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长山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左辰听了大梁的道行等级,倒是啧啧称奇。  

这世道上没有筑基金丹元婴的说法,却有陆地神仙和真仙。  

按照之前从湖底下捞出来的玉佩来看,大梁境内还是存在着修真者的,现在瞧起来,恐怕就是这位京师了。  

“现在这位京师怎么样了?”左辰问。  

“死了。”  

“死了?”  

“确切来说是不见了,但江湖上都说他死了。”彩衣道:“应当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是京师同当时的皇上饮酒,当天晚上电闪雷鸣,第二日他便不见了。有人说他羽化登仙,已升仙界去,也有人说他企图谋害皇上,结果被皇上身边的高手解决。  

“但升了仙总归是有踪迹的,京师几十年间却连个影子都看不到。大抵是死了。”  

彩衣摇头晃脑,倒像是个路边的说书先生。  

她在讲完京师的故事之后,也不忘补充一句:  

“不过我听到的也只不过是江湖客们常传的,具体事实如何,我肯定是不知道。我只觉得京师那么大本事的人该不会被皇帝害死,恐怕是寻得了天机,羽化登仙之后,便不再和凡人们玩了。  

“后来皇帝儿子,也就是先皇继位,昏庸无能,搞得天下大乱,又早早死了,才导致现在小皇帝年仅十四岁。江湖上有不少人都说,这是当时京师留下的方子,把龙脉断了。”  

左辰把这故事记到心中,只是尚且不知道那位京师修真的道行如何。  

以后若是能见到他,肯定要多备两盏茶,秉烛夜谈。  

路上,肖长成一直看着半空,像是在想事,一言不发。  

等驴子走了一半路,肖长成在忽得开口问:  

“道爷,我有一事不明,若是您得空,还望同我解惑。”  

“说吧。”  

“之前那捉刀说,康王不在乎我们这群平头百姓、下里巴人,说我们供上的粮无用,说我们在田间种地无用,是我们唯独化柴作薪烧成一把火,才有那么一丁点作用。可道长,人命真就那么不值钱?几两银子都比不上?”  

肖长成问。  

他表情带着些微痛苦,满心的疑惑,比起求学,却更像是求助。  

左辰坐在驴子上,沉吟几秒:  

“道者脱尘,却也应顺人而为。  

“而且,我原来曾经生活在个还不错的地方,那里人命很精贵,若是老天爷闹了灾,就用自己的双手硬抗老天爷,若是有皇帝害天下,就用刀枪把他赶下来。”  

若老天爷闹灾,就用双手抗老天爷…  

肖长成听这句话,只觉得心中似乎受了些冲击。  

他自打出生,家里人便教他尊皇室,守家业,老实本分一辈子便好,他没那么大心气能抗衡天地,也没那个胆量能对付藩王。  

可听左辰的话,肖长成却觉得心头好像有什么东西松动了。  

见他思考,左辰也不多说什么,只希望他自己能想明白。  

驴车继续缓缓前进,又过了半日,肖长成却似乎还是没想明白。  

倒是车上其他人,终于在地平线上看到了除荒地外的其他景色。  

“道爷,前面就是镇子了。”  

肖长成伸手向前方指,左辰顺着他手指探出的方向往那边看,入眼的不是房子,而是一片首尾相连的山。  

长山镇依山而建,很大。  

整个镇子从山的东头一路沿到山的西头,画了一条长长的线。  

这镇子东边连接徐州城,西边可以往关外走,尚未闹灾的时候,常有商队用马拉着货车来往此地。  

他们会从徐州城内拉出上好的布,前往青州那边换上一把子好米好鱼再回来。  

路途遥远,行脚商便需要找地方歇脚,街边路摊很可能碰到黑店,镇子里面倒是更安生,久而久之这长山镇便发展了起来,倒也还算是富裕。  

康王管理随性,长山镇也就被分派一個有头有脸的官,要不然整个镇子继续高修墙,从长山镇变成长山城也不是不可能。  

而也正因为长山镇富裕,闹灾之后他才能留下更多的人。  

“我家在西边,靠着山脚处,想过去得顺着大门横穿长山镇,先驾着车过去,正巧能看到几个我的老乡。到时候还希望道爷能分些粮出来,待乡亲们吃饱之后,我便领着他们去找善心大师。”  

微微叹息,又道:“只可惜地太荒了,我家后院那棵柿子树都不结果了,要不然定要让道爷您尝一尝,那真是个顶个的大,酸甜可口。”  

肖长成本紧绷着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笑容,之前郁闷迷茫的心情也终于舒缓了一些。  

暂且先把那些困苦的人生大事扔到一边,想想乡亲们。  

道爷来了,镇民就有救了!  

道爷来了,镇民就有饭吃了!  

心里喜悦冲散焦虑,肖长成也凑在了车旁,喜冲冲的看着眼前镇子。  

等到驴车进入镇子,镇子两边却显得荒凉。  

在镇子内看起来都是单调的灰,旁边房户大门敞开,顺着往里投过目光,却见不到一个人。  

只能看到院子、柴火房,以及最里面的内房,都落了灰尘,像是许久都没人住在这里。  

“人嘞?”  

肖长成左右环顾,却见不到自己熟悉的乡亲,心稍稍有些慌了。  

他记得他出来的时候,镇子里还有不少人,虽说大家都饿得懒得动,但当时街道左右两边却也还是站满了人,目送着他们四个离开。  

现如今却丝毫不见人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