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唐寅啊唐寅,你可别让朕失望啊!(1/2)
唐寅撂下狠话,出了礼部,老方便驾着马车赶了过来。
跳上马车,唐寅便看到影子双手抱胸,正靠着车壁上,斜眼看着自己。
唐寅见状,微微一笑,一屁股坐在她的身边。
“哎哎,起来干活了!”
影子歪着脑袋看着他。
“干什么?”
唐寅伸手从袖子里,取出一张纸条,递给影子。
“帮我传给老郑!”
影子瞥了上面的字迹一眼,不由得一愣。
“你不是才从皇宫回来吗,又要求见陛下?”
唐寅耸了耸肩。
“陛下忙于国事,我哪敢打扰,让老郑来就行了!”
影子不由好奇的问道。
“郑大监?”
“你见他作甚?”
唐寅不由白了她一眼。
“本大人的事情,你打听那么清楚作甚?”
影子轻哼一声。
“本大人才懒得管你!”
说着,便一把夺过纸条,朝着车外走去。
唐寅看着影子倩影,不由勾起嘴角,微微一笑,随后拍了拍车窗,喊道。
“老方,回鸿胪寺!”
唐寅悠哉悠哉的往鸿胪寺而去,外间却是炸了锅。
庄墨寒和师生决裂的消息,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扩散。
不少官员听到这个消息,先是一脸愕然,随后惊呼出声,跳着脚大骂唐寅欺师灭祖。
一时间,唐寅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然而,喧闹的大多是底层的官员,各部大佬们,却是相继沉默。
当然也有人,对此如临大敌,甚至深入分析唐寅的行为目的。
魏王和秦王,前脚离开礼部,后脚便收到了消息,两人先是一阵错愕,随后,脸上同时露出怪异之色。
魏王不由呐呐道。
“这个唐寅,是失心疯了吗?”
秦王见状,微微一笑。
“大约如此吧!”
两人对这个消息,震惊过后,却是同样沉默了下来,闲聊了几句之后,便各自回府。
然而,一分开之后,又各自紧急召集幕僚,分析唐寅此举的深意。
这样的消息,同时也传到了皇宫中。
天佑皇帝批阅完奏折,伸了个懒腰,正要走出御书房,准备偷个闲,便看到一名小太监手持一个竹筒,匆匆小跑而来。
郑老太监看到小太监手上的竹筒,皱了皱眉,刚要出声喝骂,顿时改为招手。
很快小太监便将竹筒递给郑老太监。
郑老太监打开后,取出里面的纸条,老脸上也同样露出古怪之色。
天佑皇帝见状,不由沉声问道。
“出了何事?”
郑老太监躬着身子,将纸呈给天佑皇帝。
天佑皇帝匆匆瞥过一眼之后,便呵呵笑了起来。
“唔,壮士断腕,小子好气魄,”
“庄爱卿好福气!”
郑老太监见状,则是皱眉道。
“唐寅那小子,当着众人的面,来上这么一出,岂非打草惊蛇?”
天佑皇帝闻言,低着头沉思片刻,摆了摆手。
“倒也无妨,即便有人看出唐寅是在和朕演戏,也猜不到朕的真正用意,”
“此举,说不定还有意外之喜呢!”
郑老太监顿时一脸疑惑。
“意外之喜?”
天佑皇帝淡淡的瞥了他一眼。
“你呀,跟在朕身边多年,心思却还不如唐寅这个小家伙!”
郑老太监闻言,连忙躬着身子。
“老奴只管听命陛下,那些龌龊心思,怎能比得上他们读书人!”
天佑皇帝哈哈一笑。
“等着吧,那小子,很快便要见你了!”
郑老太监更是惊诧。
“唐寅要见我?”
正在这时,又是一名小太监握着一个竹筒,匆匆跑来,郑老太监见状,连忙快步迎了上去。
接过竹筒后,不等小太监说话,便挥了挥手。
等小太监离开,郑老太监这才取出纸条,直接递给天佑皇帝。
天佑皇帝接过看了之后,顿时开怀的笑了起来。
“看吧,朕果然没猜错,那小子的意外之喜来了!”
郑老太监闻言,往纸条上瞥了一眼。
只见纸条上,写着几个小字,“唐寅求见!”
郑老太监顿时压低身子笑道。
“陛下英明!”
天佑皇帝呵呵一笑。
“那小子,在礼部与庄爱卿上演一场师生决裂,本就是给朕看的!”
郑老太监顿时一头雾水。
“陛下,他到底想干什么?”
天佑皇帝耸了耸肩。
“若是朕猜的不错,他已然知道董子舒,乃是朕给他安排的后手,”
“此番求见,是想要朕将庄墨寒和王伯安踢出局......!”
郑老太监惊讶道。
“他是想让庄阁老和王大人,置身事外?”
天佑皇帝微笑道。
“所以,朕才说这小子好气魄,敢当着朕的面,演这么一出!”
郑老太监顿时身子一颤,随后脸色一沉。
“陛下,那小子是想与您做一场交易,他敢威胁陛下?”
天佑皇帝闻言,却是不在意的笑道。
“这小家伙,聪明有手腕,偏偏又重情义,”
“既有才能,又有把柄,真是不可多得的良臣啊!”
若是其他人听到这话,定然觉得话中矛盾。
然而,郑老太监却是清楚。
朝堂之中,什么样的臣子,皇帝最喜欢?
既不是纲直之人,也非阿谀小人,而是既有才华,又有缺点的臣子,这样的臣子,才能办事,又让皇帝放心。
唐寅这样的人,可算是长在陛下的心坎上了。
果然,天佑皇帝感慨完,便又悠悠的开口道。
“当初朕将王伯安安排入礼部,便是为了让他辅佐唐寅,”
“不成想,唐寅一直没有将他卷进来,”
“反倒是庄爱卿,爱徒心切,巴巴的从江南跑回京城来,”
跳上马车,唐寅便看到影子双手抱胸,正靠着车壁上,斜眼看着自己。
唐寅见状,微微一笑,一屁股坐在她的身边。
“哎哎,起来干活了!”
影子歪着脑袋看着他。
“干什么?”
唐寅伸手从袖子里,取出一张纸条,递给影子。
“帮我传给老郑!”
影子瞥了上面的字迹一眼,不由得一愣。
“你不是才从皇宫回来吗,又要求见陛下?”
唐寅耸了耸肩。
“陛下忙于国事,我哪敢打扰,让老郑来就行了!”
影子不由好奇的问道。
“郑大监?”
“你见他作甚?”
唐寅不由白了她一眼。
“本大人的事情,你打听那么清楚作甚?”
影子轻哼一声。
“本大人才懒得管你!”
说着,便一把夺过纸条,朝着车外走去。
唐寅看着影子倩影,不由勾起嘴角,微微一笑,随后拍了拍车窗,喊道。
“老方,回鸿胪寺!”
唐寅悠哉悠哉的往鸿胪寺而去,外间却是炸了锅。
庄墨寒和师生决裂的消息,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扩散。
不少官员听到这个消息,先是一脸愕然,随后惊呼出声,跳着脚大骂唐寅欺师灭祖。
一时间,唐寅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然而,喧闹的大多是底层的官员,各部大佬们,却是相继沉默。
当然也有人,对此如临大敌,甚至深入分析唐寅的行为目的。
魏王和秦王,前脚离开礼部,后脚便收到了消息,两人先是一阵错愕,随后,脸上同时露出怪异之色。
魏王不由呐呐道。
“这个唐寅,是失心疯了吗?”
秦王见状,微微一笑。
“大约如此吧!”
两人对这个消息,震惊过后,却是同样沉默了下来,闲聊了几句之后,便各自回府。
然而,一分开之后,又各自紧急召集幕僚,分析唐寅此举的深意。
这样的消息,同时也传到了皇宫中。
天佑皇帝批阅完奏折,伸了个懒腰,正要走出御书房,准备偷个闲,便看到一名小太监手持一个竹筒,匆匆小跑而来。
郑老太监看到小太监手上的竹筒,皱了皱眉,刚要出声喝骂,顿时改为招手。
很快小太监便将竹筒递给郑老太监。
郑老太监打开后,取出里面的纸条,老脸上也同样露出古怪之色。
天佑皇帝见状,不由沉声问道。
“出了何事?”
郑老太监躬着身子,将纸呈给天佑皇帝。
天佑皇帝匆匆瞥过一眼之后,便呵呵笑了起来。
“唔,壮士断腕,小子好气魄,”
“庄爱卿好福气!”
郑老太监见状,则是皱眉道。
“唐寅那小子,当着众人的面,来上这么一出,岂非打草惊蛇?”
天佑皇帝闻言,低着头沉思片刻,摆了摆手。
“倒也无妨,即便有人看出唐寅是在和朕演戏,也猜不到朕的真正用意,”
“此举,说不定还有意外之喜呢!”
郑老太监顿时一脸疑惑。
“意外之喜?”
天佑皇帝淡淡的瞥了他一眼。
“你呀,跟在朕身边多年,心思却还不如唐寅这个小家伙!”
郑老太监闻言,连忙躬着身子。
“老奴只管听命陛下,那些龌龊心思,怎能比得上他们读书人!”
天佑皇帝哈哈一笑。
“等着吧,那小子,很快便要见你了!”
郑老太监更是惊诧。
“唐寅要见我?”
正在这时,又是一名小太监握着一个竹筒,匆匆跑来,郑老太监见状,连忙快步迎了上去。
接过竹筒后,不等小太监说话,便挥了挥手。
等小太监离开,郑老太监这才取出纸条,直接递给天佑皇帝。
天佑皇帝接过看了之后,顿时开怀的笑了起来。
“看吧,朕果然没猜错,那小子的意外之喜来了!”
郑老太监闻言,往纸条上瞥了一眼。
只见纸条上,写着几个小字,“唐寅求见!”
郑老太监顿时压低身子笑道。
“陛下英明!”
天佑皇帝呵呵一笑。
“那小子,在礼部与庄爱卿上演一场师生决裂,本就是给朕看的!”
郑老太监顿时一头雾水。
“陛下,他到底想干什么?”
天佑皇帝耸了耸肩。
“若是朕猜的不错,他已然知道董子舒,乃是朕给他安排的后手,”
“此番求见,是想要朕将庄墨寒和王伯安踢出局......!”
郑老太监惊讶道。
“他是想让庄阁老和王大人,置身事外?”
天佑皇帝微笑道。
“所以,朕才说这小子好气魄,敢当着朕的面,演这么一出!”
郑老太监顿时身子一颤,随后脸色一沉。
“陛下,那小子是想与您做一场交易,他敢威胁陛下?”
天佑皇帝闻言,却是不在意的笑道。
“这小家伙,聪明有手腕,偏偏又重情义,”
“既有才能,又有把柄,真是不可多得的良臣啊!”
若是其他人听到这话,定然觉得话中矛盾。
然而,郑老太监却是清楚。
朝堂之中,什么样的臣子,皇帝最喜欢?
既不是纲直之人,也非阿谀小人,而是既有才华,又有缺点的臣子,这样的臣子,才能办事,又让皇帝放心。
唐寅这样的人,可算是长在陛下的心坎上了。
果然,天佑皇帝感慨完,便又悠悠的开口道。
“当初朕将王伯安安排入礼部,便是为了让他辅佐唐寅,”
“不成想,唐寅一直没有将他卷进来,”
“反倒是庄爱卿,爱徒心切,巴巴的从江南跑回京城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