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道不同(1/2)
许云砚是柳阳府人,周瀚将来府学任职之时,他刚刚肆业。
周瀚江看上了他。
不是那个看上。
周瀚江问他有何功名,他说没怎么考。
没怎么考......是啥意思?
周瀚江表示,许云砚的态度让自己很不舒服,于是他当场考教了许云砚一番,自那之后,二人便有了师生之名。
他教导许云砚文章,让许云砚参加科考,替许云砚筹谋未来。
可除了第一项,其余的,许云砚全都没听他话。
他怒其不争、怒火攻心、怒形于色,一气之下,整整三次没见许云砚,还......说了些气话,有些伤人的那种。
那之后,他再也没等来第四次。
过了许久,他有些后悔了。
后悔说了不好听的话,后悔将许云砚拒之门外。
又过了一段时日,许云砚还是没来,他坐不住了,开始托人打听许云砚的消息。
悄悄打探之下才发现,对方不知用了何种法子,跑去了同安县任主簿。
一个县的主簿!
不入流中的不入流,官场上名号都排不上的那种!
还是个穷苦县!
周瀚江以为,许云砚是在与自己赌气,且他自己胸口也堵着一口气。但这口气堵着堵着,他发现,同安县......好像不一样了?
或许......真如他这个犟种学生所说的那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那时周瀚江便想,他想自己“活”,那就让他“活”、看他“活”吧。
就这样,在今日,师生二人迎来了分别后的第一次见面。
其实周瀚江之前便知道,今天许云砚会来书肆。
他在书肆坐了一夜,有私心吗?
他想
是有的。
“那往后呢?”周瀚江看着许主簿忙前忙后,帮自己收拾屋子,问道:“往后你有何打算?一辈子留在同安县吗?”
许主簿摇了摇头,“学生还未想好,或许会留在同安县,又或许......”
“又或许什么?”
许主簿又摇了摇头。
“老夫生平最讨厌说话说一半的人。”周瀚江站了起来,往书架走去。
“你自己挑吧。”他指尖抚过一本本书脊,背对许主簿说道:“之前有哪些书你都知道,这一年多,老夫又淘了些新的,若有用,便拿去吧。”
许主簿拿纸篓的手微顿,“老师您......是想将这些书捐给印坊?”
周瀚江翻了个白眼,“要还的,你们还想给老夫占了去不成?”
本是打趣的话,但话音落下,却迟迟没等来回应。
这小子
周瀚江斜了许主簿一眼。
去了同安县一年多,脾气都给待大了?
“老师。”许主簿突然端起一盏茶,走到他面前,“学生......不该不告而别,是学生的不是,这些日子来,让您担心了。”
周瀚江神色一顿,低头看着茶盏中的涟漪。
若有些话不说开,他们师徒二人之间,或许始终都有一道看不见摸不着的隔阂。
他们这回是因公见面,那下回呢?
又能用何理由见面?
周瀚江接过茶盏,突然笑了起来,“‘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老夫对你说过好几次。”
许主簿猛然抬眸,不可置信,“老师您......”
他们二人道不同?
开什么玩笑。
就在许主簿险些控制不住自己情绪之时,周瀚江又开了口:“你与柳大人不同道,老夫与嘉德伯......也不顺路。说来也是好笑,到底到底,还是咱们师徒二人在半道相遇。”
许主簿嘴巴微启,默默松了口气。
周瀚江似是很满意他的反应,与他分析道:“你看啊,若你随柳大人离了柳阳府,那你我师徒二人,何时才复相见?”
许主簿点头。
周瀚江又说:“若老夫与余时章硬到底,最后......会是同安书肆挪了地儿,还是......柳阳府学换了学正?”
周瀚江其实想过这个可能。
他更倾向于第二种结果。
若他与余时章硬到底,对方那小心眼的样子,能让他舒舒坦坦度过后半生?
许主簿笑了起来,对周瀚江行了个极为标准的学生礼,“老师大义。学生回去之后,会与沈大人详谈今日之事,至于您借给印坊的书籍......”
他故意说道:“沈大人她,会按市价给您算银钱,到时学生一并带来。”
果然,周瀚江面色沉了下去,骂道:“格局比针尖还小!”
许主簿又问:“那老师当如何?”
周瀚江靠在躺椅上,低声道:“你们四处搜书,岂能没点子家底?下回你来之时,给老夫整几本好书过来瞧瞧。”
许主簿走了过去,低头问道:“圣上亲笔著作《政略笺》,老师可要瞧瞧?”
“哐——”
周瀚江蹬着地站了起来,瞪眼问道:“谁亲笔?”
“圣上。”
“......你们同安县,到底还藏了多少好货!”
外头阳光明媚,树枝嫩叶舒展,鸟儿叽叽喳喳,小脑袋左弯右扭,用尖喙给自己顺着毛。
白云县,同安书肆。
此时距离书肆开业,还有半刻钟,尹文才带着人,从外推开了书肆大门。
进门后,他便从衣袖中掏出一幅画,又吩咐人将香案摆上。
这架势将掌柜看呆了去,踌躇好一会儿才道:“尹大人,就是......沈大人她说过,咱们书肆......不供圣人。”
不少书肆中的确会摆香案、供圣人,既有保生意兴隆之意,又能让来往学子心生亲近。
尹文才朝掌柜一笑,“唰”地一声展开画卷,“咱们自是不供
周瀚江看上了他。
不是那个看上。
周瀚江问他有何功名,他说没怎么考。
没怎么考......是啥意思?
周瀚江表示,许云砚的态度让自己很不舒服,于是他当场考教了许云砚一番,自那之后,二人便有了师生之名。
他教导许云砚文章,让许云砚参加科考,替许云砚筹谋未来。
可除了第一项,其余的,许云砚全都没听他话。
他怒其不争、怒火攻心、怒形于色,一气之下,整整三次没见许云砚,还......说了些气话,有些伤人的那种。
那之后,他再也没等来第四次。
过了许久,他有些后悔了。
后悔说了不好听的话,后悔将许云砚拒之门外。
又过了一段时日,许云砚还是没来,他坐不住了,开始托人打听许云砚的消息。
悄悄打探之下才发现,对方不知用了何种法子,跑去了同安县任主簿。
一个县的主簿!
不入流中的不入流,官场上名号都排不上的那种!
还是个穷苦县!
周瀚江以为,许云砚是在与自己赌气,且他自己胸口也堵着一口气。但这口气堵着堵着,他发现,同安县......好像不一样了?
或许......真如他这个犟种学生所说的那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那时周瀚江便想,他想自己“活”,那就让他“活”、看他“活”吧。
就这样,在今日,师生二人迎来了分别后的第一次见面。
其实周瀚江之前便知道,今天许云砚会来书肆。
他在书肆坐了一夜,有私心吗?
他想
是有的。
“那往后呢?”周瀚江看着许主簿忙前忙后,帮自己收拾屋子,问道:“往后你有何打算?一辈子留在同安县吗?”
许主簿摇了摇头,“学生还未想好,或许会留在同安县,又或许......”
“又或许什么?”
许主簿又摇了摇头。
“老夫生平最讨厌说话说一半的人。”周瀚江站了起来,往书架走去。
“你自己挑吧。”他指尖抚过一本本书脊,背对许主簿说道:“之前有哪些书你都知道,这一年多,老夫又淘了些新的,若有用,便拿去吧。”
许主簿拿纸篓的手微顿,“老师您......是想将这些书捐给印坊?”
周瀚江翻了个白眼,“要还的,你们还想给老夫占了去不成?”
本是打趣的话,但话音落下,却迟迟没等来回应。
这小子
周瀚江斜了许主簿一眼。
去了同安县一年多,脾气都给待大了?
“老师。”许主簿突然端起一盏茶,走到他面前,“学生......不该不告而别,是学生的不是,这些日子来,让您担心了。”
周瀚江神色一顿,低头看着茶盏中的涟漪。
若有些话不说开,他们师徒二人之间,或许始终都有一道看不见摸不着的隔阂。
他们这回是因公见面,那下回呢?
又能用何理由见面?
周瀚江接过茶盏,突然笑了起来,“‘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老夫对你说过好几次。”
许主簿猛然抬眸,不可置信,“老师您......”
他们二人道不同?
开什么玩笑。
就在许主簿险些控制不住自己情绪之时,周瀚江又开了口:“你与柳大人不同道,老夫与嘉德伯......也不顺路。说来也是好笑,到底到底,还是咱们师徒二人在半道相遇。”
许主簿嘴巴微启,默默松了口气。
周瀚江似是很满意他的反应,与他分析道:“你看啊,若你随柳大人离了柳阳府,那你我师徒二人,何时才复相见?”
许主簿点头。
周瀚江又说:“若老夫与余时章硬到底,最后......会是同安书肆挪了地儿,还是......柳阳府学换了学正?”
周瀚江其实想过这个可能。
他更倾向于第二种结果。
若他与余时章硬到底,对方那小心眼的样子,能让他舒舒坦坦度过后半生?
许主簿笑了起来,对周瀚江行了个极为标准的学生礼,“老师大义。学生回去之后,会与沈大人详谈今日之事,至于您借给印坊的书籍......”
他故意说道:“沈大人她,会按市价给您算银钱,到时学生一并带来。”
果然,周瀚江面色沉了下去,骂道:“格局比针尖还小!”
许主簿又问:“那老师当如何?”
周瀚江靠在躺椅上,低声道:“你们四处搜书,岂能没点子家底?下回你来之时,给老夫整几本好书过来瞧瞧。”
许主簿走了过去,低头问道:“圣上亲笔著作《政略笺》,老师可要瞧瞧?”
“哐——”
周瀚江蹬着地站了起来,瞪眼问道:“谁亲笔?”
“圣上。”
“......你们同安县,到底还藏了多少好货!”
外头阳光明媚,树枝嫩叶舒展,鸟儿叽叽喳喳,小脑袋左弯右扭,用尖喙给自己顺着毛。
白云县,同安书肆。
此时距离书肆开业,还有半刻钟,尹文才带着人,从外推开了书肆大门。
进门后,他便从衣袖中掏出一幅画,又吩咐人将香案摆上。
这架势将掌柜看呆了去,踌躇好一会儿才道:“尹大人,就是......沈大人她说过,咱们书肆......不供圣人。”
不少书肆中的确会摆香案、供圣人,既有保生意兴隆之意,又能让来往学子心生亲近。
尹文才朝掌柜一笑,“唰”地一声展开画卷,“咱们自是不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