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对满清最后一战(三)(2/3)
国统一之战进行得如此顺利,似乎自己也该过几天逍遥日子了,呼吸一下没有硝烟的空气?
出于自己的私心,林海疆一直没批准所谓的禁止纳妾的帝国官方通告,不过林海疆通过帝国法务部颁布关于婚姻的补充说明,就是妻妾享有相同的权力,比如说继承权方面,妾氏为正妻的二分之一等等相关条款,尤其注明了妾氏同样可以离婚休夫的权力,并且严谨买卖,纳妾还要向帝国各地征婚所缴纳大笔的税金,林海疆把这个税金一下定到了一万帝国银元的门槛上,就是告诉那些所谓准备纳妾的人,付不起代价就老老实实的执行一夫一妻制,在这个问题上林海疆也知道不能搞得过于激进,现在社会体系尚未初步稳定,任何不稳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一场大规模的混乱,况且自己现阶段也不能以身作则,所以就没必要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了。
随着中华帝国各路大军摧枯拉朽一般的猛攻,各地清军纷纷望风而逃,竟然连一处抵抗坚决之地都没有,第二军团轻下战略要冲徐州,与第一军团对济南形成了合围之势,巡抚谢金广见事不妙,一早带着小妾与细软逃跑,济南全城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而在北京紫禁城内,恭亲王奕忻正在与僧格林沁一同向两宫皇太后奏报,慈禧与慈安此刻也深深的陷入了恐慌之中,中华帝国各路大军的猛攻让各地告急的奏报如同雪片一般的飞往京畿,往往上一个地方的奏报才到军机处,下一个地方的奏报又接连而来,失陷的速度几乎是怵目惊心,军机处已经完全的陷入了瘫痪之中,以往洋夷入侵移驾承德和西安也是个不错的办法,但是陕西已经出现了中华帝国大军攻城略地的奏则,所以西安是万万去不得了,所以今天慈安和慈禧将奕忻与僧格林沁招来就是想寻一个具体的应对办法,如同林海疆所言的退位她们实在过于不甘心。
在烟雾渺茫的安泰殿内,奕忻望着头发几乎全部银白的僧格林沁,在看看神情憔悴的两宫皇太后,从1863年的5月27日开战以来,大清是连连遭受到对方的致命打击,新招募的禁军几乎是望风而降,八旗子弟各个跑得比兔子还快,当官的跑了,当兵的投降,现在除了僧格林沁手中的八万新军之外,大清竟然再无可用之兵了?已经看出了大事不妙的蒙古各部也拒绝在派出骑兵赴京畿勤王,大清朝似乎在风雨中飘扬动荡到了摇摇欲坠的地步。
奕忻犹豫了一下,看了看面无表情的僧格林沁道:“眼下臣以为这京畿之地是万万不能在待下去了,僧王接手的北洋老底子的二镇加上北洋预备兵六镇,现在已经足有十镇,但是这些兵力还是不能允许我们与林逆反贼进行决战,这一点僧王比我清楚,而且林逆反贼最擅长的就是所谓的登陆,大沽口前后让他突破了三次,如果这次其海陆协同进攻,我前出之军队的补给就会被从沿海而来的林逆的海军陆战队所切断,届时我大军将不战自溃,所以臣以为两宫皇太后应现在立即做准备撤往盛京,僧王集中所有兵力固防山海关一线,俄国人在黑龙江还有三十余万人,臣在想想办法将他们也都全部卷进去,那时候我们还能有一丝胜算,如果皇上与两宫皇太后出了不测,那我大清可就是真的万劫不复了啊”
奕忻的话让慈安和慈禧打了一个冷战,其实这些天她们就已经把宫里的一切贵重的珍品装箱运往盛京了,北京不是久呆之所她们也非常清楚,但是却也不能一声不响的就直接走人,在形式上必须要经过臣子们的反复劝谏,毕竟大清入关二百余年,此次再次退往关外,就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在返北京和江南了伤心归伤心,不甘归不甘,但是眼下走已经成了定居,而且也似乎只有一条退往关外的路线是最为安全的。
僧格林沁也犹豫了许久,最终无奈的叹了口气道:“恭亲王所言也正是老夫我的想法,林逆兵势浩大,就算俄国人出兵又能怎么样?那逆贼林海疆何时怕过俄国人?俄国人的二十万大军不是同样灰飞烟灭了吗?那可都是精壮的百战之师啊并非现在赖在依兰等地的俄国人军队所能比拟得了的,所以我以为两宫皇太后应当听从恭亲王所言,立即撤出京畿前往盛京,臣则率重兵屯聚山海关,以抵御贼兵叩关”
僧格林沁的话让慈禧和慈安俩个人的心猛的一放松却立刻又纠结了起来,她们放松的是她们可以安然的撤回盛京,好歹哪里还是大清的天下,但是纠结的却是京畿重地竟然就要这么白白的放弃了?紫禁城、圆明园、那些亭台楼阁,还有最为重要的是历代先皇的陵寝也都还在,这些可都是搬不走的啊
在午门外奕忻拦住了僧格林沁的马车,一个坐轿子一个原本是骑马,无奈年纪不饶人,又加上武汉大败心力交瘁,所以僧格林沁已经改为乘坐马车许久了,在僧格林沁的马车中,奕忻与其相对而坐,沉默了好一会,奕忻才对僧格林沁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哪怕是守住山海关也成了,咱们大清原本就是来之关外,现在又回到关外也算实属正常。”
僧格林沁搓了搓手无奈道:“回不回关外恐怕不是你我能够说了算的啊那要看林海疆这个逆贼让不让了,那个逆贼很早就声称盛京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要恢复什么汉唐版图,人家要的不只是大清的江山,还要向外面伸手,俄国人不是一直在惦记着我们的土地吗?这下好了,林海疆已经惦记上他们
出于自己的私心,林海疆一直没批准所谓的禁止纳妾的帝国官方通告,不过林海疆通过帝国法务部颁布关于婚姻的补充说明,就是妻妾享有相同的权力,比如说继承权方面,妾氏为正妻的二分之一等等相关条款,尤其注明了妾氏同样可以离婚休夫的权力,并且严谨买卖,纳妾还要向帝国各地征婚所缴纳大笔的税金,林海疆把这个税金一下定到了一万帝国银元的门槛上,就是告诉那些所谓准备纳妾的人,付不起代价就老老实实的执行一夫一妻制,在这个问题上林海疆也知道不能搞得过于激进,现在社会体系尚未初步稳定,任何不稳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一场大规模的混乱,况且自己现阶段也不能以身作则,所以就没必要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了。
随着中华帝国各路大军摧枯拉朽一般的猛攻,各地清军纷纷望风而逃,竟然连一处抵抗坚决之地都没有,第二军团轻下战略要冲徐州,与第一军团对济南形成了合围之势,巡抚谢金广见事不妙,一早带着小妾与细软逃跑,济南全城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而在北京紫禁城内,恭亲王奕忻正在与僧格林沁一同向两宫皇太后奏报,慈禧与慈安此刻也深深的陷入了恐慌之中,中华帝国各路大军的猛攻让各地告急的奏报如同雪片一般的飞往京畿,往往上一个地方的奏报才到军机处,下一个地方的奏报又接连而来,失陷的速度几乎是怵目惊心,军机处已经完全的陷入了瘫痪之中,以往洋夷入侵移驾承德和西安也是个不错的办法,但是陕西已经出现了中华帝国大军攻城略地的奏则,所以西安是万万去不得了,所以今天慈安和慈禧将奕忻与僧格林沁招来就是想寻一个具体的应对办法,如同林海疆所言的退位她们实在过于不甘心。
在烟雾渺茫的安泰殿内,奕忻望着头发几乎全部银白的僧格林沁,在看看神情憔悴的两宫皇太后,从1863年的5月27日开战以来,大清是连连遭受到对方的致命打击,新招募的禁军几乎是望风而降,八旗子弟各个跑得比兔子还快,当官的跑了,当兵的投降,现在除了僧格林沁手中的八万新军之外,大清竟然再无可用之兵了?已经看出了大事不妙的蒙古各部也拒绝在派出骑兵赴京畿勤王,大清朝似乎在风雨中飘扬动荡到了摇摇欲坠的地步。
奕忻犹豫了一下,看了看面无表情的僧格林沁道:“眼下臣以为这京畿之地是万万不能在待下去了,僧王接手的北洋老底子的二镇加上北洋预备兵六镇,现在已经足有十镇,但是这些兵力还是不能允许我们与林逆反贼进行决战,这一点僧王比我清楚,而且林逆反贼最擅长的就是所谓的登陆,大沽口前后让他突破了三次,如果这次其海陆协同进攻,我前出之军队的补给就会被从沿海而来的林逆的海军陆战队所切断,届时我大军将不战自溃,所以臣以为两宫皇太后应现在立即做准备撤往盛京,僧王集中所有兵力固防山海关一线,俄国人在黑龙江还有三十余万人,臣在想想办法将他们也都全部卷进去,那时候我们还能有一丝胜算,如果皇上与两宫皇太后出了不测,那我大清可就是真的万劫不复了啊”
奕忻的话让慈安和慈禧打了一个冷战,其实这些天她们就已经把宫里的一切贵重的珍品装箱运往盛京了,北京不是久呆之所她们也非常清楚,但是却也不能一声不响的就直接走人,在形式上必须要经过臣子们的反复劝谏,毕竟大清入关二百余年,此次再次退往关外,就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在返北京和江南了伤心归伤心,不甘归不甘,但是眼下走已经成了定居,而且也似乎只有一条退往关外的路线是最为安全的。
僧格林沁也犹豫了许久,最终无奈的叹了口气道:“恭亲王所言也正是老夫我的想法,林逆兵势浩大,就算俄国人出兵又能怎么样?那逆贼林海疆何时怕过俄国人?俄国人的二十万大军不是同样灰飞烟灭了吗?那可都是精壮的百战之师啊并非现在赖在依兰等地的俄国人军队所能比拟得了的,所以我以为两宫皇太后应当听从恭亲王所言,立即撤出京畿前往盛京,臣则率重兵屯聚山海关,以抵御贼兵叩关”
僧格林沁的话让慈禧和慈安俩个人的心猛的一放松却立刻又纠结了起来,她们放松的是她们可以安然的撤回盛京,好歹哪里还是大清的天下,但是纠结的却是京畿重地竟然就要这么白白的放弃了?紫禁城、圆明园、那些亭台楼阁,还有最为重要的是历代先皇的陵寝也都还在,这些可都是搬不走的啊
在午门外奕忻拦住了僧格林沁的马车,一个坐轿子一个原本是骑马,无奈年纪不饶人,又加上武汉大败心力交瘁,所以僧格林沁已经改为乘坐马车许久了,在僧格林沁的马车中,奕忻与其相对而坐,沉默了好一会,奕忻才对僧格林沁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哪怕是守住山海关也成了,咱们大清原本就是来之关外,现在又回到关外也算实属正常。”
僧格林沁搓了搓手无奈道:“回不回关外恐怕不是你我能够说了算的啊那要看林海疆这个逆贼让不让了,那个逆贼很早就声称盛京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要恢复什么汉唐版图,人家要的不只是大清的江山,还要向外面伸手,俄国人不是一直在惦记着我们的土地吗?这下好了,林海疆已经惦记上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