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进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梦幻残影如泡沫一般烟消云散,四周军营篝火灼灼,烧得柴木劈啪作响。  

左辰拿着书册,沉默不语。  

书册中言,最开始的老僧还尚且正常,结果忽然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整个人变得异常疯癫,从胸口之中放出了滔滔苦海,打算毁灭这尘世。  

暂时不想这些,左辰把注意力这功法转到了书层最后所记录的三尸法上。  

虽然只有半篇,但这套功法对于左辰来说却尤为重要。  

断四季虽为时间妙法,但对于左辰来说,功法内容太浅,太淡。  

他要是想冲到苦海老僧面前,狠狠的给那老登一大比兜,那免不了要在岁月长河上走上一遭,断四季中中,相关部分只能让左辰顺着河流随波逐流,岁月长河愿意给修炼者扔到哪就能给扔到哪。  

用这种方法进入了岁月长河,便是正中了三觉老僧的下怀。对方只需心意一动,就能直接把左辰扔到灭世的时间之后。  

但三尸法就截然不同了。  

此功法修得大成,可证得过去身、未来身,所谓一气化三清,好能对应上的老僧的过去未来。  

自己只要把这门手段研究透彻,到时候自然能找到老僧所在之处。  

收拾他一番。  

只不过三尸法的后半段书册上没有记载,左辰得自己想想办法寻来。  

小心收好书册,听帐外喧杂吵闹声传来,彩衣已经带着两个小娃娃回来。  

他们脸上沾着些灰,像是一大花猫带着两个小花猫。  

大花猫怀中抱着个烧鹅,两个小花猫抱着的则是烧鹌鹑,哪怕有荷叶垫着,也是沾了一手的油。  

看到左辰瞧他们之后,两个小娃娃立刻笑呵呵的走到他面前,把双手往上一捧:  

“道长,您吃。”  

左辰看了眼彩衣:  

“你今儿带他们出去,就是教他们觅食啊…”  

“嘿嘿。”彩衣笑道:“人是铁,饭是钢,这俩小娃娃刚成人形,没吃过好食怎么能行?”  

左辰哑然失笑。  

宝物化身只吸灵炁即可,更何况这俩娃娃现在舌头还是白玉金石,都没有味觉。  

带着他们俩吃东西,也就只有彩衣能做得出来了。  

无奈的轻轻一弹手指,将三人身上的油渍都去掉,拉过一张小桌子,把烧鹅和两只鹌鹑切开。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第二天一早,李继准备好了随从的人手。  

他共计调了三辆马车,一辆马车供自己坐,为主轿,也是进京的排满。  

左辰和彩衣也会坐在里面。  

第二辆则是给朱老八、观狗斗还有关晋萍准备的,他们是客卿,属于随行轿子。  

最后一个更像是货车,上面有着给京都“上供”的贡品。  

其实货车里面只有一个金木盒子,盒子里面放着的是昨天烧鹅的鹅毛。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当然,小皇帝能不能理解这其中的“情分”,这就看他的涵养了。  

除此之外,还有随行的八个铁骑以及一个主将,二十来号人负责后勤和维护的人,算是个颇有威风的小队。  

确定完人数之后,李继就先派一个使者前往京都关,告知京都关口自己要过关去。  

守关的小将在看到使者来了之后简直如临大敌,还以为对方是来劝降的,当他听使者说威王要带着这么一支小队伍进京都之后,这小将直接就傻眼了:  

这么大阵仗,您就是为了进京都?  

他根本就不敢抗拒,只能同意这件事情,并且希望威王临故的时候在他这里吃过午餐。  

开关放人,两排士兵在旁侧候着。  

而这小将则在道路最中间守着。  

京都关这些士兵们说是夹到欢迎威王大驾光临,但都身备全甲,手持武器,真要是出了什么问题的话,他们估计会直接上去把威王架下。  

但那样铁骑必定冲城,双方血战不止。  

只希望莫要生什么事端。  

马车停轮子,小将感受到战马卒中的鼻息吹到自己的脸上,他鼓足勇气,朗声道:  

“在下郑晨,京都关守关将,见过威王大人。”  

“嗯。”  

马车之中,李继爱搭不理的声音响起,负责拉车的主将垂眼盯着小将:  

“威王要进京,还不速速让开。”  

“大人,在下在关口内准备了美味佳肴,何不暂时在关内休息一日?”  

主将本还想再说些什么,却听马车内的李继轻咳一声。  

主将便立刻闭上了嘴。  

“我进京都有些急事要面见圣上,将军让开吧。”  

这话中带着淡淡威压,哪怕是已经守了许久关口的小将,也只觉得背后冷汗沥沥。  

“…那大人,您在关外的军队?”  

鼓足勇气,小将询问。  

“北方敌手已无,可幽州军的操练不能停下,正巧这边有片大平原,他们每日在那里训练训练,应该不会扰到京都关吧?”  

不会扰到京都关?  

您这么多人就在外面一趟一趟的跑,还都拿刀持枪的。  

我现在每天晚上就趴在窗沿看你能这军队,一看就能看到天明,已经三天没睡觉了。  

可小将又能说什么呢?  

他只能从脸上挤出一个僵硬的笑容:  

“您的军队愿意在哪?那就让他在哪好了。”  

不再拦路,老老实实退到一边,任凭马车从自己身边行走。  

马车上的窗口正路过,他才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