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钱校长大办学习班(2/5)
但这称呼已经比张爱军以前张嘴闭嘴的‘首长’好太多了。
他过去一看有个裂成两半的榆木柜子,柜门上还残留有淡淡的‘打倒反动学术权威’的墨迹。
然后柜门打开,里面全是书籍!
钱进一看,有连环画这等小人书也有字典般的大部头,里面还有一些外文资料,应该是俄文书籍。
他看不懂专业书籍,就看小人书。
里面有《三国演义》有《西游记》还有《东周列国志》,全是一套一套。
“这是好东西。”钱进感叹,“全保护好了用箱子装起来,回头说不准什么时候用得上。”
邱大勇凑过来看了看,指着《三国演义》说:“确实是好东西,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东西,应该是魔都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那一套。”
钱进问道:“你还懂这个?”
邱大勇笑道:“上个月刚公布恢复高考的时候,市图书馆要返修,我跟老馆长磨了两天要了点活,在那里忙活来着,赚了几顿饱饭和一些票证。”
“当时老馆长就在收拾一批这种小人书,跟这个《三国演义》一样,他说这套书有六七千幅图画,全是当时的名家画的,是吧,湘君?”
伊湘君正在挥舞锤子钉桌腿,她干的专心致志、不吝力气,已经鬓角见汗了。
听到有人喊自己她问道:“什么?”
邱大勇让她过来看这些连环画:“当时你问的老馆长,他是不是这么说的?”
伊湘君翻阅了一下小人书说:“嗯,这套书是57年到63年出版的,全套一共60本,挺有价值的。”
“你看它们每一册上都有一方印章,全是出自篆刻家都如冰先生之手,很珍贵。”
“但也很不幸,就因为这些印章,当时一套套都被烧掉了,市里图书馆那一套还少了两本呢。”
钱进数了数。
他手里这套《三国演义》是全的。
现在属于他了!
其他人把这些书的出现当一个小插曲,又开始忙活起来。
又有人拎着麻袋到来,进屋后他倒出里面东西,里面哗啦掉落些锤头、铲刀和大小不一的生锈钉子:
“刚从家里翻出来的,钱总队,能用上吧?”
钱进欣喜点头:“何止能用上,它们太有用了!”
“来,同志们加把劲,今晚得把这些修成课桌,明天学生们来了就能上课了。
邱大勇的喉结动了动,忍不住问道:“钱哥,只有你们泰山路的人能来学习吗?”
钱进明白他的意思:“你们队伍里要是有人想考高考,这里也欢迎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啊!”
知青搬运工们欢呼一声。
他们当中不少人白天干活晚上备考,因为他们跟城里青年不一样,没有其他更好的路能走,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改变命运。
一行人干的更起劲,还有人跑出去找同伴们一起来加班。
他们不好意思来用现成教室,便想在建设过程中多出几分力。
邱大勇用斧头想截断块杨木。
钱进递给他一把锯子:“用这个。”
邱大勇识货:“哟,日式双面锯,小鬼子的东西?”
他指着锯背上‘满铁’字样的钢印,已经被磨得暗淡不清。
这点钱进还真不知道,他们的工具是大家伙凑的,有些实在没有,他就去商城买了一批。
满铁时代距今得有个三四十年,不知道这种锯子能不能算古物送入商城换钱。
这么想着他又把锯子拿走还给邱大勇斧头:“还是用这个。”
邱大勇挠挠头。
他不挑,有的是力气,用啥都一样。
相比他们这些人,知青搬运队的人在木工活上更专业。
有的在乡下学过木工,甚至会摆弄墨斗。
那冻裂的手指拽着线绳一弹,笔直的黑线落在榆木板上:“照着这条线切割!”
一直到午夜时分,仓库里一直响着叮叮当当的锤击声和嗤嗤的刨子刨木头声。
钱进找了最高大的一张桌子仔细修了当教桌。
这是魏清欢的阵地。
夜色已经很深了,仓库收拾的差不多。
碍于工具和修补用木材有限,多数桌椅柜子没修好被堆积在角落里。
他们已经修好了五十多张格式桌子并配套了板凳椅子。
地面灰尘扫干净,墙面上的蛛网蚊虫死尸被处理掉,死气沉沉的仓库大变样。
电线也拉上了,但还没有跟电路衔接。
这需要白天断了电闸才能操作,钱进检查过后挥挥手:
“同志们,撤吧,明天桃花源就可以开放啦!”
邱大勇用三棱刮刀在门框刻下刻度,最高处标上了‘1977.11.21’。
钱进将一块木桌面钉在了门口旁边。
明天用油漆描上‘学习室’后就算完活了。
朱韬从仓库匆匆跑来。
王东上去要给他一脚:“干完了你也来了?你他娘是不是举着望远镜一直监视我们呢?”
“我们在流汗干活,你去干啥了?”
朱韬如今是人民流动食堂的工作负责人。
正所谓钱是男人的胆,这话一点不假,现在朱韬不怕王东,闪身让开后说道:
“你淘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领导也是人民勤务员,这是革命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小王你记住不同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