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 半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风刀雨剑,流年如电。

摆了全牛宴的一个月后。

第一支斩妖小队成立。

第一小队的成员,都是天生就精神力强大,同时又有灵韵临身的人。

这些人里面,并非全是大夏人。

汇聚了全世界先天精神力强大的绝顶天才。

第一小队的队长,更是天才中的天才——莉莉安!

灰雾还没有爆发之时,莉莉安的精神力就已经很强大,能够与慈悲大师一起研究幻镜和神主的十字架。

要知道,慈悲大师可是天人合一臻至圆满的武神。

踏入武神境的那一刻,他的精神力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莉莉安一直以来能够与他共同研究幻镜和十字架,精神力自然是异常强大。

只是她的体魄不怎么强大,加上长得秀气,武道境界不高,让人误以为没有什么战斗力。

叶无畏初次在北极禁区遇见她时。

她的一声尖叫可是震晕了一大片强者的。

随着灵韵的回归。

莉莉安身上也有灵韵临身。

她以前一直不知道如何将精神力作为武器,达到收发自如的状态。

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情绪起伏比较大的时候才能将精神力作为武器攻击敌人。

在灵韵临身之后,莉莉安身上最大的变化,就是如域外妖邪一样,能够将精神力当成一种攻击武器,随时都能调用。

也可以如同武神境强者一样,将精神力散开,探查周围的一切。

当然,她的肉身还是很弱,无法与武神相提并论。

一旦精神力消耗过大,整个人就会变得十分虚弱。

而武神境强者即便精神力枯竭,只要气血充盈,依旧能够保持强大的战斗力。

斩妖队第一小队成立后。

叶无畏带着小红进入禁区,抓了个附身在禁区生物体内的域外妖邪来到灰雾外围,实验第一小队的战斗力。

在莉莉安的指挥下,所有队员发力,只一击就灭掉了禁区生物体内被小红镇压的域外妖邪。

这个结果让叶无畏意外的同时,又颇为惊喜。

以第一小队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至少能够抗衡一队域外妖邪。

而且,第一小队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可期。

只可惜,既天生精神力强大,又有灵韵临身的人,终究还是太少了。

于是,叶无畏将目光放到了有灵韵临身的武者身上。

修神基地里面,有灵韵临身的武者是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

严格说起来,叶无畏自己都属于这个群体。

但是这个群体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突破识海。

老天师查阅了诸多资料,最终将修神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意识突破识海。

第二阶段——意识在体内任意活动。

第三阶段——意识离体。

第一小队的成员先天精神力强大,配合老天师改良数次的升仙丹,突破识海相对比较轻松。

可是大多数人都卡在了第一阶段。

这也是老天师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

随着时间的推移。

摆全牛宴的两个月后。

天煞、天威、天罪和天伤在服用了升仙丹后,意识纷纷脱离识海,进入各自的内景地。

一开始,叶无畏和老天师等人还没搞清楚这是什么原因。

后来经过数次实验和分析,再加上武道境界并不高的叶一都意识突破识海,进入内景地后,得出一个结论。

修炼了大日如来神功的武者,意识突破识海会更加轻松。

这个结果一出来,叶无畏惊喜交加。

因为大日如来神功已经遍地开花。

无论是诛神殿内部,还是大夏军中,亦或者说真武殿堂和修神基地,都有大量人员在修炼大日如来神功。

叶无畏在灰雾爆发之前,就产生了危机感,将大日如来神功大规模传了下去。

曾经还将诛神殿的高层召到龙宫,进行集中传功。

其他人还没有突破识海,大概率是因为修炼大日如来神功的时间太短。

叶一修炼大日如来神功,是与叶无畏同一时间进行的,得叶无畏指点最多。

其次就是天煞四人。

只是在修炼大日如来神功这一方面,天煞他们的悟性在叶一之上,所以速度反超了叶一。

实际上,叶一也属于天生就精神力强大的那一类人。

只是他每天要处理很多事情,没有正儿八经在修神基地接受培训,也没有太多时间修炼大日如来神功,所以速度慢了一点。

三个月后。

种什么因,结什么果。

如叶无畏所预料的那样,越来越多修炼大日如来神功的人意识突破识海,进入内景地。

这些人的身份背景比较杂。

有诛神殿的强者,比如九大神使。

有大夏军中的强者,比如白虎战神战无双,青龙战神海波平。

有真武殿堂的人,比如张养浩,须弥和尚,癫道人,道脉的丹丘子,儒脉的陈淳安

越来越多的人修炼了大日如来神功之后,意识突破识海,进入内景地。

六个月后。

大夏在各个占领区彻底站稳了脚跟,压住了一道道反对的声音。

除了黄昏禁区那边的灰雾占领的地区,凡是人能抵达的地方,皆插上了大夏的旗帜。

首席裁决者第五劫一声令下,各地正式开始学习大夏语,学习大夏的民俗文化。

一场堪比祖龙车同轨,书同文的伟大行动,在这颗星球之上展开。

与此同时,修神基地之中的武者,越来越多人意识脱离识海,进入内景地。

比如叶无畏的弟子古里西、佛门圣子释如来、泥巴庙的小和尚慧果、武当山真武观的小道士云逸、老天师的徒孙清风

他们的武道境界有高有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