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重塑经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万般恶念,侵蚀神魂。  

心魔滋生,动摇意志。  

陈棠以观想之法,守住心神,守住心中道义,以此来磨砺自身意志,磨砺刀意。  

意志越强,胸中的那一抹刀光的锋芒就越盛!  

抵抗恶念的过程中,神魂也在被被迫成长壮大,越发凝练。  

陈棠不敢稍有分心,已经忘记身在何处,忘记身上的疼痛。  

只要他稍有松懈,就会被恶念吞噬,成为魔的奴仆。  

他并未察觉到,那滴魔血正在给他的身体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紫色魔血滴落在胸口,里面迸发出一股极为可怕的能量,仿佛拥有灵性一般,在伤口上逐渐蔓延,不断修复血肉,续筋接骨!  

诸多断裂的骨茬子,都在紫色魔血的笼罩之下,重新聚拢,粘合在一起。  

陈棠的伤势,正在飞速愈合!  

不止如此,陈棠原本碎裂的经脉,在紫色魔血的笼罩下,也在一点点的修复。  

准确来说,更像是在重塑经脉!  

新生的经脉,比先前碎裂的经脉更加宽阔,韧性十足,呈现紫红色。  

金色气血在经脉中奔腾而过,如同大江大河,汹涌澎湃,潮声隆隆!  

经脉如渠。  

重塑经脉之后,等于扩宽了陈棠体内的一条条水渠。  

这就意味着,陈棠搬运气血,爆发出来的力量和冲击,要比之前猛烈得多!  

修炼速度,也会突飞猛进!  

水渠扩宽,就意味着更容易打通,修炼速度更快。  

在南夏踏入三品之时,陈棠凭借《金刚不坏功》《鲲息法》两大神功,一鼓作气,打通十二经脉中的六条!  

据剑宗所言,通脉境,不论是奇经八脉,还是十二经脉,越到后面,需要打通经脉的内气和气血就越强,修炼速度就越慢。  

像是陈棠这般,剩下六条经脉,快则一两年,慢则三五年,才能全部打通。  

当年武帝在三品通脉境,也整整熬了三年时间。  

这还是陈棠天赋超群,修炼的功法上乘。  

对许多武者而言,最后的任督二脉,可能要花费一二十年,甚至可能永远都无法打通。  

而如今,紫色魔血不仅在修复陈棠的伤势,同时还在重塑经脉,在这个过程中,推动气血不断冲击第七条经脉。  

没过多久,这条刚刚重塑好的经脉,就被陈棠气血打通。  

而这种冲击还没有停止的迹象!  

陈棠的气息,还在不断攀升!  

魔尊站在一旁看了一会儿。  

紫色魔血对陈棠身体的改变,早就在他意料之中。  

陈棠胸口涌动的那股刀意,才让他感到一丝惊讶。  

“难得。”  

魔尊微微颔首。  

陈棠在这个境界能领悟出自己的刀意,跟他提前开了泥丸宫,入神坐照有关。  

即便如此,如此年纪,便能找到自己的道,领悟刀意,也是殊为难得。  

当然,这股刀意只是初露锋芒,杀伤力有限,与化境大宗师手中的武道意志相去甚远。  

“火候不够,还需磨砺。”  

魔尊轻喃一声,见陈棠状态大致稳定下来,才离开密室。  

死魔、阴魔两位还在他化自在宫中守候,见魔尊出来,上前躬身行礼:“参见师尊。”  

魔尊淡淡道:“我要出去一段时间,魔门一切事宜,暂时交给你们打理。”  

“遵命。”  

死魔微微俯首,话不多。  

阴魔神色一动,笑着说道:“弟子预祝师尊旗开得胜,镇压武帝,成为当世第一人!”  

“你怎知我去找武帝?”  

魔尊看了他一眼。  

阴魔笑道:“弟子在南夏安排一些密探,打听到不少消息,其中就有传言,这个陈棠可能与武帝有关。再加上师尊让师兄调查此人的来历,弟子大胆猜测,师尊已经知道武帝的下落。”  

魔尊道:“你向来聪慧。”  

得到魔尊称赞,阴魔心中大喜,连忙说道:“此去一战,师尊必定大胜!”  

魔尊神色如常,径直来到他化自在宫外,目光幽幽,望着北乾方向,道:“数十年过去,没想到他还活着,给我这个一雪前耻的机会。”  

密室大门并未关闭,偶尔会传出陈棠断断续续的呻吟声。  

陈棠之前的伤势太重。  

腐烂的血肉,断裂的筋骨,破碎的经脉,修复的过程极为痛苦。  

阴魔看了那边一眼,问道:“师尊,这个陈棠既然是武帝传人,该怎么处置?”  

魔尊道:“我已传他魔功,这次回来,打算将其收入门下,成为关门弟子,赐名‘魔君’。”  

阴魔愣了下。  

他倒是没想过,魔尊会有这样的安排。  

魔尊座下四位弟子,被称作西陵四魔。  

他们四人的封号,都是魔尊所赐,以魔字结尾。  

像是师兄是天魔,他是阴魔,还有三师弟死魔。  

而师尊似乎对这个陈棠颇为看重,竟赐名为魔君,魔在前!  

这个封号,与魔尊极为相似。  

魔尊又道:“不过,此子伤愈之后,未必会留在此地,你们看着点他,等我回来。”  

“明白!”  

“遵命。”  

阴魔、死魔附和一声。  

说完,魔尊身形一动,张开双臂,犹如一只漆黑大鸟掠过长空,转眼间消失不见。  

“师尊年岁渐长,却丝毫不见老态,修为愈发精进了。”  

阴魔感慨一声。  

“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