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颉利怒了:我要唐人死(2/3)
“传本大汗的命令,今日起,我突利牙帐所有部族,不可向大唐出卖任何牛羊,毛皮!”
“另外,和大唐的那些商人说,我们需要粮食,可以用金银来交易。”
雁门关。
李承乾一声冷笑。
“购买粮食?好啊!卖给他们!不过记住,依旧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孤可不要什么白条!”
李泰看着快步而去的负责和突厥对接商务的官员。
有些迷惑的看着自家皇兄。
“皇兄,这个时候不应该是提价,或者干脆不卖吗?”
李承乾淡淡一笑。
“不急,这个冬天可要长的很,他们先前购买我大唐的淘汰兵器战甲,我大唐就赚了120万贯有余,这几乎已经掏空了突厥的家底。”
“纵然他们还有些累积,孤不给他们的粮食提价,他们又能够支撑多久?”
李承乾目光轻轻一转,看向一旁的低眉顺眼的程处默。
“处默,这段时间,你务必管理好养殖区的事情,孤的要求不高,必须要让这些归心我大唐的牧民日子过好,且必须要让他们根深蒂固的明白.....牛羊是他们的!”
“不是什么部族首领或者大汗的!”
李承乾看着窗外灰蒙蒙的草原天空,寒流即将来临。
“嘶!!!”李泰和程处默瞬间想到了什么,猛然倒吸一口凉气。
“皇兄,你这是要把养殖区的这些突厥牧民,架在火上烤啊!”
程处默一副见了鬼的模样,打着哆嗦。
“难怪殿下您来了雁门关已经有四五天,不仅仅没有召见和整训那些突厥骑兵,还下令让他们回归家庭.....你是要等着突厥那边派兵来打他们啊!”
李承乾不置可否。
突厥已然是进入到了慢性死亡的状态。
颉利和突利他们着急得仿若热锅上的蚂蚁,然而李承乾这边却是一点都不心急。
反而就这样在雁门关暂留下来,每日公务也都快马送到这边,再由他处理。
而就在这样的情势之下。
郑午阳,卢文虎这两个最早接下李承乾教旨的世族子弟,也终于是在雁门关,领了一份“大唐草原招抚使”的差事。
跟随着大唐的商队,进入到了草原之中。
“几位,这些就是要加入我大唐的牧民,他们如今被颉利的部下抢光了牛羊,若是没有我们的帮助,绝对无法活过这个冬天。”
郑午阳看着面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突厥牧民。
吞咽了一口口水。
许是在并州看到的百姓们,日子都过得好起来了,此刻见到如此狼狈的人,竟是一时间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在一旁懂突厥语的商贾的再三提醒下,这才终于回神。
“几位大人,如今突厥不太平,加上这些人在突厥人眼中,又是可耻的叛徒.....你们保重。”
闻言。
郑午阳和卢文虎两人对视一眼,不由深吸一口气。
“二哥,你更能打,一会儿你带着几个人担任斥候,如果遇到了突厥骑兵,能绕开就绕开,如果绕不开.....”
卢文虎一声冷哼:“那就让这些蛮子,尝尝我钢刀的锋利!”
郑午阳额头瞬间冒汗,急忙摆手。
“不!不能动手!”
“在突厥草原和突厥骑兵动手,就我们这些人,十倍都不够填的!”
“智取!二哥!不要忘了,如今你我也都是大唐的官身.....”
郑午阳看着对方疑惑的目光,心中疲累,叹息一声。
“由我带领这些突厥牧民,你就在远处,保持在一个随时可以离开的距离,要看清楚敌人的身份,如果他们动手,你立刻带人快速返回雁门关。”
卢文虎一愣:“那你岂不是就完了?”
郑午阳深吸一口气:“所以二哥.....咱们两个现在就在赌桌上了!”
阴沉的天空,随着寒气逐渐的在草原之上弥漫开来。
就在郑午阳他们进入草原,开始了一次次的和死亡擦边。
用赌命的方式,将一个个流离失所,归心大唐的突厥牧民,护送至雁门关外养殖区的大约半月有余。
以荥阳郑氏八族老为首的荥阳郑氏子弟队伍,终于抵达雁门关。
看着密密麻麻,几乎一眼望不到边的养殖区。
那和中原如今的建筑风格和结构,似乎迥然不同的建筑群,让已经一路之上幻想过无数次这边模样的郑家族老们,纷纷倒吸凉气。
“此地突厥牧民,少说已有上十万.....如此规模,放在突厥草原之上,都是极大的一股势力。”
郑志业面色凝重,一路踱步一边打量着周围养殖场的模样,看着里面被突厥牧民们圈养起来的牛羊。
又一边不着痕迹的打量着这边突厥牧民们脸上的神色。
这一看,郑家八位族老的面色,便是不由得更加肃然。
“果然!我们这位太子殿下,怕是已经决定今年冬天就吞下突厥了!”
视线之中。
这些臣服于大唐的突厥牧民们,一个个面色红润,很显然已然是在此安定美满的生活了有一些日子了。
而且从他们身上的衣着上来看。
能够看到不少明显是新缝制的兽皮衣。
要知道,按照突厥草原上的规矩,以及物资的匮乏程度,像他们这种普通的突厥牧民,本身和中原的佃农也差不了太多了。
他们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牛羊。
甚至于明明是负责放牧的,想要吃肉,却还需要看头人和首领的脸色。
经过郑家子弟们一番打探。
当郑志业知道,太子不仅仅没有将这边的牛羊强制收走,竟然还在法理之上,分发给予给了这些牧民,交给他们养殖。
再由
“另外,和大唐的那些商人说,我们需要粮食,可以用金银来交易。”
雁门关。
李承乾一声冷笑。
“购买粮食?好啊!卖给他们!不过记住,依旧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孤可不要什么白条!”
李泰看着快步而去的负责和突厥对接商务的官员。
有些迷惑的看着自家皇兄。
“皇兄,这个时候不应该是提价,或者干脆不卖吗?”
李承乾淡淡一笑。
“不急,这个冬天可要长的很,他们先前购买我大唐的淘汰兵器战甲,我大唐就赚了120万贯有余,这几乎已经掏空了突厥的家底。”
“纵然他们还有些累积,孤不给他们的粮食提价,他们又能够支撑多久?”
李承乾目光轻轻一转,看向一旁的低眉顺眼的程处默。
“处默,这段时间,你务必管理好养殖区的事情,孤的要求不高,必须要让这些归心我大唐的牧民日子过好,且必须要让他们根深蒂固的明白.....牛羊是他们的!”
“不是什么部族首领或者大汗的!”
李承乾看着窗外灰蒙蒙的草原天空,寒流即将来临。
“嘶!!!”李泰和程处默瞬间想到了什么,猛然倒吸一口凉气。
“皇兄,你这是要把养殖区的这些突厥牧民,架在火上烤啊!”
程处默一副见了鬼的模样,打着哆嗦。
“难怪殿下您来了雁门关已经有四五天,不仅仅没有召见和整训那些突厥骑兵,还下令让他们回归家庭.....你是要等着突厥那边派兵来打他们啊!”
李承乾不置可否。
突厥已然是进入到了慢性死亡的状态。
颉利和突利他们着急得仿若热锅上的蚂蚁,然而李承乾这边却是一点都不心急。
反而就这样在雁门关暂留下来,每日公务也都快马送到这边,再由他处理。
而就在这样的情势之下。
郑午阳,卢文虎这两个最早接下李承乾教旨的世族子弟,也终于是在雁门关,领了一份“大唐草原招抚使”的差事。
跟随着大唐的商队,进入到了草原之中。
“几位,这些就是要加入我大唐的牧民,他们如今被颉利的部下抢光了牛羊,若是没有我们的帮助,绝对无法活过这个冬天。”
郑午阳看着面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突厥牧民。
吞咽了一口口水。
许是在并州看到的百姓们,日子都过得好起来了,此刻见到如此狼狈的人,竟是一时间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在一旁懂突厥语的商贾的再三提醒下,这才终于回神。
“几位大人,如今突厥不太平,加上这些人在突厥人眼中,又是可耻的叛徒.....你们保重。”
闻言。
郑午阳和卢文虎两人对视一眼,不由深吸一口气。
“二哥,你更能打,一会儿你带着几个人担任斥候,如果遇到了突厥骑兵,能绕开就绕开,如果绕不开.....”
卢文虎一声冷哼:“那就让这些蛮子,尝尝我钢刀的锋利!”
郑午阳额头瞬间冒汗,急忙摆手。
“不!不能动手!”
“在突厥草原和突厥骑兵动手,就我们这些人,十倍都不够填的!”
“智取!二哥!不要忘了,如今你我也都是大唐的官身.....”
郑午阳看着对方疑惑的目光,心中疲累,叹息一声。
“由我带领这些突厥牧民,你就在远处,保持在一个随时可以离开的距离,要看清楚敌人的身份,如果他们动手,你立刻带人快速返回雁门关。”
卢文虎一愣:“那你岂不是就完了?”
郑午阳深吸一口气:“所以二哥.....咱们两个现在就在赌桌上了!”
阴沉的天空,随着寒气逐渐的在草原之上弥漫开来。
就在郑午阳他们进入草原,开始了一次次的和死亡擦边。
用赌命的方式,将一个个流离失所,归心大唐的突厥牧民,护送至雁门关外养殖区的大约半月有余。
以荥阳郑氏八族老为首的荥阳郑氏子弟队伍,终于抵达雁门关。
看着密密麻麻,几乎一眼望不到边的养殖区。
那和中原如今的建筑风格和结构,似乎迥然不同的建筑群,让已经一路之上幻想过无数次这边模样的郑家族老们,纷纷倒吸凉气。
“此地突厥牧民,少说已有上十万.....如此规模,放在突厥草原之上,都是极大的一股势力。”
郑志业面色凝重,一路踱步一边打量着周围养殖场的模样,看着里面被突厥牧民们圈养起来的牛羊。
又一边不着痕迹的打量着这边突厥牧民们脸上的神色。
这一看,郑家八位族老的面色,便是不由得更加肃然。
“果然!我们这位太子殿下,怕是已经决定今年冬天就吞下突厥了!”
视线之中。
这些臣服于大唐的突厥牧民们,一个个面色红润,很显然已然是在此安定美满的生活了有一些日子了。
而且从他们身上的衣着上来看。
能够看到不少明显是新缝制的兽皮衣。
要知道,按照突厥草原上的规矩,以及物资的匮乏程度,像他们这种普通的突厥牧民,本身和中原的佃农也差不了太多了。
他们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牛羊。
甚至于明明是负责放牧的,想要吃肉,却还需要看头人和首领的脸色。
经过郑家子弟们一番打探。
当郑志业知道,太子不仅仅没有将这边的牛羊强制收走,竟然还在法理之上,分发给予给了这些牧民,交给他们养殖。
再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