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智慧树上智慧果(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深入森林后,他并没有立刻前往目的地,而是偷偷找到一個偏僻的地开始试验厄魔心脏的能力。  

他伸手前捏,空无一物的空气似被极致压缩,析出一缕浅淡的灰色雾流,以及一大滩血红色雾团。  

灰雾在光照下隐隐闪过金芒,散发着清甜的香味,夏枫嗅了嗅,像是香草冰淇淋,甜甜冰冰凉凉的,沁入心脾。  

而血红色雾团,他也嗅了嗅,一股恶臭差点让他yue,他赶忙将其丢到一旁。  

“滋滋——”  

血色雾团撞到丛木上,那丛木居然迅速溃败枯萎,  

但下一瞬又回光返照般开始疯长,只不过叶子却变成了血红色,紧接着生出几朵妖艳的花,十只眼睛自花心中豁然睁开,咕噜咕噜转看向夏枫,目光充满恶意。  

“.....”夏枫沉默半秒,反手连砍数刀将其啪叽啪叽砍烂,“你瞅啥瞅!”  

新生的花丛:“......”  

根据课本上学的知识来看,厄力是由血豸杂质和厄灵液构成。  

而这血色雾团应该就是血豸杂质了,可以让有机生物发生异变,这个是无法被厄魔心脏吸收的。  

至于有香草味冰凉气息的灰色雾流,则是厄灵液,可以被厄魔心脏吸收。  

人们口中常说的厄力浓度,指的其实不是厄力在空气中的占比,而是厄灵液在厄力中的占比所以本质上讲,厄魔心脏是靠吸收厄力中的厄灵液来修复心脏,增强活性的。  

而刚才那一缕灰雾,给他足足增加了——30秒的寿命.....  

淦,杯水车薪啊。  

心脏还在剧烈跳动着,似乎是对这塞牙缝都不够的厄灵液的不满,夏枫思索着,抬头看向阴暗的森林深处。  

“看来,要想大幅度延长时间,必须进入浓度高的地域才行,甚至于,直接找到那传说中沉睡万年的邪龙!”  

作为这片森林中最恐怖的存在,邪龙身边的浓度必然高到离谱,一想到这,他就觉得有些口干舌燥。  

那定是令人愉悦到发狂的美味佳肴!  

“冲冲冲!”  

想好目标,夏枫不再磨叽,全力向森林深处跑去。  

一边跑着,他一边思索着怎么更好利用从慕青桐那同步来的实力。  

灵压位阶:一阶格斗:大师级(嗅觉、听觉、视觉、神经反应、战斗先觉....)  

N级灵衣(6):照明衣、火球闪、冰魄刃、信使精灵、侦查之眼、青铜面具D级灵衣(2):隐匿灵衣、三叠浪灵器:*待觉醒*  

八个灵衣中,照明衣可以发光用来照明,青铜面具用来降低存在感....几乎都是字面意思的作用,而且都是辅助性质的灵衣。  

至于火球闪和冰魄刃?前者可以丢出拳头大的火球,后者可以丢出一把冰刃,和侦查之眼一起被称为菜鸡三件套。  

是一年段学生必学也最容易学的三个灵衣。  

由此可见,慕青桐这货入学以来是有多懒,若不是昨天不小心学会了三叠浪,她根本就没主动学过但凡一个攻击技能。  

不对,三叠浪也不是她主动学的!  

话说这女人为什么那么多D级灵衣不学,专门学了个隐匿?  

按慕青桐的性格,她绝不会浪费精力去学一个对自己没多大用的灵衣......  

夏枫思索片刻,突然灵光一闪,若有所悟——  

隐匿配合青铜面具和冰魄刃,好家伙,这不妥妥的兰陵王背刺技么?  

值得一提的是,青铜面具虽是N级灵衣,但却是慕青桐自创的!!  

运用了非常简单的灵子结构,创造出了这么一个可以降低自身存在感的奇怪灵衣。  

只能说这很慕青桐....  

隐匿灵衣虽叫隐匿,可还是可以隐约看到一个模糊轮廓,不算是真正隐身,但配合上青铜面具就不一样了。  

即便隐匿灵衣依旧有轮廓,但被青铜面具削弱存在感后,就可以进入真正的潜行状态,敌人很难发觉她的靠近!  

“很好,学废了!”  

但——  

可惜的是,现在对他来说速度类灵衣才是关键。  

而慕青桐这自大狂估摸着是把D级灵衣影步的灵子结构图记住了,但压根懒得去解析。  

很坑。  

至于一尾灵衣,进度已经来到了98%,还差一内内....  

“吼!!!”  

蓦地,远处传来一声凄厉嘶吼,震的周遭树林都抖了三抖,不知名的红眼飞鸟慌张掠向天空。  

“这是....噩兽的嘶吼声?”  

夏枫疑惑止步,有些不确信地低头看了眼手中地图,  

“按照地图标记,这里依旧是轻厄区啊,怎么还有噩兽出没?”  

轻厄区的环境并不是噩兽的最佳生存环境,所以邪龙森林里的噩兽只会在重厄区活动,很少进入轻厄区。  

思索间,他跳上树梢,极目远眺。  

只见远处天空居然裂出了个巨大黑洞,一只形似狮鹫的噩兽正惊恐地向外逃窜,与黑洞巨大的吸力拼命对抗着。  

“吼!!!”  

徒劳无用,它无能狂怒着一点点被黑洞吞没。  

“黑洞....这是萨拿母的能力?”  

夏枫回忆了下,噩兽分为厄、祸、灾、虚四种。  

萨拿母属于灾的一种,它会随机释放黑洞,将周围的一切吞噬,然后从另一个黑洞中吐出来。  

所以萨拿母经过形成的天灾又叫黑洞灾。  

“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