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长生真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二天,众多江湖人士便开始陆续告辞,纷纷离开琅琊阁。  

苏幕遮生怕苏老太君责罚,也偷偷溜走了,不知去向。  

昨天发生的事太多,苏老太君还没来得及找他算账。  

等早饭时候,才发现苏幕遮人跑了。  

许是年纪大了,人也变得多愁善感起来,苏老太君没有大发雷霆,只是抱怨几句,此事便过去了。  

似乎对于苏幕遮与燕姝两人之事,这位老太太也不打算阻拦了。  

不过,对于什么时候,能抱上重孙子,老太太还是比较在意。  

沈知远在晌午时候,也同苏黎一道上路,前往越州医隐堂养伤。  

梅枕玉、竹凌雪二人也来找陈棠道别,准备返回梅花剑派。  

说起来,陈棠进入大夏江湖,一路行来,倒是多亏他们二位的指引。  

梅枕玉邀请陈棠离开琅琊阁之后,定要去梅花剑派小住一段时日,好好招待一番。  

梅花剑派就在吴州梅花峰。  

陈棠想要前往越州,会途经梅花峰附近。  

盛情难却,陈棠不再推脱,笑着应下。  

一天之后,琅琊阁的喧嚣不再,比之前冷清不少。  

吃过午饭,陈棠终于和知微有了单独聊天的机会。  

他心中还有些疑惑,想要当面问问。  

陈棠问道:“知微,听沐姐说,你拜入一位厉害的玄师门下,此人是谁?你后来怎么回到琅琊阁了?”  

知微道:“我的师父,就是玄天教的雷公孙敬。”  

果然!  

之前明月散人跟他提及大夏玄天教的时候,说过两位人物,雷公孙敬,风师杜灵。  

知微若是有玄门雷系的天赋,最有可能拜入雷公门下。  

知微继续说道:“我在师父门下修行没多久,突然收到一个任务,就是让我前往琅琊阁,伪装成琅琊阁一个失踪的少女,潜伏下来。”  

“啊?”  

陈棠惊讶。  

雷公孙敬让知微潜伏进琅琊阁,伪装成叶韬元的女儿。  

可阴差阳错之下,知微就是叶韬元的女儿。  

提及此事,知微也是有些感慨,道:“说起来也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当师父跟我说完当年会稽城一战的来龙去脉,我就已经回想起很多东西。”  

“我的父亲就是玄天教害死的,我家破人亡,被卖到北乾,也都是源于玄天教!”  

陈棠心中又升起一个疑惑,问道:“雷公对你从没有过怀疑吗,毕竟你也叫知微,叶女侠失踪的女儿,同样叫知微。”  

“这件事,还要多谢沐姐姐。”  

知微道:“当时要拜入玄门,沐姐姐说,玄门中人都有一些法号,所以要给我起一個,名为‘南枝’。”  

陈棠恍然,道:“所以你拜入雷公门下的时候,实际上叫南枝?”  

“对的。”  

知微点点头,道:“师父他们都以为我本名叫陈南枝。”  

“后来呢?”  

陈棠又问道:“你失踪的时候,毕竟年纪太小,叶女侠也未必能认出伱吧?我听说,这些年有不少人想要冒充你的身份,都被琅琊阁赶出来了。”  

“我刚到琅琊阁的时候,其他人是不认我的。”  

提及此事,知微眼眶微微发红,道:“但母亲她一眼看见我就哭了。”  

“后来,母亲跟我说,她当时也说不清是为什么,完全是一种直觉认出了我。”  

陈棠听得唏嘘不已。  

或许这就是血浓于水,母子连心。  

知微又道:“但其他人,还是不认我的,直到我使出那一式剑法,才消除了一切怀疑。”  

83最新地址陈棠点点头。  

那一式剑法,等于是剑宗钦定。  

陈棠问道:“那现在玄天教还不知道你的真实身份吧?”  

知微点点头。  

知微的存在,原本是玄天教埋入琅琊阁的一个眼线。  

但如今,却成了琅琊阁打入玄天教的一枚棋子。  

当然,这其中凶险万分。  

一旦知微身份暴露,玄天教绝不会放过她!  

陈棠问道:“雷公、风师二人都是什么修为?”  

“应该是元婴境大圆满,相当于武道的宗师巅峰。”  

知微道:“但两人一旦联手,便可结成一个风雷大阵,实力倍增,据说可以与化境大宗师抗衡!”  

“而且,除他们二人之外,玄天教还有两位元婴境强者,不可小觑。”  

“一个是雷公的侄子,名为孙灵秀,也是我的师兄,在教中被称为‘长生真君’,实力仅次于雷公。另一位,名为卢巽,乃是风师杜灵的大弟子。”  

陈棠暗自皱眉。  

看来玄天教在南夏的势力,也不容小觑。  

只不过,有朝堂和江湖的压制,才没能成就一番事业。  

两人又聊了些,别离之后所经历的一些事。  

不觉间,已是傍晚,吃了晚饭,各自回房休息。  

接下来几天,陈棠都在琅琊阁养伤。  

有苏黎的疗伤药,再配合金刚舍利,静坐式的治疗,陈棠右臂的伤势已经痊愈。  

陈棠本打算带着阿离离开。  

但知微实在舍不得,苏老太君、叶韬元都出面挽留,陈棠无奈,只能打算再住一段时间。  

叶韬元所言也有道理。  

这几天,琅琊阁那一天一夜发生的事,已经传遍京城。  

不论是江湖还是庙堂,不论是街头巷尾,还是客栈青楼,众人讨论最多的名字,就是陈棠!  

王孝伯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