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仁者之心(2/3)
时候,很多事情不必说透,点到即止即可。
朱祁钰点了点头,似是有些感慨,道。
“这段时间,辛苦叔祖了,加冠成婚之后,世子也总算是长大成人了,之后,也得要学着独当一面了。”
话音落下,朱徽煣的神色首次的,轻轻的僵了一下,不过,也只是片刻,这位胖胖的王爷,便又笑道。
“陛下说的是,孩子长大了,总是要成家立业的,不瞒陛下说,臣这次出门,连带着王妃一起过来,走的又急,府中就留了几个妾室操持,现在,还指不定闹出什么乱子来了呢!”
于是,朱祁钰便知道,眼前的这位叔祖明白了自己的用意,接着道。
“偌大的王府,还是要有能坐镇的人的,不过,自家府邸的事情,叔祖看着安排便是,一时倒也不必太过担心,现下,还是这桩婚事紧要。”
一旁的于谦和沈翼,就这么听着天子将他们单独留下,然后和镇南王开始闲话家常。
他们大约能够猜到,天子是想要将宗人令的职位,交给镇南王的,但是,到了最后,天子没开口,镇南王也没说。
这件事情,仿佛就这么过去了,接着,便转入了正题。
唠了半天婚事之后,天子似乎终于意识到,殿中还杵着两个并非婚事双方的大臣,于是,转过头将目光在他们身上扫了扫,最终,定在了沈翼的身上。
“沈先生,你可知,朕为何单独将你留下?”
呃……
沈尚书左右环顾了一下,心说,咱也不是唯一被留下的呀。
但是,天子既然这么问了,他只能拱手道。
“臣惶恐,陛下留臣,恐是为了军屯一事。”
从很早的时候,沈尚书就认识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那就是,这个世界上,全都是盯着户部钱粮的,不怀好意的人,其中最猖狂的人,就叫天子。
这位陛下,除了互市的时候帮了忙之外,但凡是叫他过来,无一例外,全都是要钱。
刚刚的时候,沈尚书一度曾经想要骗自己,天子叫他过来,是想要让他帮忙操持镇南王世子的婚事。
但是,很可惜,天子自己给包揽了。
这还是头一次,沈尚书为自己不能出钱而感到遗憾和……痛心。
因为,小钱不出,大钱必丢!
镇南王世子婚事这样的事,天子都没打户部的主意,只能说明,后头有更大的窟窿要补。
果不其然,天子脸上绽出一丝算你识相的笑容,然后瞥了一眼旁边的于谦。
旋即,沈尚书发现,于谦这个浓眉大眼的,也朝他投来了期许的目光。
于尚书沉吟了片刻,开口道。
“沈尚书,于某也就不讳言了,刚刚所商议的军屯章程,虽然完整,但却并非兵部的全部方案。”
尽管明知道,接下来不会是自己想听到的,但是,沈尚书还是不得不在天子的注视下,老老实实的捧哏。
“哦?竟有此事,愿闻其详!”
于谦倒是认真的点了点头,道。
“不错,其实刚刚的整个章程,看似动静颇大,但是事实上,都回避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被侵占为民田的军屯,到底该如何处理。”
“或者更直白的说,如何在保障普通的佃户仍然能够活下去的情况下,收拾掉趴在大明身上吸血的囊虫!”
直到此刻,于谦的脸上,才方浮现出那抹熟悉的坚毅之色,而不是一个只会妥协的‘能臣’。
所谓菩萨心肠,雷霆手段。
诚然,于谦很想将侵占军屯的这帮货色全都一次性收拾掉,最好是抄没家产,流放千里,以儆效尤。
但是,他最终拿出的章程,仍然是众人所看到的,那份雷声大有点小的,温和的章程。
这不是因为,这不是牵扯到一小撮人的问题,每一个囊虫的背后,都有数百甚至上千的佃户以此为生。
那次和胡濙谈过之后,于谦想了很久。
直到他想起了和天子的一次奏对,是什么时间他已经不记得了,但是,天子的那句话,他记得很清楚。
“这天下,最苦的就是老百姓,朝廷要做的事情,就是让他们过的好一点,或者,至少不要让这些只想活下去的百姓们,活不下去……”
底层的那些百姓,于谦是见过的,他们是最勤劳的一群人,辛苦劳作一整年,只为了一点点微薄的,可以挣扎活命的粮食。
天子说得对,想活着不是错,错的也不是他们。
所以,不能让他们来承担后果!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相对于将大批的军屯收回朝廷带来的好处,这些最底层的佃农,根本不值一提。
就算是变成了流民,朝廷派人过去赈济,安抚,很容易就能够解决。
这本就是官员们拿手做熟了的事情。
但是,那一个个原本圆满,或许逢年过节还能给家里孩子置办一件新衣服的小家,在这个过程中支离破碎的伤痛,又该谁来承担?
也是直到那个时候,坐在胡府的花厅当中,于谦终于明白了,天子回护的不止是他,天子回护的,是天下的百姓。
在天子的心中,始终存着天下万民。
他老人家的心里,始终有着‘仁义’二字!
或许有人能够理所应当的将牺牲视为理所应当,将放弃视为无可奈何,将冷血视为以大局为重……
但是,天子不信!
所谓仁者,是想尽一切办法,让本不该牺牲的人,可以不牺牲。
因此,哪怕是作为一柄要切开军屯这颗糜烂毒瘤,注定要染血的刀子的于谦,也没有被放弃。
哪怕是那些,虽然口口声声被称为能载舟覆舟,但实际上被视为微末
朱祁钰点了点头,似是有些感慨,道。
“这段时间,辛苦叔祖了,加冠成婚之后,世子也总算是长大成人了,之后,也得要学着独当一面了。”
话音落下,朱徽煣的神色首次的,轻轻的僵了一下,不过,也只是片刻,这位胖胖的王爷,便又笑道。
“陛下说的是,孩子长大了,总是要成家立业的,不瞒陛下说,臣这次出门,连带着王妃一起过来,走的又急,府中就留了几个妾室操持,现在,还指不定闹出什么乱子来了呢!”
于是,朱祁钰便知道,眼前的这位叔祖明白了自己的用意,接着道。
“偌大的王府,还是要有能坐镇的人的,不过,自家府邸的事情,叔祖看着安排便是,一时倒也不必太过担心,现下,还是这桩婚事紧要。”
一旁的于谦和沈翼,就这么听着天子将他们单独留下,然后和镇南王开始闲话家常。
他们大约能够猜到,天子是想要将宗人令的职位,交给镇南王的,但是,到了最后,天子没开口,镇南王也没说。
这件事情,仿佛就这么过去了,接着,便转入了正题。
唠了半天婚事之后,天子似乎终于意识到,殿中还杵着两个并非婚事双方的大臣,于是,转过头将目光在他们身上扫了扫,最终,定在了沈翼的身上。
“沈先生,你可知,朕为何单独将你留下?”
呃……
沈尚书左右环顾了一下,心说,咱也不是唯一被留下的呀。
但是,天子既然这么问了,他只能拱手道。
“臣惶恐,陛下留臣,恐是为了军屯一事。”
从很早的时候,沈尚书就认识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那就是,这个世界上,全都是盯着户部钱粮的,不怀好意的人,其中最猖狂的人,就叫天子。
这位陛下,除了互市的时候帮了忙之外,但凡是叫他过来,无一例外,全都是要钱。
刚刚的时候,沈尚书一度曾经想要骗自己,天子叫他过来,是想要让他帮忙操持镇南王世子的婚事。
但是,很可惜,天子自己给包揽了。
这还是头一次,沈尚书为自己不能出钱而感到遗憾和……痛心。
因为,小钱不出,大钱必丢!
镇南王世子婚事这样的事,天子都没打户部的主意,只能说明,后头有更大的窟窿要补。
果不其然,天子脸上绽出一丝算你识相的笑容,然后瞥了一眼旁边的于谦。
旋即,沈尚书发现,于谦这个浓眉大眼的,也朝他投来了期许的目光。
于尚书沉吟了片刻,开口道。
“沈尚书,于某也就不讳言了,刚刚所商议的军屯章程,虽然完整,但却并非兵部的全部方案。”
尽管明知道,接下来不会是自己想听到的,但是,沈尚书还是不得不在天子的注视下,老老实实的捧哏。
“哦?竟有此事,愿闻其详!”
于谦倒是认真的点了点头,道。
“不错,其实刚刚的整个章程,看似动静颇大,但是事实上,都回避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被侵占为民田的军屯,到底该如何处理。”
“或者更直白的说,如何在保障普通的佃户仍然能够活下去的情况下,收拾掉趴在大明身上吸血的囊虫!”
直到此刻,于谦的脸上,才方浮现出那抹熟悉的坚毅之色,而不是一个只会妥协的‘能臣’。
所谓菩萨心肠,雷霆手段。
诚然,于谦很想将侵占军屯的这帮货色全都一次性收拾掉,最好是抄没家产,流放千里,以儆效尤。
但是,他最终拿出的章程,仍然是众人所看到的,那份雷声大有点小的,温和的章程。
这不是因为,这不是牵扯到一小撮人的问题,每一个囊虫的背后,都有数百甚至上千的佃户以此为生。
那次和胡濙谈过之后,于谦想了很久。
直到他想起了和天子的一次奏对,是什么时间他已经不记得了,但是,天子的那句话,他记得很清楚。
“这天下,最苦的就是老百姓,朝廷要做的事情,就是让他们过的好一点,或者,至少不要让这些只想活下去的百姓们,活不下去……”
底层的那些百姓,于谦是见过的,他们是最勤劳的一群人,辛苦劳作一整年,只为了一点点微薄的,可以挣扎活命的粮食。
天子说得对,想活着不是错,错的也不是他们。
所以,不能让他们来承担后果!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相对于将大批的军屯收回朝廷带来的好处,这些最底层的佃农,根本不值一提。
就算是变成了流民,朝廷派人过去赈济,安抚,很容易就能够解决。
这本就是官员们拿手做熟了的事情。
但是,那一个个原本圆满,或许逢年过节还能给家里孩子置办一件新衣服的小家,在这个过程中支离破碎的伤痛,又该谁来承担?
也是直到那个时候,坐在胡府的花厅当中,于谦终于明白了,天子回护的不止是他,天子回护的,是天下的百姓。
在天子的心中,始终存着天下万民。
他老人家的心里,始终有着‘仁义’二字!
或许有人能够理所应当的将牺牲视为理所应当,将放弃视为无可奈何,将冷血视为以大局为重……
但是,天子不信!
所谓仁者,是想尽一切办法,让本不该牺牲的人,可以不牺牲。
因此,哪怕是作为一柄要切开军屯这颗糜烂毒瘤,注定要染血的刀子的于谦,也没有被放弃。
哪怕是那些,虽然口口声声被称为能载舟覆舟,但实际上被视为微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