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聚众闹事(2/3)
上课喜欢睡觉,下课喜欢找人比试,倒也没什么毛病,不仅对先生们执礼甚恭,对其他宗学子弟出手十分阔绰,每回跟他们的护卫打完架,都会出一大笔汤药费,时不时的,还替宗学里头受欺负的旁系子弟出头,所以,虽然他课业不好,但宗学的先生们,一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偏生,这位世子爷又是个好面子的人,宗学里头,襄王爷管得严,每旬都有小考,每月都有大考,襄陵王世子次次排名都是最后,每回考完试,他都要寻各种由头请上两天的假,躲在屋子里不肯见人。”
“日子久了,襄王爷便不准他的假了,而且还时不时的亲自抽查他的课业,为这件事,襄陵王世子可是挨了不少的骂……”
原来如此!
这是积怨已久啊……
虽然说朱祁钰和这个襄陵王世子接触的不算多,但是,凭舒良的描述和他之前见过的几面,已经算是给这个少年人下了个初步的印象。
年轻气盛讲义气,出手阔绰朋友多,虽然课业不好,但是正义感强,又有拳头,这在年轻人里头,绝对是最有号召力的存在。
而且,跟朱音埑的关系又好,跟襄王的关系又差,最重要的是,好像还有点冲动。
这样的人,稍稍的这么一激,可不就是最好的一杆枪吗?
又看了底下的镇南王一眼,朱祁钰若有所思的问道。
“从岷王府出来,他往哪去了?”
舒良道:“回皇爷,世子爷离开岷王府之后,没往别处去,直接就去了襄王爷所居的十王府!”
…………
“朱瞻墡,你有胆子闹事,怎么没胆子出来见人啊?”
“就你也配当朱家人?我呸!”
“不就是叔祖在世的时候,打了你两棍子吗?你自作自受,还敢记仇,你脑子是被水泡了是吧?”
“跑到叔祖的葬礼上闹事,还敢恶人先告状,出来啊,你平时不是耀武扬威的吗?”
“实话告诉你,小爷我忍你很久了,我看叔祖跟王叔就是打你打的太轻了,今天小爷非再教教你怎么尊敬长辈!”
“给小爷出来挨打!”
气势恢宏的十王府外,一个壮硕的少年人,手里拿着一根长棍,单手叉腰,对着王府一阵破口大骂。
在他的身后,跟着几个护卫模样的人,少年人每骂一句,那几个护卫的身子就抖一抖。
往外头瞧过去,跟在少年旁边的,还有一大堆身着华服的少年人,虽然年纪有大有小,但是各个都贵气逼人,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
和那些畏畏缩缩的护卫不一样的是,这些少年人简直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一个个笑嘻嘻的看着朱范址开骂,一边跟着起哄。
“老大威武,骂得好!”
“啧啧啧,宗人大人,襄王爷,怎么怂了?门都不敢出来了?”
“说得对,这种敢在已故长辈灵前闹事的混账,不配当朱家人,还不滚出来挨打!”
应该说,这个时间点巧的很,岷王薨逝,襄王在府里养伤,礼部最近又在忙着殿试,翰林院则是忙着馆选。
于是,宗学堂这边,就没什么人管了。
这帮宗室子弟,个顶个的都是身份尊贵的主,里头有大把的人,以后是要承继郡王乃是是亲王位的,个个在封地里头,那都是横着走的主。
结果被天子一道旨意,都召到了京城读书习礼,还要考试。
单是如此就算了,偏偏上头来了一个襄王,定出了种种规定,虽然说这些规定放在普通的书院当中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这帮养尊处优,平素肆无忌惮的宗室子弟来说,就显得有些严苛了。
平日里,他们囿于权威,敢怒不敢言。
今儿好不容易逮了个由头,而且还有人领头,那还不是可劲儿的骂?就算是有个别胆子小的,跟在后头附和总是敢的。
大家都是姓朱的,天子还能把他们全处置了不成?
十王府外,出了这样的事,自然是迅速引起了围观,但是,古怪的是,虽然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可大多都是平头百姓,却迟迟没有巡城的御史和五城兵马司的人赶过来。
“什么?这帮混账东西,安敢如此懈怠?”
十王府内,襄王听着外头中气十足的骂声,差点没气的跳起来,只不过,这身子一动,胳膊又是一阵生疼,让他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镇南王的那两棍子,可是丝毫都没有给他面子,打的实实在在的,回到府上之后,郎中诊断之后,直接说是骨裂,没个一年半载的工夫,根本就不可能恢复原状。
原本挨了这么重的打,襄王就够憋屈了,结果现在,竟然又被人堵了门,简直是要将他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看着自家王爷暴跳如雷的样子,十王府的管家也是一阵无奈,硬着头皮开口道。
“王爷,刚刚去顺天府的人回来说,今日城郊出了一桩大案,说是有一伙匪徒,甚是凶恶,一大早府尹大人就带着三班衙役和五城兵马司的人去缉捕盗匪去了,所以……”
“胡说八道!”
砰的一声,案上的茶盏被摔的粉碎,襄王暴怒的声音再度响起。
“京师重地,天子脚下,哪来的什么匪徒,还是一伙?这种荒谬的理由也敢来打发本王,当本王是傻子吗?”
管家低下头,喏喏不敢说话,整个花厅当中,都只回荡着襄王愤怒的声音。
不得不说,襄王是真的不傻。
因为就在这个时候,顺天府的后衙,府尹大人看着眼前穿着快靴缁衣,带着尖头小帽的东厂缇骑,一脸的苦涩。
“这位公公,您确定,真的不派人去十王府吗?万一要是……”
“可偏生,这位世子爷又是个好面子的人,宗学里头,襄王爷管得严,每旬都有小考,每月都有大考,襄陵王世子次次排名都是最后,每回考完试,他都要寻各种由头请上两天的假,躲在屋子里不肯见人。”
“日子久了,襄王爷便不准他的假了,而且还时不时的亲自抽查他的课业,为这件事,襄陵王世子可是挨了不少的骂……”
原来如此!
这是积怨已久啊……
虽然说朱祁钰和这个襄陵王世子接触的不算多,但是,凭舒良的描述和他之前见过的几面,已经算是给这个少年人下了个初步的印象。
年轻气盛讲义气,出手阔绰朋友多,虽然课业不好,但是正义感强,又有拳头,这在年轻人里头,绝对是最有号召力的存在。
而且,跟朱音埑的关系又好,跟襄王的关系又差,最重要的是,好像还有点冲动。
这样的人,稍稍的这么一激,可不就是最好的一杆枪吗?
又看了底下的镇南王一眼,朱祁钰若有所思的问道。
“从岷王府出来,他往哪去了?”
舒良道:“回皇爷,世子爷离开岷王府之后,没往别处去,直接就去了襄王爷所居的十王府!”
…………
“朱瞻墡,你有胆子闹事,怎么没胆子出来见人啊?”
“就你也配当朱家人?我呸!”
“不就是叔祖在世的时候,打了你两棍子吗?你自作自受,还敢记仇,你脑子是被水泡了是吧?”
“跑到叔祖的葬礼上闹事,还敢恶人先告状,出来啊,你平时不是耀武扬威的吗?”
“实话告诉你,小爷我忍你很久了,我看叔祖跟王叔就是打你打的太轻了,今天小爷非再教教你怎么尊敬长辈!”
“给小爷出来挨打!”
气势恢宏的十王府外,一个壮硕的少年人,手里拿着一根长棍,单手叉腰,对着王府一阵破口大骂。
在他的身后,跟着几个护卫模样的人,少年人每骂一句,那几个护卫的身子就抖一抖。
往外头瞧过去,跟在少年旁边的,还有一大堆身着华服的少年人,虽然年纪有大有小,但是各个都贵气逼人,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
和那些畏畏缩缩的护卫不一样的是,这些少年人简直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一个个笑嘻嘻的看着朱范址开骂,一边跟着起哄。
“老大威武,骂得好!”
“啧啧啧,宗人大人,襄王爷,怎么怂了?门都不敢出来了?”
“说得对,这种敢在已故长辈灵前闹事的混账,不配当朱家人,还不滚出来挨打!”
应该说,这个时间点巧的很,岷王薨逝,襄王在府里养伤,礼部最近又在忙着殿试,翰林院则是忙着馆选。
于是,宗学堂这边,就没什么人管了。
这帮宗室子弟,个顶个的都是身份尊贵的主,里头有大把的人,以后是要承继郡王乃是是亲王位的,个个在封地里头,那都是横着走的主。
结果被天子一道旨意,都召到了京城读书习礼,还要考试。
单是如此就算了,偏偏上头来了一个襄王,定出了种种规定,虽然说这些规定放在普通的书院当中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这帮养尊处优,平素肆无忌惮的宗室子弟来说,就显得有些严苛了。
平日里,他们囿于权威,敢怒不敢言。
今儿好不容易逮了个由头,而且还有人领头,那还不是可劲儿的骂?就算是有个别胆子小的,跟在后头附和总是敢的。
大家都是姓朱的,天子还能把他们全处置了不成?
十王府外,出了这样的事,自然是迅速引起了围观,但是,古怪的是,虽然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可大多都是平头百姓,却迟迟没有巡城的御史和五城兵马司的人赶过来。
“什么?这帮混账东西,安敢如此懈怠?”
十王府内,襄王听着外头中气十足的骂声,差点没气的跳起来,只不过,这身子一动,胳膊又是一阵生疼,让他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镇南王的那两棍子,可是丝毫都没有给他面子,打的实实在在的,回到府上之后,郎中诊断之后,直接说是骨裂,没个一年半载的工夫,根本就不可能恢复原状。
原本挨了这么重的打,襄王就够憋屈了,结果现在,竟然又被人堵了门,简直是要将他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看着自家王爷暴跳如雷的样子,十王府的管家也是一阵无奈,硬着头皮开口道。
“王爷,刚刚去顺天府的人回来说,今日城郊出了一桩大案,说是有一伙匪徒,甚是凶恶,一大早府尹大人就带着三班衙役和五城兵马司的人去缉捕盗匪去了,所以……”
“胡说八道!”
砰的一声,案上的茶盏被摔的粉碎,襄王暴怒的声音再度响起。
“京师重地,天子脚下,哪来的什么匪徒,还是一伙?这种荒谬的理由也敢来打发本王,当本王是傻子吗?”
管家低下头,喏喏不敢说话,整个花厅当中,都只回荡着襄王愤怒的声音。
不得不说,襄王是真的不傻。
因为就在这个时候,顺天府的后衙,府尹大人看着眼前穿着快靴缁衣,带着尖头小帽的东厂缇骑,一脸的苦涩。
“这位公公,您确定,真的不派人去十王府吗?万一要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