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封秦王为北地大元帅!(1/2)
宣朝。
金銮殿外。
“殿下,我们在影卫安插的人,被陛下抓住了,我已经叫大理寺灭口,并且栽赃给了大皇子。”
太子点点头,眼眸渗出喜意,“看来是边疆的消息传回,老五说不准已经入土了。”
可真是双喜临门,老大被这么一栽赃,也无再复出的可能。
这几日他麾下最得力的左丞相,可也是开始向他表示好意了。
老五一死,皇位于他而言,再无一丝威胁!
一旁的太尉回应道:“应该是,不过我们的探子死了,暗卫的消息还得明天才到。”
“无妨。”
太子摆摆手,冷哼一声。
“二十多万兵马,十倍兵力,要是再拿不下他,我这太子让给他当!”
说着,他双眼眯起:
“今日上朝,父皇自会把消息告诉朝廷百官,但愿老五还活着,拉回京城,我也可以好好玩玩他,直接死了,可太便宜他了。”
一旁太尉沉默,两线围攻,又派了杀手,秦王活着的可能微乎其微。
“上朝!”
尖利嗓音过后,文武百官依次而入。
片刻后,宣帝一脸复杂的从殿中出现,脸色阴沉泛白,变幻不停。
正当众文武要跪拜时,他一摆手,冷声叹口气道:
“免了!”
百官一怔,顿感一阵慌乱,看来今日该是出了什么事情。
一旁,一向中立的右丞相走出道:
“禀报殿下,今年需要给南乾交付的岁贡已经拟出,但乾使要求我朝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加三成,还请陛下定夺!”
文武们面面相觑,旋即眼观鼻,鼻观心,一阵沉默。
南乾这些年,精兵良将如同水中鲤鱼,不断涌出。
时不时就丢几个百姓,水军跃过霸河,打过来耀武扬威。
上原军团的败报堆积的越来越多,原本上原六州,此刻已被攻的剩下三州。
大宣根本没有一战之力,除了给岁贡,认可他们为中原正统,别无他法。
宣帝一脸阴郁,“此事朕准了,关于细节明日再议!”
“今日还有一件重要的事。”
殿下,众文武听见宣帝如此说,纷纷抬起头颅,眼中闪过疑惑。
何事还能比南乾的威胁更重要?
太子也看出了宣帝的异样,心中升起了一丝不祥预感。
他摇摇头,自己应该是多虑了。
宣帝一脸苦涩,调整了片刻后,颤音道
昨日北疆战报,秦王攻下凉州城,步允泰自尽,大半个凉州失陷,大同郡和雁门郡也已失守。
什么!
满堂文武皆是瞪大了双眼,表情扭曲,满脸不可置信。
几十万兵马,还是没拿下秦王?!
那可都是边关骁勇,怎么会!
太子嘴角的肌肉不断抽搐着,感到一阵晕眩。
他身后官员亦是心中骇然,嘴唇泛白,双手微微发抖,眼睛里透出不可遏制的恐惧之色。
完了!
看来秦王的赢面很大,他们很可能会被清算啊!
整个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皆是面色如土。
宣帝看着殿下惶恐的众人,叹口气,妥协道:
“北疆九州,占了我大宣半边天下,现在看来,秦王之前招募军队,是十分正确的,至少鲜卑没有妄动。”
“之前朕是被大皇子培养的几个暗卫迷惑,现已诛杀。
“凉州军和瀚州两边人马说不得也是大皇子怂恿,坏了我跟秦王的父子之情!”
“现已真相大白,大皇子试图谋逆,凉州牧步允泰为其佐谋,亦是叛军,全部交由大理寺。”
“秦王诛杀叛逆,有功无过,爱卿们商量商量,该如何封赏秦王!”
此言一出,文武们顿感一阵心惊肉跳。
不是,这就局势逆转了?
不愧是皇家,片刻的功夫,正规军成了谋逆,反而秦王成了正义之军。
权谋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果真如儿戏一般啊!
“儿臣有言,父皇此言有误!”
太子一脸狰狞,匍匐地上冷声道:
老五私藏兵马,谋反之心昭然若揭,若是如此放纵,既伤了边关将士们的心,亦是给了老五更加放纵的机会!
“父皇,儿臣请原,我大宣上原霸河亦有百万雄师,中土六州还有三十万皇家禁卫,怎可放任老五化国为家!”
“再不济,可从剩余十六州抽调民力入伍,百万兵马也不在话下!”
“闭嘴!”
宣帝气极,从皇椅站起,怒骂道:
“一口一个老五,这是朝堂,他是我大宣的秦王!”
“看看你善妒的样子,日后大宣交给你手里,你岂不是要手足相残!”
“哼!我早就说过,你们当中,数秦王有治世之才,看看你尖嘴猴腮的样子,哪有半点比的上他的!”
“连调拨上原军团的馊主意都敢想,要是南乾打过来,谁来负责!”
太子心中咯噔一声,极度愤怒下,他竟然忘了父皇最大的特点。
任何人在他眼里,哪有绝对的忠诚,谁的力量大,父皇便会拉拢谁。
“儿臣妄言!请父皇治罪!”
太子冷汗直冒,嘴角因为咬牙切齿的恨,沁出丝丝鲜血。
宣帝冷哼一声,对着文武百官朗声道:
“秦王运帷帐之谋,行两观之诛,扫万里之外,深得朕心,特封其为北地大元帅,瀚凉二州兵马全权由其调动!”
殿中,官员们呼吸加重,这还是宣朝开国以来,头一个权力如此之大的藩王。
虽说眼下凉州兵马已经都是秦王的,但这称号可有深远之影响。
秦王占据瀚凉,日后就是合法的,无一人再能动摇他的地位。
匍匐在地上的太子,眼中怨毒和憎恨来回切换。
官员们也各自打着算盘,看来要找机会,在秦王的身上押
金銮殿外。
“殿下,我们在影卫安插的人,被陛下抓住了,我已经叫大理寺灭口,并且栽赃给了大皇子。”
太子点点头,眼眸渗出喜意,“看来是边疆的消息传回,老五说不准已经入土了。”
可真是双喜临门,老大被这么一栽赃,也无再复出的可能。
这几日他麾下最得力的左丞相,可也是开始向他表示好意了。
老五一死,皇位于他而言,再无一丝威胁!
一旁的太尉回应道:“应该是,不过我们的探子死了,暗卫的消息还得明天才到。”
“无妨。”
太子摆摆手,冷哼一声。
“二十多万兵马,十倍兵力,要是再拿不下他,我这太子让给他当!”
说着,他双眼眯起:
“今日上朝,父皇自会把消息告诉朝廷百官,但愿老五还活着,拉回京城,我也可以好好玩玩他,直接死了,可太便宜他了。”
一旁太尉沉默,两线围攻,又派了杀手,秦王活着的可能微乎其微。
“上朝!”
尖利嗓音过后,文武百官依次而入。
片刻后,宣帝一脸复杂的从殿中出现,脸色阴沉泛白,变幻不停。
正当众文武要跪拜时,他一摆手,冷声叹口气道:
“免了!”
百官一怔,顿感一阵慌乱,看来今日该是出了什么事情。
一旁,一向中立的右丞相走出道:
“禀报殿下,今年需要给南乾交付的岁贡已经拟出,但乾使要求我朝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加三成,还请陛下定夺!”
文武们面面相觑,旋即眼观鼻,鼻观心,一阵沉默。
南乾这些年,精兵良将如同水中鲤鱼,不断涌出。
时不时就丢几个百姓,水军跃过霸河,打过来耀武扬威。
上原军团的败报堆积的越来越多,原本上原六州,此刻已被攻的剩下三州。
大宣根本没有一战之力,除了给岁贡,认可他们为中原正统,别无他法。
宣帝一脸阴郁,“此事朕准了,关于细节明日再议!”
“今日还有一件重要的事。”
殿下,众文武听见宣帝如此说,纷纷抬起头颅,眼中闪过疑惑。
何事还能比南乾的威胁更重要?
太子也看出了宣帝的异样,心中升起了一丝不祥预感。
他摇摇头,自己应该是多虑了。
宣帝一脸苦涩,调整了片刻后,颤音道
昨日北疆战报,秦王攻下凉州城,步允泰自尽,大半个凉州失陷,大同郡和雁门郡也已失守。
什么!
满堂文武皆是瞪大了双眼,表情扭曲,满脸不可置信。
几十万兵马,还是没拿下秦王?!
那可都是边关骁勇,怎么会!
太子嘴角的肌肉不断抽搐着,感到一阵晕眩。
他身后官员亦是心中骇然,嘴唇泛白,双手微微发抖,眼睛里透出不可遏制的恐惧之色。
完了!
看来秦王的赢面很大,他们很可能会被清算啊!
整个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皆是面色如土。
宣帝看着殿下惶恐的众人,叹口气,妥协道:
“北疆九州,占了我大宣半边天下,现在看来,秦王之前招募军队,是十分正确的,至少鲜卑没有妄动。”
“之前朕是被大皇子培养的几个暗卫迷惑,现已诛杀。
“凉州军和瀚州两边人马说不得也是大皇子怂恿,坏了我跟秦王的父子之情!”
“现已真相大白,大皇子试图谋逆,凉州牧步允泰为其佐谋,亦是叛军,全部交由大理寺。”
“秦王诛杀叛逆,有功无过,爱卿们商量商量,该如何封赏秦王!”
此言一出,文武们顿感一阵心惊肉跳。
不是,这就局势逆转了?
不愧是皇家,片刻的功夫,正规军成了谋逆,反而秦王成了正义之军。
权谋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果真如儿戏一般啊!
“儿臣有言,父皇此言有误!”
太子一脸狰狞,匍匐地上冷声道:
老五私藏兵马,谋反之心昭然若揭,若是如此放纵,既伤了边关将士们的心,亦是给了老五更加放纵的机会!
“父皇,儿臣请原,我大宣上原霸河亦有百万雄师,中土六州还有三十万皇家禁卫,怎可放任老五化国为家!”
“再不济,可从剩余十六州抽调民力入伍,百万兵马也不在话下!”
“闭嘴!”
宣帝气极,从皇椅站起,怒骂道:
“一口一个老五,这是朝堂,他是我大宣的秦王!”
“看看你善妒的样子,日后大宣交给你手里,你岂不是要手足相残!”
“哼!我早就说过,你们当中,数秦王有治世之才,看看你尖嘴猴腮的样子,哪有半点比的上他的!”
“连调拨上原军团的馊主意都敢想,要是南乾打过来,谁来负责!”
太子心中咯噔一声,极度愤怒下,他竟然忘了父皇最大的特点。
任何人在他眼里,哪有绝对的忠诚,谁的力量大,父皇便会拉拢谁。
“儿臣妄言!请父皇治罪!”
太子冷汗直冒,嘴角因为咬牙切齿的恨,沁出丝丝鲜血。
宣帝冷哼一声,对着文武百官朗声道:
“秦王运帷帐之谋,行两观之诛,扫万里之外,深得朕心,特封其为北地大元帅,瀚凉二州兵马全权由其调动!”
殿中,官员们呼吸加重,这还是宣朝开国以来,头一个权力如此之大的藩王。
虽说眼下凉州兵马已经都是秦王的,但这称号可有深远之影响。
秦王占据瀚凉,日后就是合法的,无一人再能动摇他的地位。
匍匐在地上的太子,眼中怨毒和憎恨来回切换。
官员们也各自打着算盘,看来要找机会,在秦王的身上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