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救场如救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郭德刚一行四人进门直接来到后台。  

看到后台已经收拾完毕,只剩下两个工作人员,蹲在角落里往一块小黑板上写字。  

唐宇打远就瞧见黑板上写的是欢迎词,内容是:热烈欢迎郭德刚先生来我剧院演出!  

两人一边描边上色,一边闲聊。  

“这郭德刚是谁?”  

“不知道。”  

“八成又是个不入流的小明星吧?”  

“爱谁谁,人家烧钱关我们嘛事。”  

郭德刚上前一步,拱手道:“谢谢,我是郭德刚!”  

突然出声,吓了那两人一跳,转头看着进来的四人,一脸的尴尬。  

听他们的口音,也是津城本地人。  

津城人,全国有名的“卫嘴子”,就是爱说,从老到少都爱说。  

能聊归能聊,但有一个点,人家说话做事讲究个敞亮,尤其是爷们,那更是把面子放在首位。  

像这种背后编排人,还被正主逮了个正着的事,传出去,估计能臊得让他们把脑袋塞进裤裆里走道了。  

郭德刚少年离乡,但也是津城人,还是个老江湖,哪里不懂这些。  

旋即摆手笑道:“我也似津城银呐!”  

身份一摆,意思就是,咱也是个敞亮人。  

两人听闻,脸上更加羞臊,赶紧拱手道:“啊,您发财!”  

说完,低头抬着小黑板跑了。  

转眼,王海又急匆匆地掀帘子进来。  

“小海,怎么样?”  

“这帮孙子忒不是东西了,态度刚硬的很,人家说了,说好七点一刻演就七点一刻演,只要到点,不管我们演不演,他们都会把灯打开,把幕拉开,这这这,这也忒店大欺客了不是?”  

郭德刚心里一沉,这可大事不妙。  

开灯拉幕,就得有人上场,可现在没人呐。  

思虑片刻,没有退路了。  

“小海,这边我来顶吧,你去盯着慊哥那边,一下火车赶紧把人接过来,千万别再出差子了!”  

“成,我去盯着!”  

等王海走了,王慧这才问道:“刚子,现在这里就你一个人,这怎么顶呀?”  

“唉,没办法,我先上台唱段太平歌词,不行就再来一个单口,高低不能把场子弄砸了。”  

王慧听闻当即摆手:“这可太乱规矩了,你跟慊哥是攒底的,开场就上,还连着几个节目,你就是再卖力气,都得让同行笑话一辈子,这不成呀。”  

她二十岁不到,就已经是津城曲坛的名角,怎么可能不懂津城曲艺圈子里的规矩?  

班主攒底又开场?  

要是放在别的地方,可能蒙也就蒙过去了。  

但今时今地,这不行。  

一来,津城是相声窝子,这里不但规矩大得很,而且遍地都是门儿清的懂行人。  

二来,今天这场演出意义很不一般,不指望赚钱,只关乎脸面。  

十几年前,郭德刚灰溜溜的从津城三次进京,吃苦受罪终于取得了一点成绩,这才有了今天回家乡的“省亲专场”。  

要是不按规矩来,那他们忙活这么久,到底是来挣脸的,还是来丢脸的?  

郭德刚的脸更黑了,没有说话。  

正当俩人为难时,久不说话的唐宇开口了。  

“师父,师娘说得对,您离乡十几年现在荣归故里,正是光宗耀祖的时候,不能让他们看了您的笑话,要不,我和高师叔来开场吧?”  

此言一出,众人满脸惊讶。  

高峰更是一愣,赶紧摆手道:“啊,我还都不会呀!”  

他辈分高,但正经学相声是近大半年才开始的事情,底子还很薄。  

唐宇又问道,“师父,演出单子上定的第一个节目是什么?”  

郭德刚缓过神来,迟疑道:“西征梦,你们会吗?”  

唐宇点头,高锋摇头。  

唐宇对高锋问道:“救场如救火,高师叔咱这样,我来逗,您来捧,跟着我说就成,包袱掉了也没关系,行吗?”  

长辈不能上,小辈就得顶,何况唐宇已经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高锋也只能点头。  

唐宇又转身对王慧拱手道:“师娘,待会儿劳烦您给报个幕!”  

王慧没有应声,只是一双眼睛看着郭德刚。  

郭德刚也没有应声,眼睛看着一脸风轻云淡的唐宇。  

良久,问道:“孩子,你有把握吗?”  

唐宇笑道:“师父,这么大的场子,咱肯定是没上过,但这么些年来,我可是一直跑江湖的,没少撂地。”  

“撂地”二字一出口,郭德刚心中凭添了几分信心。  

撂地是最早的相声表演形式。  

无论是庙会,还是赶集,反正找一块空地,往地上铺一块布,直接张嘴就来。  

所以一直都说,撂地的营生“刮风减半,下雨全完”就是这个意思。  

撂地太苦,后来相声才走进了园子,再后来就是上电视表演。  

所以,现在的相声演员,除了那一批老艺术家,年轻人当中基本没有撂过地的。  

而唐宇现在,还能通过撂地让自己没饿死,那指定手上得有几把刷子才成。  

“成,慧呀,让他俩上!”  

唐宇咧笑一乐:“得嘞,就等您点头了,师叔咱们赶紧换衣服!”  

他开始摘手表,高锋开始摘眼镜。  

这些东西,按规矩都是不能带上台的。  

两人身高都差不多,从行头架上挑了两件银白色的长大褂。  

唐宇先帮高锋从下面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