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 赏赐(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了,他们并不怕被贬谪降调,就算是被罢官了,起复的概率也是很大的。

而且,还有一个小细节,那就是于谦在朝中一向以清廉著称,即便是天子所赐,他也并不取用,而是将这些赏赐都供奉起来。

弊端就是,天子如果直接答应或者否决,那么,便相当于没有下廷议讨论。

这句话或许是无心之言,可却让在场的大臣们,眼中的担忧之一,更深了一层。

怕就怕像现在一样,明明是得罪了天子,但是,天子只字不提,反而在其他事情上加以褒奖。

如今,杨杰回到了大明,那么,可想而知的是,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仍旧盘桓在宣府的各个部落,必然会借此机会,再次生事。

这种没有好处的事,御史们自然也就渐渐地不敢做了。

可是没想到的是,天子对这份奏疏,并没有任何表示。

“这些赏赐,由朕来出,不从国库出,这总可以了吧?”

时至今日,这件事情也依旧没个结果,虽然说,天子并未再提此事,可前段时间宫中传出的诏旨,却令不少大臣都心生不安。

以此为开端,引发了一系列的朝堂巨震。

当然,这种方式,终究不如刚开始的时候,御史们可以自由上奏要更方便,但是,也算是能够让这些科道官员们接受的结果了。

那么,他们大多数和兵事无关的科道官员,如果插手的话,就很有可能受到处罚。

当然,这并不代表,他们放弃了自己谏奏的权力,相反的,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感,在天子规定的框架下,他们依旧保持着科道的风采。

要知道,往常时候,于谦时常上疏谏奏,天子大多数会接受,可是,争吵总是不可避免的,大多时候,于少保还能赚一个自家府中三日游。

要知道,当初伊王进京,就是因为对抗整饬军屯的大政,被召入京中受训。

意思是,朕如此厚待于你,你也要知道分寸!

如果说,放在几个月之前,杨杰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的朝臣,尤其是文臣来说,都是十分陌生的。

这个时候,褒奖就并不是单纯的褒奖了,更多的,则是一种警告。

毕竟,按照往常的经验,在诸多大事上,天子还是颇为倚重于少保的,对于他的意见,至少也会详加考量。

所以他们本以为,这一次于少保的奏疏一上,就算不能让天子彻底熄了心思,但是,至少也能让天子多加思量。

这件事情不知为何,被张扬了出来,所以自那以后,天子再赏赐于谦,往往多是以布帛,鲜菜等珍贵但是实用之物,算是对臣子的一份体贴。

可是这次,张莹,李锡二人被贬,整个朝议过程当中,只讨论了他们上奏的流程问题,绝口不提他们谏奏的内容。

“好,好,好,郭登果真猛将也,此番追击虏贼,斩首四百余人,凯旋而归,杨杰也安然回归,着实是喜事也!”

因此,在场的许多大臣,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先是欣喜于郭登再得胜仗,但是紧接着,脸上便浮起忧虑之色。

但是,恰恰是这两个月的时间,这个名字却成了整个朝堂热议的话题。

但是,联想起前些日子,天子不声不响的遣派昌平侯杨洪领兵出京,其实事实是什么,很多大臣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就在不久之前,身在地方主持整饬军屯事宜的兵部尚书于谦,为边境诸事八百里加急,呈递上了奏疏。

于是,殿中静了片刻,便有兵科的给事中出言道。

所以说,任何一种新的制度,都需要在不断地磨合当中,慢慢的取得平衡。

可这次看看天子所赐之物,金银丝绸,珍珠珊瑚,这些东西,样样贵重无比,岂不反常?

应该说,自从上次收拾了两个蹦跶的欢的御史之后,如今这帮科道官员,都安生了不少。

虽然明面上,只是说草原乱局将起,命杨杰提前深入草原,查探消息。

天子这个时候放出襄王和伊王,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其中有一种看法,就是认为,这是天子在敲打于谦。

“陛下,此战固然是大胜,但是,朝廷自有定制,按例叙功便可,另加赏赐似乎过厚,此次若赏,此后不赏,易令边军将士心生不满。”

这番赏赐倒不算什么,但是,关键在于天子的描述。

但是,以伊王的身份,他进京之后本不至于被禁足至今,所以,很多大臣一直都倾向于认为,伊王之所以会被天子如此冷落,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在京郊和于谦发生的那场冲突。

但是还是那句话,朝堂之上,永远不能只看表面,临近年关,这么多宗室进京,宗人府固然事忙,但是,礼部也不是吃干饭的,再多的事情,有胡濙这位大宗伯坐镇,就没有搞不定的。

于是,底下的几个兵科给事中对视一眼,到底没有再继续开口,拱手道。

不过,弊端就是……

奏疏一上,让许多大臣都松了口气。

虽然明面上,是为了各家宗室进京探亲之事。

而一般情况下来说,天子如果不直接答应或者否决,而是询问大臣的意见的话,那么,便可视为是下廷议讨论,如此以来,其他的科道御史,便也可参与到其中来了。

看起来很惨,但是,这反而是好事,说明天子生气归生气,但是,并没有记在心里,罚过了,这件事情就算过去了。

得,天子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来,再纠缠就不礼貌了。

天子这么一弄,就算他们谏奏的内容无错,可流程上被挑了毛病,此后就算是起复,也会遇到困难。

“至于说担心加重朝廷靡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