死了,真的差点死了!朕还被灌了好多水,又腥又臭,呕——”  

“古往今来的帝王,哪个如朕这般凄惨,朕太失败了!”  

赵孝骞沉默片刻,突然道:“有!”  

赵煦哭声立止:“嗯?有啥?”  

“有比官家更凄惨的帝王。”  

“谁?”  

“春秋时的晋景公,他如厕时掉入茅坑,被粪便活活呛死的。”  

赵煦脸都绿了,眼神呆滞地看着他。  

赵孝骞又缓缓道:“官家可知一个成语,叫‘尝粪问疾’,说的是越王勾践的光辉事迹,官家如果没听过,臣愿给官家解释解释…”  

话没说完,赵煦果断抬手制止了他:“好了,朕收到你的安慰了,很贴心,停!不必解释了!”  

赵孝骞意犹未尽地咂咂嘴,好不容易有个机会显摆一下自己渊博的知识,咋就不让说了呢…  

赵煦此刻的脸色已缓和了许多,表情也没那么恶心了。  

果然,知识不仅能改变命运,也能抚慰心灵。  

赵孝骞说了两个典故后,赵煦的心情突然明媚了许多。  

跟两位前辈比起来,自己似乎没那么窝囊了,不就灌了几口黄河水吗,多么正常的一件事。  

感谢前辈!  

缓过神后的赵煦深深地注视着他,道:“子安,你救了朕,你对朕有救命之恩,朕实不知如何感激你…”  

赵孝骞谦逊地道:“臣的本分而已,官家不必将此事记在心上。”  

“朕会记得的,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朕刚才在水里,真的以为自己要死了,那一刻,朕仿佛看到仙游县君曾祖母在向朕招手…”  

赵孝骞一时没反应过来:“仙游县君是谁?”  

赵煦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朕的曾祖母,也是你的曾祖母,你这话若让朝臣听见,必参你个数典忘祖。”  

赵孝骞恍然,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刚才赵煦仿佛看见他太奶了。  

赵煦叹道:“若不是子安,朕恐怕已崩逝矣。”  

说着赵煦猛地拽住了他的手腕,很用力地握着,语气很重地道:“国难君危之时,朕发现还是自家兄弟靠得住,子安,朕没看错你。”  

“你是朕的兄弟,一辈子的亲兄弟!”  

赵孝骞深深地看着赵煦,他听出来了,赵煦这句“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