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 三个方澈,压服乐坛,《歌王》全员客串(14k大章)(2/8)
布,《歌王》在总决赛的时候,收视率破了!”
“多少?”台下有的歌手直接瞪大了眼睛。
就连方澈等人也停下了手上的动作。
“?收视率破4的综艺?”
“将近了!”
不少人把羡慕和嫉妒的目光刷刷刷地投向方澈他们那一桌。
“这么好的节目,怎么不找我们啊。”
“哎,他们几个可是火了!”
“所以说啊,在乐坛还是唱功为王。”
有人看了看摄像厅,忍不住窃窃私语:“拉倒吧,唱功好,能在节目上火,但是专辑还是卖不出去啊。”
“现在都是一群男生,小年轻的人,不管唱得好不好,只要有粉丝,就能卖的不错!”
“最近出来一个歌手,叫许坤,好像说是一首单曲卖了600多万的营业额。”
这聊着聊着楼就歪了。
“现在的年轻人……那是比唱功嘛?”
这时候有人指向正在和陈磊等人觥筹交错的方澈:“那他怎么说?”
旁边的人立马脸上充满了挫败感:“天底下有几个方澈啊。”
有人叹息道:“以前总管人家方澈叫什么,新生代第一人,现在看看还是新生代吗?人家早就向老前辈发起挑战了。”
“确实,至少在音乐这个领域,人家都封王了。”
“哎!”
此时台上的洪涛和韩兴宇已经下来了。
“各位,咱们先吃着喝着。一会我和韩兴宇副导演,向大家敬酒。”
“好!”
随着一两声欢呼,两位导演走下台,结果还真就拿着麦克风和酒杯一桌一桌地敬下去了。
第一桌是乐坛的老前辈们。
“感谢老前辈们能够拨冗参加我们的《歌王》决赛。”
第二桌是陈磊等人。
“感谢!感谢各位参赛选手精彩的表现。”洪涛举着杯子说道。
韩兴宇特意拿杯子和方澈碰了一下:“好好喝啊。”
方澈心说我都喝了好几两了你们才来。(注,有大佬说白酒一斤有些夸张,其实没有啊,我个人在八两左右,见过一些谈事情的人能喝到一斤半。)
洪涛喝韩兴宇一来回走动,大家也就放开了。
有人开始串桌敬酒。
一定要知道,在华夏,所有的会议,茶歇和自由活动时间永远都是最精华的地方。
交朋友,认识其他人。
果然。
洪涛和韩兴宇刚离开这一桌,就有人端着酒杯过来。
“陈老师,敬您一杯!十年前我给您唱和声,现在我也成了一名歌手了,只不过咱们这些年一直没见面。”这是一个40来岁的男人,叫娄正炎。
陈磊站起身来:“我记得你,一会留电话!”
说完一饮而尽。
你看,这线不就搭上了嘛!
“方澈,我敬你一杯!有机会也给姐写首歌吧,我和小青多年的朋友了。小青那张专辑,你可以贡献不小啊。”这是韩芳来找方澈。
方澈笑道:“您客气,该我敬您才对,青姐那张专辑,我贡献实在是不大,主要是那张专辑本身质量就过硬。”
这就叫婉拒,你跟我聊歌,我不跟你聊。
“这孩子。”韩芳笑着喝了一杯走了。
“方澈,来喝一杯。”
“敬一敬今天的歌王……”
好家伙,方澈那一桌成了旅游景点了,都想去打个卡。
约莫着半个小时过去,该喝的酒也喝完了,大家多少有点晕乎。
这时候洪涛和韩兴宇开始整活了。
韩兴宇领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来到舞台上。
“各位老师,各位老师,容我介绍一下,现在台上的这位是我们之前一个叫《唱游华夏》的节目走出来的一位选手,擅长编曲,叫黄晓君。”
“咱们本次比赛中有几首歌就是黄晓君参与编制的。”
“以后各位老师有需要的话,可以多多联系啊。”
说实话,这有点尬,就好像家庭聚会,你爸妈非要把你拉出了介绍给大家一样。
但这就是华夏人情社会土壤滋生出的交际方式。
人家韩兴宇肯在这种场合介绍一个新人给大家,就算是良心的导演了。
世间是个名利场,娱乐圈更是。
而且这世上哪有白吃的午餐的,只有白痴才会觉得有白痴的午餐。
洪涛和韩兴宇这是要在庆功宴上介绍自家的新人呢。
打定主意进娱乐圈的,尤其是新人,脸皮薄是混不下去的。
黄晓君在台上对着大家笑道:“各位老师,我叫黄晓君,擅长的乐器是古筝。”
“不错啊,现在这年头,还有年轻人愿意学民乐。”
“小伙子看着挺精神。”
陈磊那一桌,大家也交流着。
许青蒂笑道:“他给我编过曲,是个不错的孩子。”
随即许青蒂凑在赵蝉儿耳边说道:“不过一个编曲不至于让洪涛他们大庭广众地介绍,我看着这个黄晓君形象不错,不出半年,肯定会以歌手的形式出道。”
“洪涛和韩兴宇这是给芒果自家的歌手铺路呢。”
“这就是娱乐圈啊。”
赵蝉儿点点头:“青姐你知道的真多。”
“去!”许青蒂敲了敲赵蝉儿的脑袋:“你的脑袋瓜还想不明白这事?我看你和方澈在一起也学坏了,一天天地藏着掖着。”
赵蝉儿笑道:“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呗。”
“你这丫头。”
此时台上的黄晓君还在说话。
“各位老师,我给各位老师伴奏一曲,稍后下台向各位老师敬酒。”
说着就拿出了古筝,开始演奏。
台下的方澈笑了。
哎,这种酒会上辈子参加的太多了,这辈子还是第一次。
娱乐圈的酒会在这种情况下,要介绍新人,分三步。
第一步,前
“多少?”台下有的歌手直接瞪大了眼睛。
就连方澈等人也停下了手上的动作。
“?收视率破4的综艺?”
“将近了!”
不少人把羡慕和嫉妒的目光刷刷刷地投向方澈他们那一桌。
“这么好的节目,怎么不找我们啊。”
“哎,他们几个可是火了!”
“所以说啊,在乐坛还是唱功为王。”
有人看了看摄像厅,忍不住窃窃私语:“拉倒吧,唱功好,能在节目上火,但是专辑还是卖不出去啊。”
“现在都是一群男生,小年轻的人,不管唱得好不好,只要有粉丝,就能卖的不错!”
“最近出来一个歌手,叫许坤,好像说是一首单曲卖了600多万的营业额。”
这聊着聊着楼就歪了。
“现在的年轻人……那是比唱功嘛?”
这时候有人指向正在和陈磊等人觥筹交错的方澈:“那他怎么说?”
旁边的人立马脸上充满了挫败感:“天底下有几个方澈啊。”
有人叹息道:“以前总管人家方澈叫什么,新生代第一人,现在看看还是新生代吗?人家早就向老前辈发起挑战了。”
“确实,至少在音乐这个领域,人家都封王了。”
“哎!”
此时台上的洪涛和韩兴宇已经下来了。
“各位,咱们先吃着喝着。一会我和韩兴宇副导演,向大家敬酒。”
“好!”
随着一两声欢呼,两位导演走下台,结果还真就拿着麦克风和酒杯一桌一桌地敬下去了。
第一桌是乐坛的老前辈们。
“感谢老前辈们能够拨冗参加我们的《歌王》决赛。”
第二桌是陈磊等人。
“感谢!感谢各位参赛选手精彩的表现。”洪涛举着杯子说道。
韩兴宇特意拿杯子和方澈碰了一下:“好好喝啊。”
方澈心说我都喝了好几两了你们才来。(注,有大佬说白酒一斤有些夸张,其实没有啊,我个人在八两左右,见过一些谈事情的人能喝到一斤半。)
洪涛喝韩兴宇一来回走动,大家也就放开了。
有人开始串桌敬酒。
一定要知道,在华夏,所有的会议,茶歇和自由活动时间永远都是最精华的地方。
交朋友,认识其他人。
果然。
洪涛和韩兴宇刚离开这一桌,就有人端着酒杯过来。
“陈老师,敬您一杯!十年前我给您唱和声,现在我也成了一名歌手了,只不过咱们这些年一直没见面。”这是一个40来岁的男人,叫娄正炎。
陈磊站起身来:“我记得你,一会留电话!”
说完一饮而尽。
你看,这线不就搭上了嘛!
“方澈,我敬你一杯!有机会也给姐写首歌吧,我和小青多年的朋友了。小青那张专辑,你可以贡献不小啊。”这是韩芳来找方澈。
方澈笑道:“您客气,该我敬您才对,青姐那张专辑,我贡献实在是不大,主要是那张专辑本身质量就过硬。”
这就叫婉拒,你跟我聊歌,我不跟你聊。
“这孩子。”韩芳笑着喝了一杯走了。
“方澈,来喝一杯。”
“敬一敬今天的歌王……”
好家伙,方澈那一桌成了旅游景点了,都想去打个卡。
约莫着半个小时过去,该喝的酒也喝完了,大家多少有点晕乎。
这时候洪涛和韩兴宇开始整活了。
韩兴宇领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来到舞台上。
“各位老师,各位老师,容我介绍一下,现在台上的这位是我们之前一个叫《唱游华夏》的节目走出来的一位选手,擅长编曲,叫黄晓君。”
“咱们本次比赛中有几首歌就是黄晓君参与编制的。”
“以后各位老师有需要的话,可以多多联系啊。”
说实话,这有点尬,就好像家庭聚会,你爸妈非要把你拉出了介绍给大家一样。
但这就是华夏人情社会土壤滋生出的交际方式。
人家韩兴宇肯在这种场合介绍一个新人给大家,就算是良心的导演了。
世间是个名利场,娱乐圈更是。
而且这世上哪有白吃的午餐的,只有白痴才会觉得有白痴的午餐。
洪涛和韩兴宇这是要在庆功宴上介绍自家的新人呢。
打定主意进娱乐圈的,尤其是新人,脸皮薄是混不下去的。
黄晓君在台上对着大家笑道:“各位老师,我叫黄晓君,擅长的乐器是古筝。”
“不错啊,现在这年头,还有年轻人愿意学民乐。”
“小伙子看着挺精神。”
陈磊那一桌,大家也交流着。
许青蒂笑道:“他给我编过曲,是个不错的孩子。”
随即许青蒂凑在赵蝉儿耳边说道:“不过一个编曲不至于让洪涛他们大庭广众地介绍,我看着这个黄晓君形象不错,不出半年,肯定会以歌手的形式出道。”
“洪涛和韩兴宇这是给芒果自家的歌手铺路呢。”
“这就是娱乐圈啊。”
赵蝉儿点点头:“青姐你知道的真多。”
“去!”许青蒂敲了敲赵蝉儿的脑袋:“你的脑袋瓜还想不明白这事?我看你和方澈在一起也学坏了,一天天地藏着掖着。”
赵蝉儿笑道:“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呗。”
“你这丫头。”
此时台上的黄晓君还在说话。
“各位老师,我给各位老师伴奏一曲,稍后下台向各位老师敬酒。”
说着就拿出了古筝,开始演奏。
台下的方澈笑了。
哎,这种酒会上辈子参加的太多了,这辈子还是第一次。
娱乐圈的酒会在这种情况下,要介绍新人,分三步。
第一步,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