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桃林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驴车前行,很快就到了村子附近,可着驴子像是嗅出了异味,倔在了原地不肯进去。  

左辰稍稍敲了敲脑它脑子,这驴子才心不甘情不愿的继续前进。  

等来到村口之后,左辰也能瞧见村内情况。  

房屋木板林立,道路整齐,四周种着棵棵桃树,每家每户都点着灯火,热闹非凡。  

村中路旁边还有许多村民,黄发垂髫,怡然自得。  

瞧见驴车过来,村中村民皆是投来了好奇的眼神,等瞧见上面有人之后,便又变得热情。  

很快,迎面便走过来了一年轻男人,农户打扮,样貌朴素。  

他走到驴车旁,瞧见了上面的左辰和彩衣之后,笑着道:  

“不知道长和姑娘何处来?”  

“从青州来,要到幽州去,途中经过徐州。”左辰答道。  

“这路途可不近啊。”年轻人啧啧称奇,又笑着道:“那道长一定要在我们徐州多逛逛,我们徐州可是好地方,山清水秀,姑娘也可人嘞。”  

又看了看彩衣,脸唰一下红了:  

“倒是没您背后这姑娘可人。”  

彩衣被夸奖,心里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现在徐州荒成了这样,小伙子竟说要在徐州多多逛逛,还称徐州山清水秀。  

山水都快被吃干净了,那还有什么秀气一说。  

天知道这小伙子瞧见的看到的是什么。  

“村里这是生了什么好事吗?”左辰问,手指向了村子深处:“我看那里好像摆了长桌。”  

村正中心确实摆了一张长桌,那边还围了不少人,整个村子热闹就热闹在那边。  

虽然这大半夜的,热闹多少有点古怪。  

“嘿!今儿您二位算是来着了。”年轻人一听左辰问这话,脸上顿时露出笑容:  

“我们村今年来了位贵人,在贵人指点下,我们栽了桃树,今年大丰收!现在正在办百家宴流水席,庆祝着呢。您二位要是得空,要不一起去宴上坐一坐?尝尝我们村的桃子?”  

“当然没问题。”  

左辰直接下了车,把驴拴在了一边的桃树上,又轻轻敲了驴头两下,本来躁动不安、畏畏缩缩的驴子忽然间像是得到了莫大的自信一样,驴脊梁骨也挺起来,驴头也扬起来了。  

彩衣觉得新奇,稍微感受一下才发现左辰把一丝极其微弱的炁附着在了驴身上。  

她大为震惊,没想到这畜牲脑子竟然这么精明。  

难不成跟着道长走的还能长脑子?  

那我是不是也能变得聪明点?  

不多想,彩衣也跟着左辰走,人没花多长时间就到了村子正中间。  

刚一到这,入眼就是一张长桌,桌上摆着整整齐齐两排盘子,盘子内皆是整齐的大桃,红光水润。  

拥挤吵闹堆了不少人,有老有少,有力壮有瘦削,热闹谈论,笑容满面。  

年轻人把左辰和彩衣带到了桌子的尾席部分,刚一到这,左辰就看到了四个特别的年轻人在这坐着。  

他们和村子里的人衣着完全不同,村子里的人都是怡然自得的小农,能拿布料缝隙衣服,而这四位便是逃荒而来的难客,衣服上左一个补丁右一个口子,面黄肌瘦,却肚子很大。  

其中三人已经开始狼吞虎咽的吃起面前的桃,唇间带果汁,眸中闪红光。  

年轻农户看着他们,笑道:“几位客人已经吃上了啊,快快吃,多多吃,村子里面别的没有,就这桃比较多。”  

言罢,又看向左辰两人:“两位请先在这落座吧,一会儿贵人就会上主桌,宴会也就开始了。”  

说完这话,他便转身离开了,身影消失在村民群当中,看不见来踪也看不见去影。  

左辰来到正在吃桃的三个外乡人面前,盯了他们一眼,随后摇了摇头。  

“道长?他们没救了?”彩衣看出来了左辰现在的意思,却有些疑惑。  

当时王二牛脑袋都被拧了個转,左辰还是一口气给他吹回来了。  

这三人明明看上去活蹦乱跳的,道长却摇头。  

“救不了了。”左辰道:“看他们仨像是活着,其实早就已经死了。当时甭管是刘癞子还是王二牛,要么只是身负重伤,要么刚死没多久,三魂七魄还都没离体,我缝缝补补,再渡上一口先天之炁,就能把命从鬼门关上钓回来。  

“他们仨不行,三魂七魄早就被吃干抹净了。我如果吹炁,那他们仨当场就得倒下。”  

目光又落在最后一个人身上。  

这也是个年轻人,年纪不大,看起来挨饿也是最少的,他身形也消瘦,肚子却不显圆,现在似乎处于半梦半醒间,双眼迷离的盯着眼前大蟠桃,直流口水。  

左辰凑到他身边,照着他肩膀拍了拍,年轻人立刻恍然间清明了不少。  

他转头看向左辰,问:  

“你是?”  

“我是名路过的道士,你们四人是谁?怎么来到这里的?”  

他歪歪头,像是用力思考着自己的姓名一样,终于脸上露出了些许恍然:  

“我…我叫肖长成,是徐州长山镇的,我们几个出来是来找粮的。  

“路上我们好像看到过村子,近来来便发生了这般事…”  

肖长成转头看着一起进来的同胞,见他们正埋着头吃桃,狠啃生撕,不似人,更像鬼,大惊失色。  

“他们这是怎么了?”  

又看了看眼前鲜红欲滴血的桃子。  

“这…又是什么桃?我怎么嗅着像是…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