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突生变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辟宫子情急之下不再躲避教中暗探,直接传送回了五毒教。

正在兢兢业业伪装无智门人的天理教主,见一碧瞳无发青袍之人突然出现,心中不由生出几分惊奇。

“五毒教中竟有启智之人,幸好我这些时日不曾懈怠,否则定会暴露异常。

却不知此人为何突然返回,难道是为了蜃魂迷心宗之事。”

虽然五毒教内忽生变故,但天理教主并未惊慌,依然在细心整理各类毒虫。

经过多日学习模仿他已与无智门人一般无二,即便青袍人仔细甄别,也很难发现异常。

唯一令他忧心的是,青袍人能否劝动五毒圣母。

他认为有智妖魔大都怕死,特别是涉及到敌人不明、地形不定的未知战斗时,有智妖魔定会尽力回避。

“希望此人身份不高、五毒圣母秉性自负,不然我的谋划就要出问题了。”

天理教主没想到,阴司讨魔事起、稻香土地贪利入局之时,竟会出现新的搅局者。

可事已至此,他也只能静待其变,看后续如何发展。

但他不知道,表面冷酷淡然的辟宫子步入五毒福楼后,心中有思虑。

“那密探没有其他动作,短期内应该不会发难,但总是一隐患。

若他与我等一同前往蜃魂迷心宗对敌,难保不会暗中偷袭。”

思绪间,辟宫子发现福楼之内多出一身着墨锦白纹袍之人。

其坐于五毒圣母右侧静饮五毒酥心茶,但每次举杯动作神情皆无变化,一看便是无智之人。

见此他的碧瞳快速转动数下,心中顿时生出一计。

“辟宫子拜见圣母,见过先生,想来先生就是蜃魂迷心宗宗主吧。”

“非也,我乃迷心景师糜裘,我派宗主已先行一步前去拜访血结魔君。”

五毒圣母颇为高冷,手托玉钵以金针逗弄其中毒虫,对辟宫子的问候仅微微颔首应答。

反倒迷心宗景师颇为客气,不仅开口回话,还起身拱手以示尊重。

辟宫子回礼之余,不由在心中暗自声讨五毒圣母。

“真是个憨货,你看人家即便无智也有一番待人手段,你这样子不被人拿捏才怪。

偏偏又听不进半分劝告、万事依心而心,早晚会被人利用。”

话虽如此,辟宫子还是颇为小心的靠近五毒圣母,并含胸垂首以示臣服。

“圣母,不知我等此行兵将几何,除了蜃魂迷心宗的高人外,可还有其他势力同行助战。”

辟宫子以为自己问的已经够小心了,并且外出征战为教中大事,他作为五毒将应该有资格参与商讨。

哪知五毒圣母一如既往的冷漠强势,只抬首轻瞥他了一眼。

“无需多言,听令行事即可。”

辟宫子闻言并未生怒,果然圣母未变、依然顽固。

想当年他启智时雄心勃勃,认为靠自身之灵智定能将不具灵智的五毒圣母折服。

届时莫说各种门派灵物,甚至调动其他五毒将随行助战也不是问题。

事实证明他错了,他极尽讨好,五毒圣母视为应当如此;他避而不见,五毒圣母亦毫无反应。

其仿佛一块顽石般,厚礼不足令其偏爱、冷落亦不能使其侧目。

“圣母请听我一言,外出征战门内无人驻守,多半会有人趁机劫掠。

非我妄言,而是教中已有他派暗探潜入,扮作门中弟子监视我等。”

“若我等倾巢而出,门中圣地有可能会被其他门派占据。”

辟宫子道出了暗探消息,此非鲁莽之举,而是他分析利弊后的选择。

他认为既然蜃魂迷心宗已与五毒教结盟,五毒教也即将与他们携手作战。

若此时五毒教内发生争斗,蜃魂迷心宗不可能置身事外、势必率众来援,否则其盟友身份便会立即作废。

如此一来,蜃魂迷心宗能借力五毒教,他也能借机利用蜃魂迷心宗。

至于门中暗探实力如何却不必担忧,若其有能力单独击溃五毒教与蜃魂迷心宗,还作什么暗探,直接强攻便是。

“哦,是何人如此大胆敢窥视我教,辟宫子你去将他拿来审讯。”

五毒圣母听闻门中有密探潜藏后,终于不再吝啬言语,亦将手中玉钵收起。

“圣母息怒,我不知那人实力如何,恐其施展秘法逃生,还请圣母督阵确保万无一失。”

“可,宁错杀、不放过。”

五毒魔教作为邪派势力自然没有正派那般繁琐,行事不求证据,可随意清除某位弟子。

为此天理教主的暗探生涯即将结束,阴司讨魔之事也注定会生出一些变故。

当他看到碧瞳青袍人、墨锦白纹者与一身着五毒福袍的妖艳女子走出阁楼时,毒雾、毒虫、幻光近乎同时向他袭来。

“不好,我的身份暴露了。”

情急之下,天理教主瞬间展开摄魂旗放出五只无智夜叉鬼迎敌,并激活两仪咫尺镜准备随时撤离。

但战况有些出乎他的预料,无智夜叉鬼并未被瞬间击杀。

其中一只失心癫狂攻击队友,一只身中腐毒凶性大发,一只宛若泥沙边走边散,却非化为尘埃而是化作众多毒虫。

此景虽然看似吓人,却也暴露了五毒教的实力,天理教主顿时压力大减。

“原来你们不过如此,仅有那五毒圣母还有些手段,其他人尚不如修罗鬼将凶悍。”

“既然如此,何须再遵循计划,可立即行动,也让那稻香土地来不及准备。

其定然想不到九月初阴司讨魔之事会在今日突发,多半会忙中出错。”

动念之间,天理教主唤出赤血红莲包裹身躯,化作血光快速穿行。

手中朱红判官笔亦不断点动,辅位移之术不断更换位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