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进京团正式出发(2/3)
车厅,立刻引起关注:小娃子们,脑袋上都戴着一顶小黄帽;成年人头上,清一色的小红帽,想不惹眼都不行。
这也是刘青山的主意,主要是显眼,好找,以后的旅游团,不都是这样吗?
但是在这会儿,那简直就是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瞧得大伙都议论纷纷。
很快,连乘警都给招来了:“同志们,你们这是要去哪?”
“去首都!”
张杆子嗓门最大。
乘警立刻紧张起来:这么多人统一去首都,不会去上访告状吧,这得多大的冤屈啊,全村老老小小一齐出马?
于是他连忙又问道:“大家去首都干啥呀?”
拐子爷爷有点不乐意了:“当然是去见首长!”
乘警更慌了,连忙就要去找站长,这种大事,他可管不了。
刘青山连忙拿出开好的介绍信,都开在一张纸上:兹介绍夹皮沟刘青山等一百零八名村民,去首都旅游……
乘警这才松了一口气:原来是去旅游的,吓了我一跳。
然后他才反应过来:“整个村集体去旅游,你们……”
周围的那些乘客,也都议论纷纷,这年头,人员流动可不像后来,没有打工大军,出差的一般都是公职人员。
这一百多农民去首都旅游,还真是新鲜事。
终于有人知道的多一些:“刚才人家说了,夹皮沟的,就是报纸上那个万元村。”
哦,原来是这样,人们这才明白过来,然后眼神里面就满满都是羡慕。
在候车室里,刘青山见到了冯守信的秘书,然后拿到车票,看看距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就领着大伙出去吃饭。
车站附近都是小吃摊或者小吃部,可装不下他们这一百多号人,于是就化整为零。
终于开始上火车,娃子们都叽叽喳喳的:
“这火车可真长!”
“叫火车,火在哪啊?”
“俺还是第一次坐火车呢。”
这话一点没错,绝大多数村民,可不是第一次坐火车嘛。
他们也和那些孩子一样,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对这些老人来说,夹皮沟就是他们以前的世界。
但是从这一刻开始,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一下子就变大了。
这也是刘青山要组织大家出来的主要原因,只有叫这些小娃娃,从小就见识到外面的世界,他们才会拥有更大更高的人生目标。
而对于这些老年人来说,就算是帮他们圆梦吧。
因为是始发站,所以上车的时候,秩序还算不错,时间也宽裕,没有出现钻车窗的情况。
上了车,刘青山瞧瞧,大伙基本是分坐在两个车厢,比较好照顾。
他们这一百零八人,基本就坐了两节车厢的一半儿,剩下的乘客,也都好奇地打量着这些老老小小的。
“来,谁跟我玩跳棋?”
小老四拿出来一个跳棋盒子。
里面装着三色的棋子,都是那种锥形的,最上面带着个小圆头儿。
“一会火车开起来,该摇晃了,棋子肯定都得晃地上去。”二牤子还挺能联想的。
“火车可稳当啦。”小老四坐过火车,就给小伙伴们讲。
“早知道把我的军棋带来好啦!”二牤子也悔得直拍大腿。
等火车开了,大伙都好奇地向车窗外张望,看啥都新鲜。
“哇!”有小娃子的哭声响起。
“二牤子,就不应该带你去!”
大张罗嚷嚷着,他这趟也跟来了,主要是负责组织。
“不是俺,不是俺,是二蛋。。”
二牤子噌一下从座位上站起来,表示没他啥事。
张二蛋才四五岁,还没上学呢,看样子,有希望成为二牤子的接班人。
他用小手指着窗外,抽抽搭搭地说着:“那些大树都往前跑,咱们的火车肯定往后倒着走,那不是离首都越来越远啦,呜呜呜。”
这话立刻引得娃子们一片慌乱,没法子,刘英老师还得给他们解释。
这次去的年轻人,除了刘青山和高峰之外,就是他们三位教师了。
刘英他们当然也都高兴坏了:怎么一不留神,梦想就实现了呢?
尤其是王君和田静,刚到夹皮沟,就享受到这种待遇,兴奋得半宿没睡着觉,心里更是坚定了扎根夹皮沟的决心。
等新鲜劲过去,不少老人和孩子,就都开始迷糊了。
昨天晚上,他们也同样因为兴奋,没怎么睡好觉。
等睁开眼睛的时候,外面已经黑天了。
“肚子有点饿啦,来,小曼,先吃个鸡蛋。”
张杆子摸出来鸡蛋,分发给周围的小娃子。
然后他就眼巴巴地望着刘青山:“青山,没带吃的,咱们吃啥呀?”
除了他们这伙人,车厢里剩下的另外一半乘客,大多数也都开始吃饭了。
这年头,去火车餐车吃饭的乘客是很少的,都舍不得花那个冤枉钱。
都是自己带点吃的,剩下那些乘客,吃的都是鸡蛋啦,麻花烧饼啦,还有啃着馒头的。
刘青山当然早有准备,他准备的是以后的火车标准套餐:方便面加火腿肠。
一人一袋方便面,两根火腿肠,饭量大的,再加一袋面。
泡面的家什,就是小鬼子那种统一的饭盒,当初留了不少呢。
至于桶面,刘青山会在以后适当的机会再推出来。
第一波,当然是把小娃子们的方便面先泡好,小孩子嘴急嘛。
等掀开饭盒盖,车厢里面,立刻就被泡面的香气给充满。
这也叫刘青山提前体会到,以后乘坐火车的熟悉味道。
秃噜秃噜,车厢里响起一片吸溜面条的声音,还有小娃子们被辣得咝咝哈哈的声音,不过越辣越想吃。
除非像小火这种太小
这也是刘青山的主意,主要是显眼,好找,以后的旅游团,不都是这样吗?
但是在这会儿,那简直就是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瞧得大伙都议论纷纷。
很快,连乘警都给招来了:“同志们,你们这是要去哪?”
“去首都!”
张杆子嗓门最大。
乘警立刻紧张起来:这么多人统一去首都,不会去上访告状吧,这得多大的冤屈啊,全村老老小小一齐出马?
于是他连忙又问道:“大家去首都干啥呀?”
拐子爷爷有点不乐意了:“当然是去见首长!”
乘警更慌了,连忙就要去找站长,这种大事,他可管不了。
刘青山连忙拿出开好的介绍信,都开在一张纸上:兹介绍夹皮沟刘青山等一百零八名村民,去首都旅游……
乘警这才松了一口气:原来是去旅游的,吓了我一跳。
然后他才反应过来:“整个村集体去旅游,你们……”
周围的那些乘客,也都议论纷纷,这年头,人员流动可不像后来,没有打工大军,出差的一般都是公职人员。
这一百多农民去首都旅游,还真是新鲜事。
终于有人知道的多一些:“刚才人家说了,夹皮沟的,就是报纸上那个万元村。”
哦,原来是这样,人们这才明白过来,然后眼神里面就满满都是羡慕。
在候车室里,刘青山见到了冯守信的秘书,然后拿到车票,看看距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就领着大伙出去吃饭。
车站附近都是小吃摊或者小吃部,可装不下他们这一百多号人,于是就化整为零。
终于开始上火车,娃子们都叽叽喳喳的:
“这火车可真长!”
“叫火车,火在哪啊?”
“俺还是第一次坐火车呢。”
这话一点没错,绝大多数村民,可不是第一次坐火车嘛。
他们也和那些孩子一样,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对这些老人来说,夹皮沟就是他们以前的世界。
但是从这一刻开始,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一下子就变大了。
这也是刘青山要组织大家出来的主要原因,只有叫这些小娃娃,从小就见识到外面的世界,他们才会拥有更大更高的人生目标。
而对于这些老年人来说,就算是帮他们圆梦吧。
因为是始发站,所以上车的时候,秩序还算不错,时间也宽裕,没有出现钻车窗的情况。
上了车,刘青山瞧瞧,大伙基本是分坐在两个车厢,比较好照顾。
他们这一百零八人,基本就坐了两节车厢的一半儿,剩下的乘客,也都好奇地打量着这些老老小小的。
“来,谁跟我玩跳棋?”
小老四拿出来一个跳棋盒子。
里面装着三色的棋子,都是那种锥形的,最上面带着个小圆头儿。
“一会火车开起来,该摇晃了,棋子肯定都得晃地上去。”二牤子还挺能联想的。
“火车可稳当啦。”小老四坐过火车,就给小伙伴们讲。
“早知道把我的军棋带来好啦!”二牤子也悔得直拍大腿。
等火车开了,大伙都好奇地向车窗外张望,看啥都新鲜。
“哇!”有小娃子的哭声响起。
“二牤子,就不应该带你去!”
大张罗嚷嚷着,他这趟也跟来了,主要是负责组织。
“不是俺,不是俺,是二蛋。。”
二牤子噌一下从座位上站起来,表示没他啥事。
张二蛋才四五岁,还没上学呢,看样子,有希望成为二牤子的接班人。
他用小手指着窗外,抽抽搭搭地说着:“那些大树都往前跑,咱们的火车肯定往后倒着走,那不是离首都越来越远啦,呜呜呜。”
这话立刻引得娃子们一片慌乱,没法子,刘英老师还得给他们解释。
这次去的年轻人,除了刘青山和高峰之外,就是他们三位教师了。
刘英他们当然也都高兴坏了:怎么一不留神,梦想就实现了呢?
尤其是王君和田静,刚到夹皮沟,就享受到这种待遇,兴奋得半宿没睡着觉,心里更是坚定了扎根夹皮沟的决心。
等新鲜劲过去,不少老人和孩子,就都开始迷糊了。
昨天晚上,他们也同样因为兴奋,没怎么睡好觉。
等睁开眼睛的时候,外面已经黑天了。
“肚子有点饿啦,来,小曼,先吃个鸡蛋。”
张杆子摸出来鸡蛋,分发给周围的小娃子。
然后他就眼巴巴地望着刘青山:“青山,没带吃的,咱们吃啥呀?”
除了他们这伙人,车厢里剩下的另外一半乘客,大多数也都开始吃饭了。
这年头,去火车餐车吃饭的乘客是很少的,都舍不得花那个冤枉钱。
都是自己带点吃的,剩下那些乘客,吃的都是鸡蛋啦,麻花烧饼啦,还有啃着馒头的。
刘青山当然早有准备,他准备的是以后的火车标准套餐:方便面加火腿肠。
一人一袋方便面,两根火腿肠,饭量大的,再加一袋面。
泡面的家什,就是小鬼子那种统一的饭盒,当初留了不少呢。
至于桶面,刘青山会在以后适当的机会再推出来。
第一波,当然是把小娃子们的方便面先泡好,小孩子嘴急嘛。
等掀开饭盒盖,车厢里面,立刻就被泡面的香气给充满。
这也叫刘青山提前体会到,以后乘坐火车的熟悉味道。
秃噜秃噜,车厢里响起一片吸溜面条的声音,还有小娃子们被辣得咝咝哈哈的声音,不过越辣越想吃。
除非像小火这种太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