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囦泫法袍(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练气寿元大限百年。

筑基寿元大限两百年。

元婴寿元大限五百年,而且是从出生开始计算。

通常即便是纯灵根的天才,练气十三层,耗去三五十年,筑基四层境界耗个百八十年。

金丹之后四重境界,再耗个两三百年左右。

到达金丹大圆满之时,多半寿元也快要耗尽了,哪来的三百年寿元可以消耗。

就算传说中的天灵根,修炼到金丹大圆满,也不大可能剩下三百年寿元。

所以,许丰年觉得燃寿术,就算真有作用,也只在筑基期。

后面那些,简直太扯了。

“不过,若这燃寿术对突破金丹和元婴毫无用处,为何记录之人又会知道,所需消耗的寿元呢?”

许丰年脸上露出古怪之色。

思索了一会,许丰年还是决定,先暂时把记录燃寿术的皮纸,收入木葫芦。

若是以后用不上这门秘术,当然是最好不过,但谁又能肯定,不会有万一呢。

“若非见过同等法器之人,定然想不到此物与储物袋有异曲同工的作用,戴在手上应该没有关系。”

许丰年思索一下,把这只平平无奇的铁指环戴到右手食指之上。

而后他便是施展身法,向着落风王都赶去。

再次来到落风王都外面之时,已经是入夜。

落风王都,灯火辉煌。

而最为明亮,正是王都中心之处,如同白昼一般的落风王宫。

许丰年没有急于入城,而是在无人处取出木葫芦,查看其中的火黄烟气。

“成了!”

一看之下,许丰年顿时面露喜色。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火烈子的那道黄色烟气,已经完全被炼化融合,成了许丰年的火黄烟气。

而且,催动起来如臂使指,并无任何异样的感觉。

只是经过融合之后,完全化为了青色烟气,体积也要小上许多。

聚成一团的时候,只有一丈见方,不如火烈子催动起来那样遮天蔽日,气势滔天。

不过,体积虽然变小了,但威能比起以前,却是不知道大了多少倍。

许丰年用力一吸,这道火黄烟气,便是一下被他吸入胸腔,纳入心室之内。

而后,他便是一掠而起,翻过城墙向着落风王宫掠去。

比起白天的时候,落风王宫外面的修士,又少了一些,也不知道是觉得声讨无用,奈何不了卫家,还是因为其它原因而放弃。

许丰年也没有多作理会,绕到落风王宫后面,施展鹿奔式,无声无息的掠入王宫,向着王宫中心潜行而去。

落风王宫中心的大殿之中,十数名卫家的修士盘坐成一圈,众人面色各异。

这些卫家修士,修为都是练气十层以上,为首之人正落风国王。

卫家修士之中,还有两人身着的是百兽宫弟子的服饰。

只不过,这两名进入百兽宫的卫家族人,都只是练气十三层。

这一次,卫家损失可谓是要极为惨重,不但隐藏多年的的卫家筑基卫敬一身死,灵石矿也曝光出来。

虽然韩卫两家早有准备,把灵石矿中一切的痕迹,还有两百余名矿奴提前处理干净。

但灵石矿中的情况,以及那中品灵石矿脉等等,都和传言中的一模一样,虽然没有证据,但卫家依然难以解释。

加上还有两名矿奴逃了出去。

所以,这一段时间以来,卫家之中人心惶惶,许多族人都是提议放弃落风国,举族逃往百兽宫的势力范围之内,以免太玄门的修士赶到之时,措手不及。

但卫家修士在百兽宫,最高也只是外门弟子而已,毫无地位可言,到了百兽宫的势力之下,就是一个普通小族,修仙家族都算不上,更不要说获得开矿的资格了。

与掌握落风国王权,高高在上,生杀予夺,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所以这个提议在卫家核心高层之中,有很大的阻力。

一些高层族人,认为太玄门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未必会动他们卫家,毕竟落风国接壤百兽宫,动了他们卫家,等于自断臂膀。

何况上次太玄门五名弟子,从落风王宫逃离出去之后,太玄门也没有反应。

韩家背叛太玄门,不但没有受到制裁,反而实力增涨不少,韩益成为百兽宫内门弟子之后,都毫不避讳的返回韩家。

再加上刚刚结束的兽潮,对太玄门打击也是极大。

所以,卫家之中,形成了两股声音。

今日卫家一众核心修士聚集在一起,便是为了商讨此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好在经过半日的争吵之后,已经商量出了结果。

卫家决定落风国的王权,不能轻易舍弃,但也不能坐以待毙,所以卫家修士分成两部分。

除了落风国王以及其子嗣,和名声在外的王族成员之外。

其它卫家修士,皆由两名百兽宫的族人带领,前往百兽宫的势力范围落脚,而且暂时易名改姓,以免被太玄门得知。

剩下的落风国王等人,留在王宫应对太玄门的调查。

到时候即便情况不对,也可用以前开采灵石矿积累下来的财富,收买太玄门的修士。

若是发现大局难以挽回,便干脆联手韩家,把整个落风国献给百兽宫。

到时候,卫家说不定能除了够从中得到好处,还能继续执掌落风国。

“好了,一切就是按照商定的进行,名单上的族人,明夜子时在此处集中,随卫东寒和卫伦连夜离开王都,前往百兽宫……”

落风国王站起身来,沉声说道。

卫家的修士,一共也就几十人,除了上次在灵石矿中被铜尸击杀了几人,剩下的也就不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