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世子出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得不说,赵孝骞还没有自己已是楚王世子的觉悟,在他的自我认知里,他还是那个前世碌碌无为的平凡人。  

平凡与富贵最大的价值观区别就是,富贵险中求,而平凡人,却很排斥生活里的任何风吹草动,他只想赚着饿不死的小钱,无风无浪度过一生。  

当然也曾踌躇满志,仰望远方巍峨的高山,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登临那山巅俯瞰苍生。  

然而当年岁渐长之后,残酷的现实教会了平凡人一个真理,那就是,高山真的只能用来仰望,除此最好不要有任何非分的念想。  

认不认同这样的观点,区别在于有没有被社会无情地鞭笞过。  

穿越过来的赵孝骞,身份虽然已是世子,但他的心态,仍是前世那个平凡人,这个平凡人只愿自己的生活波澜不惊,任何一点涟漪都会引发他内心的疲累。  

所以,当赵孝骞听到赵颢出了事,脑子里的第一反应是:万恶的生活终于对我下手了!  

“被宗正寺扣押是什么意思?父王…犯事了?”赵孝骞皱眉问道,“父王”这个词儿,说出来有些生涩。  

甄娥摇头,神情凄婉:“妾身不知,听到殿下出事后,妾身与姐妹们便匆忙赶来了。”  

“王府里能做主的人,除了殿下就是世子您,妾身想请您拿个主意。”  

“殿下向来安分,偶有浪荡之举,却也是无伤大雅的风流之事,妾身也不知殿下怎会招惹了宗正寺。”  

赵孝骞忍不住朝她投去欣赏的一瞥。  

这女人年岁不大,却深谙语言的艺术。  

直白的翻译过来意思就是,你爹除了吃喝嫖赌,根本没胆子干别的事。  

赵孝骞自然是听说过宗正寺的,前世看影视剧,皇帝龙躯一震,大喝一声“着发付宗人府处置”。  

这里的“宗人府”其实就是唐宋时期的宗正寺,各个朝代说法不一,职能却大同小异。  

简单的说,宗正寺就是专门管皇室宗亲的政府机构。  

皇帝的七大姑八大姨,二舅四叔三表弟等等,但凡与皇帝沾亲带故的皇亲国戚,都归宗正寺管。  

而赵孝骞他爹赵颢,英宗之子,神宗之弟,当今官家之叔,爵封楚王,原汁原味的大宋宗亲,不管他犯了什么事,首先处置他的便是宗正寺。  

“除了被宗正寺扣押,没别的消息了?”赵孝骞又问道:“父王以前干了什么落人把柄的事,你们一点头绪都没有吗?”  

甄娥含泪摇头,神情愈见焦虑。  

赵孝骞情绪有些烦躁,王府当家的出了事,能出面解决问题的,除了他这个唯一的儿子,似乎确实没别人了。  

可是…赵孝骞初来乍到,对这个世界完全陌生,出了事都不知道该找什么人,眼前这桩大麻烦他能如何解决?  

“王府内可有官员能用?”赵孝骞终于想到了办法。  

王府内确实是有官员的,比如王府长史,司马,翊善等等,都是正经在编的国家公务员,官品不大,从八品到正七品都有。  

这些官员可以理解为辅佐宗亲藩王的左膀右臂,也可以理解为代官家监视亲王的朝廷眼线。  

甄娥闻言却突然一滞,仿佛没听到赵孝骞这句话似的,垂头沉默不语。  

此时的沉默震耳欲聋,赵孝骞懂了。  

出了这桩麻烦,王府属官不可信,消息散播出去,或许会有更大的麻烦。  

有的事情是经不起放大的,鸡毛蒜皮都会一夜之间变成惊天巨案。  

如今的王府内,唯一可信的人只有亲儿子。  

“诸位…那啥,此时已夜深,回去安歇吧,明日我亲自去一趟宗正寺。”赵孝骞温言宽慰,顺便朝她们露出一抹微笑。  

莺莺燕燕,环肥绿瘦,渣男老爹是真该死啊…  

甄娥等侍妾们也很清楚,这件事她们根本帮不上忙,于是朝赵孝骞敛衽一礼,默默地告退。  

次日,天没亮赵孝骞便出了王府。  

这是赵孝骞第一次出门,也是第一次见到千年前北宋汴梁城的景象。  

刚出门的赵孝骞便被汴梁城的景象惊呆了。  

万千形容不过四字可概,“极尽繁华”。  

仅仅从马车外瞥过第一眼,赵孝骞便终于明白,为何史书上谓宋为“富而不强”。  

大街上到处都是穿着华丽绸衫的男女,他们的神态悠然自得,无数挑着担子的小贩在密集的人群中穿梭叫卖,来自域外的商人们牵着骆驼和马匹,满载货物行走于街市。  

与其他朝代最大的区别是,大宋的漕运非常繁荣,横穿汴梁就有四条河流,即北宋漕运四河。  

城内河多,便意味着桥也多,赵孝骞乘坐的马车忽上忽下,经过好几座拱桥,终于在内城御街边停下。  

大宋的宗正寺便在此处。  

王府随从家将搀扶着赵孝骞下了马车,赵孝骞看着眼前这座宗正寺高大肃穆的门楣,心情不由有些紧张起来。  

门口值守着一队禁军,皆披甲按刀,站在门前不怒而威。  

家将上前,向门口的禁军递过一面象牙牌,禁军看了一眼,转身进门通报,没过多久,便有一名主簿迎出门来,客客气气递恭请赵孝骞入内。  

赵孝骞微微有些惊讶,没想到楚王世子的身份还能用,他还以为老爹被扣了,世子的身份也会打折扣,被人拒之门外呢。  

进了宗正寺的侧门,赵孝骞跟着主簿朝里走,紧张之余忍不住偷偷反手摸了一下藏在后腰的物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