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成国公的出师不利(1/3)
花厅当中安静了下来,伊王没说是哪个奏疏,或许是礼部要留他在京的奏疏,又或许,是礼部宗藩改革的奏疏,但是无论是哪个,这话显然都是嘲弄之意。
见此状况,朱仪的脸色也肃然起来,道。
“王爷,您当知晓,太上皇早已退居南宫安养,不预政事,臣不知道您这句话,到底是想说明什么?”
伊王显然也意识到,自己的态度有些不对,这句话虽然不算什么冒犯的话,但是,如果传出去,却未免有些对太上皇不敬之嫌。
不过,话都说出去了,他也拉不下面子收回来,于是,只能冷着一张脸不说话。
见此状况,朱仪还是率先递了个台阶,道。
“臣知道,王爷也是一时情急,不过,太上皇一向优抚宗室,诸王有过,他老人家向来宽宏以待,甚至时不时的,还多加赏赐,此次诸位王爷进京,太上皇十分欢喜,私下还对臣说,藩王乃国之柱石,社稷之本,让臣多来拜访,切记要恭敬,决不可失了礼数。”
“只不过,如今太上皇毕竟身在南宫,有些事情不便多言,但是一片拳拳之心,想来王爷定能体察,所以,王爷放心,太上皇必定也是不愿让朝廷折腾藩王宗亲的,只不过明面上,他老人家不便出面罢了。”
这番话算是解释,于是,伊王的脸色也缓和下来,勉强道。
“本王一时失言,还望成国公莫要责怪。”
“王爷明鉴,如今状况已经十分明朗,办法臣也确有想法,但是在说之前,斗胆问王爷一句,您所求者,是自家能尽快回到封地,还是阻止礼部整饬宗藩的奏议?”
朱仪?
“那你倒说说,本王若留,该当如何,若走,又该当如何?”
闻听此言,伊王的眉头又皱了起来,道。
口气当中带着几分玩味,让朱仪的脚步一顿。
“他们来做什么?”
后面的话没说,但是,伊王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故而,臣在送走成国公之后,便请周王兄,鲁王兄二人见证,一同进宫将此事禀奏陛下。”
“这二者有何不同?”
底下怀恩点了点头,道。
底下人各自换上了新茶,一旁的周王方将目光转向伊王,什么废话都没有,直截了当的开口道。
见此状况,一旁的怀恩想了想,轻声开口道。
将手里的朱笔搁下,朱祁钰皱了皱眉,有些意外。
“宣进来吧。”
“什么,周王,鲁王和伊王?”
“成国公,你说,如果本王现在进宫,将刚刚你的这一番话如实禀告陛下,然后请陛下放我离京,那陛下会不会念在本王忠心上禀的份上,允本王所请呢?”
这话说的十分诚恳,不过,伊王听完之后,却是目光一闪,道。
闻言,朱仪却是道。
说着话,周王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鲁王,后者虽然仍旧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但是,神色却十分和缓,道。
于是,伊王拱手为谢,随后,又吩咐底下人备好车马,遣人递了帖子,便朝着宫中行去……
“如果说朝中有人拿之前的事情做文章,那么,王爷和岷王爷,襄王爷等人,也可用近段时间王爷安分守己反驳,如此一来,王爷便可以逸待劳,礼部如若题奏,王爷便可顺势出手,如若迟迟不肯题奏,那么,也便可以比比耐性。”
不过,伊王的反应,倒是让他有些出乎预料。
话音落下,周王和鲁王对视了一眼,旋即,周王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道。
“不过,如若王爷要走的话……”
文华殿中,伊王缓缓将刚刚在十王府当中发生的一切,事无巨细的说了一遍。
“臣等拜见陛下。”
“成国公,你可知道,藩王宗亲,私下勾连朝廷文武大臣,可是……大罪!”
打从朱仪进门,他们二人就被伊王请到了屏风后头,所有的谈话,他们都一字不落的听到了。
最后几个字,伊王的口气陡然冷了下来,望着朱仪的眼神,也变得危险起来。
前世的时候,朱祁钰也和这些藩王接触的不多,所以,对他们的了解也有限。
“回陛下,几位王爷现在已在宫外等候,说是有要事禀报。”
“周王兄,鲁王兄……”
“此奏涉及各家宗室藩王,所以,岷王爷,襄王爷都不会坐视不理,王爷若在京师,居中调和,三家联手,再加上各地藩王遥相呼应,胜算反而更大。”
于是,怀恩拱手退下,不多时,几位王爷便在内侍的引领下进了殿。
“如今礼部所想,无非是将王爷留下,然后借王爷过往之事做文章,但是,礼部忽略了一件事,王爷再荒唐,也毕竟是藩王之身。”
说白了,如果要留下,就安分守己,伺机而动,如果要走,那就按着本性做事,闹出点乱子,让礼部的理由站不住脚,伊王自然也就可以顺利回封地了。
“若无他事,臣还是先行告退了。”
朱仪答道:“礼部将王爷留在京师,既是为难,但对王爷来说,也是机会,整饬宗藩之事,主动权在礼部手中,所以,只要诸王一日不离京,礼部便一日不会妄动,这一点,礼部占优。”
“你打算怎么办?”
不过,到底最后,他也只是开口道。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脸上扯起一抹勉强的笑容,道。
待得朱仪的身影消失在了庭院外,一旁的屏风后,忽然传出一阵响动。
“陛下,刚刚传来的消息,说是几位王爷出门之前,成国公曾经拜访过十王府。”
伊王名讳朱颙炔。
“是否勾连,本王觉得,成国公你自己心里清楚。”
于是,朱
见此状况,朱仪的脸色也肃然起来,道。
“王爷,您当知晓,太上皇早已退居南宫安养,不预政事,臣不知道您这句话,到底是想说明什么?”
伊王显然也意识到,自己的态度有些不对,这句话虽然不算什么冒犯的话,但是,如果传出去,却未免有些对太上皇不敬之嫌。
不过,话都说出去了,他也拉不下面子收回来,于是,只能冷着一张脸不说话。
见此状况,朱仪还是率先递了个台阶,道。
“臣知道,王爷也是一时情急,不过,太上皇一向优抚宗室,诸王有过,他老人家向来宽宏以待,甚至时不时的,还多加赏赐,此次诸位王爷进京,太上皇十分欢喜,私下还对臣说,藩王乃国之柱石,社稷之本,让臣多来拜访,切记要恭敬,决不可失了礼数。”
“只不过,如今太上皇毕竟身在南宫,有些事情不便多言,但是一片拳拳之心,想来王爷定能体察,所以,王爷放心,太上皇必定也是不愿让朝廷折腾藩王宗亲的,只不过明面上,他老人家不便出面罢了。”
这番话算是解释,于是,伊王的脸色也缓和下来,勉强道。
“本王一时失言,还望成国公莫要责怪。”
“王爷明鉴,如今状况已经十分明朗,办法臣也确有想法,但是在说之前,斗胆问王爷一句,您所求者,是自家能尽快回到封地,还是阻止礼部整饬宗藩的奏议?”
朱仪?
“那你倒说说,本王若留,该当如何,若走,又该当如何?”
闻听此言,伊王的眉头又皱了起来,道。
口气当中带着几分玩味,让朱仪的脚步一顿。
“他们来做什么?”
后面的话没说,但是,伊王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故而,臣在送走成国公之后,便请周王兄,鲁王兄二人见证,一同进宫将此事禀奏陛下。”
“这二者有何不同?”
底下怀恩点了点头,道。
底下人各自换上了新茶,一旁的周王方将目光转向伊王,什么废话都没有,直截了当的开口道。
见此状况,一旁的怀恩想了想,轻声开口道。
将手里的朱笔搁下,朱祁钰皱了皱眉,有些意外。
“宣进来吧。”
“什么,周王,鲁王和伊王?”
“成国公,你说,如果本王现在进宫,将刚刚你的这一番话如实禀告陛下,然后请陛下放我离京,那陛下会不会念在本王忠心上禀的份上,允本王所请呢?”
这话说的十分诚恳,不过,伊王听完之后,却是目光一闪,道。
闻言,朱仪却是道。
说着话,周王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鲁王,后者虽然仍旧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但是,神色却十分和缓,道。
于是,伊王拱手为谢,随后,又吩咐底下人备好车马,遣人递了帖子,便朝着宫中行去……
“如果说朝中有人拿之前的事情做文章,那么,王爷和岷王爷,襄王爷等人,也可用近段时间王爷安分守己反驳,如此一来,王爷便可以逸待劳,礼部如若题奏,王爷便可顺势出手,如若迟迟不肯题奏,那么,也便可以比比耐性。”
不过,伊王的反应,倒是让他有些出乎预料。
话音落下,周王和鲁王对视了一眼,旋即,周王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道。
“不过,如若王爷要走的话……”
文华殿中,伊王缓缓将刚刚在十王府当中发生的一切,事无巨细的说了一遍。
“臣等拜见陛下。”
“成国公,你可知道,藩王宗亲,私下勾连朝廷文武大臣,可是……大罪!”
打从朱仪进门,他们二人就被伊王请到了屏风后头,所有的谈话,他们都一字不落的听到了。
最后几个字,伊王的口气陡然冷了下来,望着朱仪的眼神,也变得危险起来。
前世的时候,朱祁钰也和这些藩王接触的不多,所以,对他们的了解也有限。
“回陛下,几位王爷现在已在宫外等候,说是有要事禀报。”
“周王兄,鲁王兄……”
“此奏涉及各家宗室藩王,所以,岷王爷,襄王爷都不会坐视不理,王爷若在京师,居中调和,三家联手,再加上各地藩王遥相呼应,胜算反而更大。”
于是,怀恩拱手退下,不多时,几位王爷便在内侍的引领下进了殿。
“如今礼部所想,无非是将王爷留下,然后借王爷过往之事做文章,但是,礼部忽略了一件事,王爷再荒唐,也毕竟是藩王之身。”
说白了,如果要留下,就安分守己,伺机而动,如果要走,那就按着本性做事,闹出点乱子,让礼部的理由站不住脚,伊王自然也就可以顺利回封地了。
“若无他事,臣还是先行告退了。”
朱仪答道:“礼部将王爷留在京师,既是为难,但对王爷来说,也是机会,整饬宗藩之事,主动权在礼部手中,所以,只要诸王一日不离京,礼部便一日不会妄动,这一点,礼部占优。”
“你打算怎么办?”
不过,到底最后,他也只是开口道。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脸上扯起一抹勉强的笑容,道。
待得朱仪的身影消失在了庭院外,一旁的屏风后,忽然传出一阵响动。
“陛下,刚刚传来的消息,说是几位王爷出门之前,成国公曾经拜访过十王府。”
伊王名讳朱颙炔。
“是否勾连,本王觉得,成国公你自己心里清楚。”
于是,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