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自毁底牌?(1/2)
“宁王”,这个名字唐寅已经听了不下一次,在天佑朝,这个名字犹如禁忌一般。
宁王遗留的儿子赵吉已经身首异处,信王也受到牵连,整日里待在王府里,不出门。
现在再听到这个名字,唐寅不由得回过味来,出言问道。
“老郑,楚继业可一直是陛下的人,他怎会与宁王有干系?”
郑老太监摇了摇头,脸上表情有些不淡定。
“老夫也不清楚,”
“陛下安排影子跟在你身边,本就是钓鱼,不成想,却钓出了楚继业这条大鱼!”
唐寅听到这话,忍不住扯了扯嘴角。
“确实是一条大鱼!”
郑老太监见状,也颇有感慨的说道。
“是啊,真是好大一条鱼!”
言罢,郑老太监忽然看着唐寅,沉声道。
“你既早知道楚继业是内奸,为何一直隐瞒不报?”
唐寅闻言,不由白了他一眼。
“老郑啊,我只是怀疑,刚刚从你嘴里听说,才确定内奸就是他,我怎么上报?”
郑老太监闻言,顿时气急。
“你个臭小子,你耍我?”
唐寅摇了摇头,反问道。
“既然陛下早知道了楚继业是内奸,为何迟迟不动手?”
郑老太监冷哼一声。
“区区内奸怎能放在陛下的眼里?”
“陛下目标,自始至终的都是消除北绒人的威胁,为我大明打下百年的安宁!”
唐寅听到这话,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拱手道。
“陛下还是陛下,果然大气。”
郑老太监斜了他一眼。
“你拍马屁也没用,你想让庄阁老和王侍郎置身事外,还得拿出诚意来才行!”
唐寅闻言,倒是不慌,而是淡淡道。
“方才,我故意与影子说那番话,便是让她将消息传给楚继业,”
郑老太监低头略微一沉思,便惊讶的抬头来,看着唐寅,不确定的问道。
“所以,你方才对影子的那番说辞,是故意的......你想利用影子?”
唐寅微微一笑。
“老郑,你当个太监真是可惜了,反应很快嘛!”
郑老太监怒瞪他一眼,语气却是依旧平缓。
“所以呢?”
唐寅眨了眨眼睛,深吸口气,继续说道。
“以楚继业的聪明,必然猜到了陛下的谋划,太子和三位皇子在恩科会试互相争夺,进而搅乱朝堂,只是幌子,”
“真正的目的是,引楚继业和北绒人入瓮!”
郑老太监皱了皱眉。
“楚继业能猜到陛下的谋划?”
唐寅晃了晃脑袋。
“连我都能猜到,以楚继业的城府,会猜不到?”
郑老太监脸上表情一滞,呐呐的说不出话来。
唐寅见状,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然而,聪明人,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自负,”
“陛下精心谋划,搅乱朝堂,引他入局,乃是一招妙棋,”
“然而,在他的眼里,无异于自毁根基,”
“只要他有脑子,便会抓住这个机会,配合陛下,将恩科会试的乱子搞大......!”
郑老太监闻言,不由冷笑一声。
“你是说,楚继业和北绒人,自动钻进陛下设的圈套中来?”
“小子,你不会是在耍陛下和老夫吧?”
唐寅耸了耸肩,若有深意的缓缓说道。
“若是陛下的底牌尽毁呢?”
郑老太监顿时一惊,急声道。
“小子,休要胡说!”
唐寅呵呵一笑,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若是我没猜错的话,陛下的底牌,便是藏在城外的火炮吧?”
郑老太监皱着眉看着唐寅,沉默不语。
唐寅微微一笑,也不在意,自顾自的说道。
“陛下命我搅乱恩科会试,便是想让楚继业,觉得有机可趁,进而让北绒大军南下,围困京城,”
“届时,陛下突然祭出漫天火炮,重创北绒大军,为大明打下百年太平!”
郑老太监越听脸色越难看。
“你怎么知道这些?”
唐寅呵呵一笑。
“火炮威力巨大,前几日魏勿跑来找我,明面上赵我探讨火炮,却是只与我喝酒,我便大概猜到了陛下的计划,”
“然而,前段时日,影子和木格,明里暗里的在打探火炮的详情,便说明让他们起了疑心,”
“如此情形下,即便恩科会试出了乱子,恐怕陛下的计划会落空!”
郑老太监闻言,顿时一惊,皱眉问道。
“他们已经知道火炮的存在了?”
唐寅摇了摇头。
“未必知道!”
说着,唐寅却是话锋一转。
“不过,应该猜到了七八分!”
郑老太监听到这里,脸色不由浮现焦急之色。
唐寅见状,便知道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不由嘿嘿笑道。
“底牌已然被人知晓,不如置之死地而后生,露出破绽,让他们毁掉城外藏着的火炮,”
“如此一来,他们便以为陛下底牌尽去,偷鸡不成蚀把米,加上恩科会试搅乱朝堂,反倒是他们最好的机会,”
“即便楚继业再谨慎,北绒人也不可能放过这等机会!”
郑老太监闻言,脸上皮肉忍不住抽了抽。
“自毁底牌?”
“小子,你可知道,陛下为了这一战,准备了多少火炮?”
“足足上千门火炮,花费了万万两银子,方才有这些东西,你竟要毁了它们?”
郑老太监说到最后,几近嘶吼起来。
唐寅却是淡然一笑。
“老郑啊,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况且,你怎知除了火炮,陛下就没有其他底牌了?”
郑老太监闻言,不由一愣。
“陛下还有其他底牌?”
“老夫怎么不知道?”
唐寅歪了歪脑袋,从袖
宁王遗留的儿子赵吉已经身首异处,信王也受到牵连,整日里待在王府里,不出门。
现在再听到这个名字,唐寅不由得回过味来,出言问道。
“老郑,楚继业可一直是陛下的人,他怎会与宁王有干系?”
郑老太监摇了摇头,脸上表情有些不淡定。
“老夫也不清楚,”
“陛下安排影子跟在你身边,本就是钓鱼,不成想,却钓出了楚继业这条大鱼!”
唐寅听到这话,忍不住扯了扯嘴角。
“确实是一条大鱼!”
郑老太监见状,也颇有感慨的说道。
“是啊,真是好大一条鱼!”
言罢,郑老太监忽然看着唐寅,沉声道。
“你既早知道楚继业是内奸,为何一直隐瞒不报?”
唐寅闻言,不由白了他一眼。
“老郑啊,我只是怀疑,刚刚从你嘴里听说,才确定内奸就是他,我怎么上报?”
郑老太监闻言,顿时气急。
“你个臭小子,你耍我?”
唐寅摇了摇头,反问道。
“既然陛下早知道了楚继业是内奸,为何迟迟不动手?”
郑老太监冷哼一声。
“区区内奸怎能放在陛下的眼里?”
“陛下目标,自始至终的都是消除北绒人的威胁,为我大明打下百年的安宁!”
唐寅听到这话,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拱手道。
“陛下还是陛下,果然大气。”
郑老太监斜了他一眼。
“你拍马屁也没用,你想让庄阁老和王侍郎置身事外,还得拿出诚意来才行!”
唐寅闻言,倒是不慌,而是淡淡道。
“方才,我故意与影子说那番话,便是让她将消息传给楚继业,”
郑老太监低头略微一沉思,便惊讶的抬头来,看着唐寅,不确定的问道。
“所以,你方才对影子的那番说辞,是故意的......你想利用影子?”
唐寅微微一笑。
“老郑,你当个太监真是可惜了,反应很快嘛!”
郑老太监怒瞪他一眼,语气却是依旧平缓。
“所以呢?”
唐寅眨了眨眼睛,深吸口气,继续说道。
“以楚继业的聪明,必然猜到了陛下的谋划,太子和三位皇子在恩科会试互相争夺,进而搅乱朝堂,只是幌子,”
“真正的目的是,引楚继业和北绒人入瓮!”
郑老太监皱了皱眉。
“楚继业能猜到陛下的谋划?”
唐寅晃了晃脑袋。
“连我都能猜到,以楚继业的城府,会猜不到?”
郑老太监脸上表情一滞,呐呐的说不出话来。
唐寅见状,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然而,聪明人,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自负,”
“陛下精心谋划,搅乱朝堂,引他入局,乃是一招妙棋,”
“然而,在他的眼里,无异于自毁根基,”
“只要他有脑子,便会抓住这个机会,配合陛下,将恩科会试的乱子搞大......!”
郑老太监闻言,不由冷笑一声。
“你是说,楚继业和北绒人,自动钻进陛下设的圈套中来?”
“小子,你不会是在耍陛下和老夫吧?”
唐寅耸了耸肩,若有深意的缓缓说道。
“若是陛下的底牌尽毁呢?”
郑老太监顿时一惊,急声道。
“小子,休要胡说!”
唐寅呵呵一笑,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若是我没猜错的话,陛下的底牌,便是藏在城外的火炮吧?”
郑老太监皱着眉看着唐寅,沉默不语。
唐寅微微一笑,也不在意,自顾自的说道。
“陛下命我搅乱恩科会试,便是想让楚继业,觉得有机可趁,进而让北绒大军南下,围困京城,”
“届时,陛下突然祭出漫天火炮,重创北绒大军,为大明打下百年太平!”
郑老太监越听脸色越难看。
“你怎么知道这些?”
唐寅呵呵一笑。
“火炮威力巨大,前几日魏勿跑来找我,明面上赵我探讨火炮,却是只与我喝酒,我便大概猜到了陛下的计划,”
“然而,前段时日,影子和木格,明里暗里的在打探火炮的详情,便说明让他们起了疑心,”
“如此情形下,即便恩科会试出了乱子,恐怕陛下的计划会落空!”
郑老太监闻言,顿时一惊,皱眉问道。
“他们已经知道火炮的存在了?”
唐寅摇了摇头。
“未必知道!”
说着,唐寅却是话锋一转。
“不过,应该猜到了七八分!”
郑老太监听到这里,脸色不由浮现焦急之色。
唐寅见状,便知道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不由嘿嘿笑道。
“底牌已然被人知晓,不如置之死地而后生,露出破绽,让他们毁掉城外藏着的火炮,”
“如此一来,他们便以为陛下底牌尽去,偷鸡不成蚀把米,加上恩科会试搅乱朝堂,反倒是他们最好的机会,”
“即便楚继业再谨慎,北绒人也不可能放过这等机会!”
郑老太监闻言,脸上皮肉忍不住抽了抽。
“自毁底牌?”
“小子,你可知道,陛下为了这一战,准备了多少火炮?”
“足足上千门火炮,花费了万万两银子,方才有这些东西,你竟要毁了它们?”
郑老太监说到最后,几近嘶吼起来。
唐寅却是淡然一笑。
“老郑啊,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况且,你怎知除了火炮,陛下就没有其他底牌了?”
郑老太监闻言,不由一愣。
“陛下还有其他底牌?”
“老夫怎么不知道?”
唐寅歪了歪脑袋,从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